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2月22日讯】大家好,欢迎收看《唐青看时事》。你知道吗?在美国公开谈论中共的禁忌话题,连知名参议员都会遭到美国舆论的围攻。中共对美国的渗透和跨国镇压,竟然如此猖狂。
这是美国参议员汤姆.科顿新书中披露的亲身经历,书名叫《关于中国不能说的七件事》。
书里,科顿揭露了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现实:西方的媒体、企业、政客、学术界,甚至好莱坞,很多人已经被中共驯服了,不但不敢说中共坏话,甚至主动帮它掩盖、撒谎,简直成了它的“高级打手”。科顿深受其害,他是美国参议院中对中共鹰派中的鹰派。
那么,这本书到底讲了哪七件“不能说”的事呢?让我简单介绍:
第一,中共是一个邪恶帝国,作为警察国家屠杀了数千万中国人,并阻止了数亿人出生。
第二,中共正在为战争做准备,特别是针对台湾的攻击。
第三,中共正在发动一场世界经济大战,摧毁了数百万美国工作岗位,关闭了数万家美国工厂,窃取了数万亿美元的美国知识产权。
第四,中共已经渗透美国社会,让好莱坞名人、体育明星、媒体大亨、大学教授和企业高管替它站台。
第五,中共已经渗透美国政府,影响华盛顿,并颠覆地方政府。
第六,中共正在针对美国的孩子。中国共产主义已成为美国青少年上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七,中共的图谋可能会得逞。
科顿警告说:“共产主义中国正在精心策划,在未来十年内击败美国。”
这话可不是危言耸听。今天,我们来聊聊其中两个“禁忌话题”——疫情的真相,和好莱坞的屈服。到底是谁让美国的精英闭嘴?
在进入正题之前,别忘了点赞、订阅,打开小铃铛,后面还有更多精彩的内容。
“七个不能说”之疫情真相
时间回到2020年,全球刚刚意识到武汉爆发了一种未知的病毒。当时,中共对外大张旗鼓地喊着“疫情可控”,可背地里呢?武汉紧急封城、方舱医院拔地而起、医疗物资被疯狂囤积,火葬场24小时不间断运作……你说,要是疫情真的“可控”,中共这是在演哪一出?这里有个简单的逻辑:只要是中共可以宣称的事,默认它是在撒谎,往往更接近真相。这也是科顿参议员最早察觉不对劲的地方。
但诡异的是,科顿当时提出质疑后,跳出来反对他的,居然不是中共,而是美国内部的一批人。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保护美国人民,而是帮中共“灭火”。
科顿当时提议,立即暂停从中国入境美国,以防病毒扩散。这不是很合理的防疫逻辑吗?连中共自己都封了武汉,美国当然应该警惕啊。
可结果呢?免疫学家福西当时说,这样做是“文化冒犯”;拜登总统也批评这是“歇斯底里”和“仇外心理”。然而几个月后,他们悄然改变了说法。
病毒溯源不能提
再接着,科顿提出另一个关键问题:这个病毒到底从哪来的?他一开始就怀疑病毒可能是实验室泄漏的。结果呢?西方媒体立刻炸锅,说他在“散播阴谋论”“毫无科学依据”。《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NBC、CNN、MSNBC,甚至《柳叶刀》上的27位科学家,全都跳出来批评他。
但问题是,武汉实验室研究的正是冠状病毒,而武汉周边根本没有蝙蝠,所谓的“生鲜市场”也不卖蝙蝠或穿山甲。这些事实摆在那儿,科顿的怀疑有什么不对?更何况,早在两年前,美国官员就警告过,武汉实验室的安全措施松懈。
换句话说,实验室泄漏的可能性非常合理。可当时的主流媒体、学术界、政客,统统站在中共一边,疯狂封杀这个说法,谁敢提就直接扣帽子。
不能叫“武汉病毒”
还有一件更荒唐的事。疫情爆发后,科顿和不少人直接称这场疫情为“武汉病毒”或者“中国病毒”。这很正常吧?历史上很多病毒的命名,都是按照起源地来的,比如:西尼罗河病毒、亚洲流感、香港流感、埃博拉病毒。但这次,只要你把“武汉”或“中国”跟病毒联系起来,立马就被扣上“种族歧视”的帽子!甚至,拜登上台后,直接下令政府官员不得再使用这些词汇。你说这到底是在维护美国人民的知情权,还是在替中共粉饰太平?
