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梅尔茨重欧盟价值 对中政策与美同步

2025年02月24日时政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2月24日讯】德国大选结果大致底定,据首份电视出口民调,德国保守派在野党领袖梅尔茨领导的基督教民主党/基督教社会党联盟以28.5%到29%得票率赢得国会大选,几乎笃定成为下届总理。而接下来梅尔茨组阁、亲商立场、跨大西洋倾向及对中国强硬态度备受关注。

保守派胜出极右派得票翻倍

如果最终计票结果与出口民调一致,梅尔茨(Friedrich Merz)几乎笃定将成为欧洲最大经济体下一任总理。
社会民主党则获得介于16%到16.5%选票,这可能是该党于战后民主政体下最糟得票率。
另极右派德国另类选择党(AfD)以19.5%到20%得票率居次,这数字约为其2021年上次大选时的两倍。其党魁韦德尔(Alice Weidel)为这次选举结果喝采。
不过,虽然得票大幅成长,但因联盟伙伴拒绝与极右派进行任何合作,该党注定目前仍然无法执政。但魏德尔表态愿意与梅尔茨合作,并呼吁组成中右翼政府。
如果最终计票结果与出口民调一致,梅尔茨(Friedrich Merz)几乎笃定将成为欧洲最大经济体下一任总理。但为了在国会掌握过半局势,梅尔茨将须与另外一个或更多政党合作。

作者:梅尔茨对中政策与美同步

中央社报导,德国外国记者协会(Vap)日前举办梅尔茨传记“不屈者—梅尔茨、联盟党与权力之争”线上座谈,作者戈法特(Daniel Goffart)藉问答,让各国记者更深入了解这位即将成为德国总理的保守派政治人物的生平。
政治生涯始于布鲁塞尔 认可欧洲一体化价值
戈法特表示,30年前在德国波昂(Bonn)担任驻地记者时即结识梅尔茨,当时梅尔茨正担任欧洲议会议员,这也是他政治生涯重要的起点。
担任欧洲议会议员期间,梅尔茨是“经济和货币事务”委员会成员,戈法特观察,法学背景出身的梅尔茨,当时即展现出对经济、财税政策的兴趣,并对欧洲一体化抱有高度认同。
1994年,结束欧洲议会任期的梅尔茨回到德国,并在同年当选联邦议会议员,在党内迅速崛起。
“他完成了一项至今无人能及的壮举,即是在一届国会任期内,从新任议员直接晋升为党团主席。”
戈法特说明,这与当时基民盟爆发的政治献金丑闻有关,该丑闻最终导致时任总理柯尔(Helmut Kohl)及党团领袖萧伯乐(Wolfgang Schäuble)下台,为梅尔茨提供崭露头角的绝佳机会。
1998年梅尔茨跃升为基民盟/基社盟(CDU/CSU)联邦议会党团领袖,成为当时德国政坛最重要的保守派新星之一。
然而,他与同时期崛起的默克尔(Merkel,墨克尔)关系逐渐紧张。当2000年墨克尔成为基民盟党魁后,两人分歧加剧,被基民盟边缘化的梅尔茨离开党内领导核心,在2009年宣布退出政坛。
标准“跨大西洋派” 与美政商关系良好
离开德国政坛后,梅尔茨加入美国投资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在国际金融界建立起强大人脉。
梅尔茨曾说,“在贝莱德任职的几年中,每年有3到4个月的时间在美国度过。比起许多德国政治家,我更熟悉美国的政商环境”。
戈法特表示,这段“暂别政坛”时期,让梅尔茨有机会直接接触美国商界与政治圈,在华盛顿建立稳固的政商关系。
当时他也出任促进欧美关系的重要组织“大西洋桥”(Atlantik-Brücke)协会主席,成为当前德国保守派政治圈内,少数真正拥有美国关系的领袖。
这也使得梅尔茨成为一名典型的“跨大西洋派”(Transatlantiker)。戈法特判断,与和法国关系良好的前总理柯尔、对俄罗斯极为了解的墨克尔不同,梅尔茨上任后,将高度重视德美关系,并将美国视为德国最重要盟友。
然而梅尔茨这段在金融业走跳的经历,也成为他回归政坛后的争议点。选战期间,许多批评者认为,梅尔茨代表的是德国金融与企业界利益,而非普通民众。
梅尔茨除了担任贝莱德德国负责人期间,曾卷入避税与企业监管问题,2022年高调开私人飞机前往叙尔特岛(Sylt)参加时任财长林德纳的婚礼,也强化他在选民心中的“富人”形象,引起不少基层民众反感。
地缘政治鹰派 对中政策将受美影响
中央社记者就德国下任总理的亲商形象向戈法特提问:“梅尔茨上台后将如何应对与德国贸易往来密切的中国?”
戈法特表示,梅尔茨的外交立场与向来不和的墨克尔不同。墨克尔主政时期,德国强调欧洲的战略自主,并试图在美中竞争间保持平衡。然而,梅尔茨的对中态度更为强硬,倾向与美国站在同一阵线。
梅尔茨曾多次公开表示,虽然德国无法在贸易上与中国完全“脱钩”,但必须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并强化对关键产业的监管。
他支持加强对半导体、人工智慧、能源及关键基础设施的投资审查,并批评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认为欧盟应对中国企业施加更对等的市场准入条件。
虽然德国近年来已意识到“去风险”(De-Risking)的必要性,但由于德中两国经济仍深度绑定,梅尔茨在贸易政策上不太可能完全追随美国的强硬立场,而是倾向在维持经贸合作的同时,对关键技术与国家安全敏感领域实施更严格的审查与管控。
梅尔茨日前提出上任后会设立直接隶属总理府、以德国自身利益为基础的“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en Sicherheitsrat),强化跨部会对中政策的协调性与决策效率,以更有弹性应对地缘政治的剧烈变动。
除了地缘政治考验,德国正面临经济成长停滞、工业结构性转型阵痛,席次未过半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也将在选后开启组阁谈判。
大选落幕,对沉寂十多年重新杀回德国政坛、一补20多年前的遗憾,登上德国总理宝座的梅尔茨来说,真正的试炼才正要开始。
(责任编辑:程以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