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年俗 初七 人日喜庆生 感恩不忘本

2025年02月04日环球直击新闻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2月04日讯】大家好,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或“人胜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与“人”的起源和吉祥寓意密切相关。传说女娲造万物生灵时,第七天创造了人类,因此初七是“人类的生日”,被称为“人日”。这源自于《占书》中的创世传说。
汉朝庆祝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人日这天剪彩为花、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戴在头发上。大唐时每到人日这一天,皇帝宴赐群臣彩缕人胜,率臣子祈祥祝安,登高赋诗,祈求平安和健康。
正月初七既是生命的礼赞,也是人文情怀的展现。就如唐代诗人高适在“人日”这天写诗寄给友人杜甫,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看到柳条吐绿、梅花盛开,触景生情,更加思念故人。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人伦情感的重视,如今也一直在延续。
除此之外,在这一天呢大家还要吃一碗“七宝羹”,“七宝羹”由七种蔬菜制成,各地所用食材有所不同,但都寓意吉祥美好。食用“七宝羹”的习俗始于晋代,旨在通过食用七种蔬菜的羹汤来祈福纳吉,驱除邪气,保佑身体健康。并且“羹”与“更”谐音,取“更新”之意,象征新年新气象。
人日喜庆生,感恩不忘本。欢愉且胜意,万事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