当然,中共是极力反对“武汉病毒”这个说法的。中共驻美大使直接骂科顿“绝对疯狂”,还警告说“煽动怀疑和谣言是非常危险的”。武汉实验室的党委书记更是跳出来怒斥,说科顿“故意误导公众”。
可笑的是,西方媒体的反应,和中共几乎是同步的。他们火力全开,压制所有关于实验室泄漏的说法,谁敢提就直接封杀。
但讽刺的是什么?时间是最好的照妖镜。
2023年,美国能源部、FBI,甚至CIA,都纷纷表示,他们认为病毒“很可能”是实验室泄漏的。2024年,连《纽约时报》都开始写文章讨论“为什么疫情可能源自实验室”。
而当年那些封杀科顿、疯狂攻击实验室泄漏说法的媒体,开始悄悄改标题、修改文章,一副“我们当初没错,只是信息更新了”的样子……
科顿回顾这段经历时说,自己在疫情初期提出的那些问题,不是“阴谋论”,而是基于常识的推理。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当时的西方精英选择压制他,而不是认真调查病毒的来源?
答案很简单——他们不敢惹中共。
“七个不能说”之好莱坞跪拜
你有没有发现,过去几十年的好莱坞电影,反派可以是任何国家、任何种族,但就是不能是中共国。为什么?科顿在书里揭露,因为好莱坞早就被中共收买、操控,甚至不等中共开口,自己就先跪了。那么,这背后有哪些惊人的丑闻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997年:好莱坞的“转折点”
1997年,是好莱坞“跪下”的分水岭。这一年,他们拍了两部涉及西藏的电影,犯了中共的大忌:一部是《西藏七年》,由索尼影业出品,布拉德.皮特主演,讲的是他在西藏的经历,片中对达赖喇嘛是正面描写。
另一部是《崑崙》,由迪士尼出品,导演是马丁.斯科塞斯,主题就是揭露中共在西藏的种族灭绝。
结果呢?中共立刻跳脚,全面报复。
索尼、迪士尼电影被全面封杀,不准进入中国市场;斯科塞斯和布拉德.皮特直接被列入黑名单,禁止入境中国;中共甚至威胁要驱逐所有索尼驻华员工。
面对这种压力,好莱坞选择了什么?是坚持自由和原则吗?不,他们直接跪了。
迪士尼压制了《崑崙》的上映,它的CEO亲自飞到北京“认罪”,说这部电影是个“愚蠢的错误”。
索尼不仅向中共官员送礼,还帮中共游说加入WTO,换取原谅。
从那之后,好莱坞的唯一原则就是:不敢惹中共。甚至,就连电影里提到中国,都得先看看中共的脸色。
电影剧情被改得多离谱?
不只是“不能拍西藏”,好莱坞现在连“中共形象”都不敢有负面描写。甚至,有时候中共根本不用施压,他们自己就主动自我审查了。来看几个离谱的案例:
比如:2012年,MGM翻拍《红色黎明》。原版讲的是苏联入侵美国,美国青少年奋起抵抗。2012年翻拍时,原剧本设定的反派是中共解放军,但电影快拍完时,MGM高层突然害怕了:不行,这样会得罪中共。
于是,他们花了大价钱,用特效把解放军改成朝鲜军队。问题是,朝鲜一个连粮都吃不饱的国家,能入侵美国?这不是胡扯吗?但只要能让中共满意,逻辑?不重要。
2013年,《僵尸世界大战》。原着里,病毒的起源地是中国,但电影上映前,好莱坞直接改成“朝鲜”。
2016年,漫威的《奇异博士》,原版漫画里,“古一”这个角色是藏人。结果电影里,好莱坞硬生生把这个角色改成了白人女性。编剧自己承认,如果我们承认西藏存在,就会惹恼中共。
2020年的《花木兰》,迪士尼直接在新疆拍摄,片尾还感谢了中共政府,包括负责集中营管理的公安局。
这引发全球舆论强烈批评,但迪士尼呢?假装没听见。
2023年,电影《芭比》中出现了“九段线”地图,这是中共用来主张南海非法主权的地图。结果,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直接禁映这部电影。
连演员都得“表忠心”
不仅电影得跪,连演员都要自觉表态,不然就有大麻烦。2021年,约翰.塞纳在宣传《速度与激情9》时,不小心将台湾称为“国家”。他担心中共可能会禁映这部电影,于是发布了一段用普通话恳求原谅的视频结果,说:
“我犯了一个错误,我现在必须说。这个非常非常重要,我爱并尊重中国人民。我对我的错误感到非常抱歉。对不起。对不起。我真的很抱歉。你们必须理解,我爱并尊重中国和中国人民。”
这场面,活脱脱像中共的“认罪大会”,演员必须乖乖低头认错,否则就别想在好莱坞混。
为什么好莱坞这么怕中共?归根结底,还是利益至上。
习近平说过:“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对中共来说,艺术是工具,必须服务于它的政治需求。
而最可怕的是,它不仅控制了中国的艺术,还在用金钱和市场,控制美国的文化。
你以为这只是电影行业的问题?不。这背后涉及的是整个西方文化界的堕落,涉及的是中共如何用金钱、市场、资本一步步操控西方的舆论和价值观。幸好,美国新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国务卿卢比奥说,对抗中共的主战场在美国国内!
