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8月23日早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报首都红卫兵上街破“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消息后,上海各学校的学生也带着红卫兵袖章涌向街头(后职工、干部也参加),南京路、淮海路、静安寺一带锣鼓喧天,人山人海。
这一天全市有6个区被红卫兵改名:“静安区”改为“延安区”;徐汇区改为“群英区”;长宁区改为“战斗区”、“长征区”、“遵义区”;“普陀区”改为“普红区”、“工人区”。卢湾区、南市区也被改为“红卫区”。南京路改为“反帝大街”;淮海路改为“反修大街”;肇嘉浜路改为“忆苦思甜路”等。
永安百货公司被改名为“东方红百货大楼”,国际饭店改为“亚非拉饭店”,和平饭店改为“人民战争饭店”。
复旦大学改为“东方红大学”。南京路上王开照相馆、冠龙照相器材商店、梅龙镇酒家、邵万生南货店的招牌被红卫兵浇上汽油烧毁。淮海路上的“蓓丽童装店”被红卫兵限令几小时内改掉店名。
红卫兵们还在各大服装、皮鞋、理发店前贴大标语和最后通牒:“不准缝制奇装异服”、“不准出售尖头皮鞋”等,蓝棠皮鞋店就被上海交通大学红卫兵斥为“尖头皮鞋司令部”。百货行业将经售的指甲油、玻璃丝袜、美容剂一律收藏起来。
老大昌的高档面包、泰山饮食店的“惯奶油”、沧浪亭的虾仁面等勒令停售。咖啡馆、西点馆被贴上“中国人不吃西餐”、“打倒外国货”等口号。店家收起威士忌、白兰地,并买来筷子代替刀叉。全市的商品广告牌有的被涂损,有的被刷上“革命造反万岁”的大标语。
同时,好几批红卫兵冲进静安寺,推翻供桌,打翻香炉,给十八罗汉戴上高帽子。曹家渡的“三官堂”菩萨被丢进苏州河。交大学生进入国际礼拜堂,烧毁了100多部《圣经》、几十个耶稣像和一批神职人员用品。
外滩等处建筑物上的大量雕像被砸碎,原汇丰银行门前的铜狮子被搬走,岳阳路上的普希金铜像被打碎,豫园一批门窗雕刻被砸光。
全市“公私合营”的招牌全被取消,红卫兵们贴出大字报勒令取消定息。一些私人开业的医生、护士、画家等被勒令停业。黄浦区有开业个体户撕去红卫兵大字报,被红卫兵扭送派出所。红卫兵还贴出大字报“取消中秋节”。
从下午开始,全市出现红卫兵围哄“奇装异服”现象。红卫兵们围绕在交通路口和公共汽车站,凡有穿尖头皮鞋的就责令脱下,赤脚走路。穿着和发型显得“时髦”的就被剪去一刀。
8月24日,上海红卫兵上街扫“四旧”行动向单位、里弄、家庭等纵深方面发展。具体情况表现为:
(1)冲击资本家。同济大学、复旦附中红卫兵将南京路上“老介福”、“协大祥”、“丽华百货”的资本家揪出批斗,在他们的前胸、后背贴上“剥削无耻”、“取消定息”的大字报,并要他们当场签名同意。
(2)冲击教师及教师家庭。向明、延安、番禺中学等红卫兵贴出“通牒”,限时教师交出“奇装异服”、“火箭皮鞋”。有的在办公室进行搜查,有的进行抄家。
(3)冲击社会上的“阿飞”。华东师大、中国中学、市二中学的红卫兵,在铜仁路、太原路一带的里弄里揪“阿飞”,进入居民家中搜查“奇装异服”、书刊唱片。
(4)劈棺材掘坟墓。十六中学、打浦中学的红卫兵冲进一资本家家中,烧毁藏在家中的楠木棺材。长新中学红卫兵在万国公墓砸碎鲁迅朋友内山完造的墓碑。铁道学院红卫兵破坏宋教仁的坟墓。上海师院红卫兵冲击徐汇区天主教大堂,焚烧宗教用品和书籍,并将神职人员罚跪在大堂中,后又戴上高帽,在徐家汇游街示众。大同中学红卫兵接管清心堂(南市);五爱中学红卫兵接管惠中堂(卢湾);杨浦傅家宅天主堂的修女被赶走。
同时,红卫兵还禁止提取巨额存款,禁止一切个人开业,学校中发生焚烧图书等情况。据不完全统计,8月23日至9月25日,全市共抄家15.77万馀户,占全市总户数241万户的6.5%,其中市区11.45万馀户,占市区139万户的8.2%。
全市共抄出黄金64.9万馀两,各种金银首饰90.7万馀件,钻戒、钻石4万多只,珠宝、玉器、古玩27万馀件,美钞334万馀元,其他外币330馀万元,银元239万馀元,现金、存款、公债3.76亿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作者提供/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