大年初七“三吃四做一禁忌”做一事会衰一年 

2025年02月04日民风民俗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2月04日讯】大年初七是“人日”,有“三吃四做一禁忌”的传统习俗,尤其是不能吵架打骂,否则会衰一整年。
相传女娲造人之时,正月前六天分别造了鸡、狗、羊、猪、牛、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正月初七这天是人类的生日,又称“人日节”,这一天有许多传统习俗和禁忌。

初七“三吃”

一、吃面条。初七是“人日”,要吃面条,因面条的形状又长又细,有长寿之意。除了正月初七,正月十七、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这三天人们都会吃面条,希望家人长寿。
二、吃七宝羹。七宝羹是用七种蔬菜做成的羹汤,不同地方所用的菜品各不相同,但都有除病益寿的寓意。《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人日“以七种菜为羹”,一方面切合初七的日子,一方面象征未来一年能够丰衣足食。
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做七宝羹;客家人喜欢用芹菜、蒜、葱、芫荽、韭菜加鱼、肉等做羹;台湾、福建则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做七宝羹。
这些蔬菜都有寓意,如芹菜寓意勤劳、葱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芫荽寓意缘分、韭菜寓意长长久久。
三、吃及第粥。及第粥是广东的粥点,又称状元及第粥,粥内可加入猪肉丸、猪肝、猪肠,希望子女吃完聪明伶俐。初七吃及第粥,寄托了人们希望子女高中状元的美好祝愿。
另外,广东人还有初七吃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又称为“捞生”,材料包括鱼片、生菜丝、西芹丝、红萝卜丝、沙葛丝、黄瓜丝、紫包菜、姜丝及花生碎等,往往多人围满一座,用筷子捞起这些食材,还要不停地喊“捞生,捞生”,而且要越捞越高,寓意来年步步高陞,风生水起。
湖州一带在正月初七有吃团子的习俗,称为“人口团”,吃后可保新年家中人口昌盛。安徽淮南一带则以饴糖炒米制成“太平团”,取“太平”的寓意。

初七“四做”

一、戴人胜。人胜是一种头饰,又称彩胜、华胜,汉族女子会用纸质、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在头上、贴在衣服上或家中的屏风处。
从晋朝开始就有戴人胜的习俗,唐代的皇帝会赐群臣彩缕人胜,同时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意味着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二、赠花胜。花胜与人胜类似,人们将纸料制成花状,赠与重要之人,是对亲朋好友的一种祝福。
三、登高。古时,“人日”这一天要登高出门,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都要全家出游,吟诗作对,也是对远方亲人的惦念和祈福。
四、土地庙送灯。人日也叫“人齐日”,民间有上土地庙送灯的习俗。人们将一盏油灯放在土地神像前,家里有几口人就点上几个灯捻儿,请求土地神照看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

初七“一禁忌”

初七是“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因此忌讳吵架打骂。古人认为,正月骂人会败兴一年,所以即使孩子当天犯了错,家长也不能责罚,就连官府也不能处决犯人。
“人日”这一天,年满16岁的青年都可自由地上街玩耍,北京街头出现“鸡不啼,狗不咬,18岁的大姑娘满街跑”的亮丽景观。
(记者罗婷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祝馨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