从国际文化到国内经济,中共的操控无所不在。我们再来看看习近平表面上高喊“支持民营经济”,背地里却在怎么一步步掐死民企。
这是中共一贯的“口是心非”的玩法。嘴上喊着“支持民营经济”,但背地里,习近平对民企的态度可是矛盾的。他到底是真想扶持民企,还是只把民企当“提款机”?最近发生的几件事,给出了答案。
习近平到底重视国企还是民企?
2月17号,中共高层开了一场民营企业座谈会,表面上看,好像是给民营企业打气,说要支持他们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但你知道这场会议的“暗线”是什么吗?当天,中共中央党校的机关报《学习时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主题是“加快推进国资央企的高质量发展”。换句话说,嘴上喊支持民企,实际重点还是国企。
今年,国资委的重点是什么?打造一批“巨无霸”国企,让国企更强、更大。
官方文件直接写明,国有资本要向三个方向集中:
1. 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也就是能源、军工、通信……这些核心产业,民企根本别想插手。
2. 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看似是利民,实际上是让国企垄断基础设施,民企彻底出局。
3. 前瞻性战略产业,也就是说,凡是有前景的行业,必须国企主导。
不止如此,中共还提出一个“一增一稳四提升”的口号,看上去像是经济发展目标,但其实是赤裸裸的利益分配规则:
利润总额必须增长——就是国企必须多赚钱,那钱从哪来?市场份额要从民企手里抢。
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就是国企不能破产,但钱从哪补?民企的市场、资源,就成了“输血管”。
净资产收益率要提升——意思就是国企要更赚钱。
研发投入强度要提高——意思是未来高科技行业,必须是国企主导,民企要么听话,要么被边缘化。
总结一下:习近平嘴上说支持民企,但实际操作全是“养大国企,榨干民企”。民企还能活下去吗?要么跪,要么滚。
当局仍在悄悄加强对民企的控制
过去几年,中共对科技企业的打压,表面上好像缓和了,但实际上,手段变得更隐蔽。最新的案例,就是小红书。小红书是目前美国iPhone下载量最高的中国应用之一,正准备上市。但彭博社爆料,中共的监管机构私下暗示,引入国有投资者可能有助于未来上市的审批更加顺利。
目前,投资方阿里巴巴、腾讯、淡马锡这些巨头都在小红书股东名单里,但现在,中共要求它们让出部分股份,让国企入局。
知情人士表示,小红书的主要投资者正在洽谈以至少200亿美元的估值出售股份。
过去几年,中共对科技公司用的是铁拳整治,阿里、腾讯、美团都被重罚、拆分。而现在,它们换了新手法,悄悄让国资渗透进企业,把控制权慢慢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根本不是市场经济,而是换个方式“公私合营”。民企,真的还有自己的未来吗?
万科正式被国资接管
最后,我们来说说房地产界的“带头大哥”——万科。万科曾经是最市场化、最有竞争力的房地产企业之一。可现在呢?被深圳国资全面接手,彻底变成了国企控股公司。
就在新年前夕,万科的管理层集体辞职,董事会主席、总裁、财务总监全部换人,接替他们的是深圳国资派出的高管团队。年后,国资进一步接管,总计15名国资背景的高管进场,彻底洗牌。
为什么要这样做?
1. 财务危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万科有息负债高达3,276亿元,其中1,166亿元需要在一年内偿还,但帐面资金仅有797亿元,债务压力巨大。
2. 销售暴跌:2024年,万科合约销售额仅2,460亿元,相比四年前暴跌65%,净利润预计亏损450亿元,创下历史最差业绩。
3. 房地产崩盘:整个行业陷入寒冬,恒大、碧桂园、融创一个接一个倒下,万科虽然没有直接爆雷,但也快撑不住了。
万科的变化,意味着房地产行业正在进入国企全面接管的时代。过去,中国的地产市场主要是恒大、碧桂园、融创、万科这些民营企业主导。但现在,国资正在逐步蚕食整个行业,形成国企垄断的新格局。
房地产一旦国有化,未来市场化程度会大幅下降,政府对房价、土地市场、开发模式的控制将更加严密。
你怎么看?你认为中共是在扶持民企,还是在温水煮青蛙,最终把经济拖回计划时代?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别忘了点赞、订阅和转发,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欢迎订阅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tangqingnews
欢迎订阅GJW频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zh-TW/video/1h7cmir87an6gVuDkE3irNj3417t1c
《唐青看时事》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