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28日專電)美國商業週刊報導,中國作為製造業平台的吸引力,受到近兩年來出口產品層出不窮的品管問題的打擊,一些美國廠商已經轉向其他地區進口產品,而拉丁美洲國家可能因而獲利。
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據AMR Research公司最近針對130家美國廠商的調查報告指出,計劃轉向其他地區進口產品的公司表示,中國產品的問題,主要在於品管及智慧財產權侵權,而非價格問題。
報導指出,在中國大陸生產的美國廠商尚不致大舉外移,2/3的廠商仍準備擴大在中國大陸的生產,因為他們已營運多年而且需要零件的供應。不過,六個月前的類似調查,4/5的公司表示有擴廠計劃,顯然更多的廠商對於在中國製造產品心生猶豫。
AMR Research的調查報告顯示,亞洲國家作為美國廠商生產地的優勢已降低。許多美國公司有意轉向拉丁美洲,尤其是鄰近的墨西哥。此外,10月份的調查結果也顯示,有33%廠商計劃增加在美國國內生產,高於5月份調查的22%。
報導指出,產品品質的問題,不可能短期內改善。中國的監管單位、司法系統及管理作業都必須轉型。中國雖然一再表示會加強查緝侵權的問題,卻成效不彰。如果中國政府無法儘決改善這些問題,目前出口製造業的受挫將會演變成長期的倒退。
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據AMR Research公司最近針對130家美國廠商的調查報告指出,計劃轉向其他地區進口產品的公司表示,中國產品的問題,主要在於品管及智慧財產權侵權,而非價格問題。
報導指出,在中國大陸生產的美國廠商尚不致大舉外移,2/3的廠商仍準備擴大在中國大陸的生產,因為他們已營運多年而且需要零件的供應。不過,六個月前的類似調查,4/5的公司表示有擴廠計劃,顯然更多的廠商對於在中國製造產品心生猶豫。
AMR Research的調查報告顯示,亞洲國家作為美國廠商生產地的優勢已降低。許多美國公司有意轉向拉丁美洲,尤其是鄰近的墨西哥。此外,10月份的調查結果也顯示,有33%廠商計劃增加在美國國內生產,高於5月份調查的22%。
報導指出,產品品質的問題,不可能短期內改善。中國的監管單位、司法系統及管理作業都必須轉型。中國雖然一再表示會加強查緝侵權的問題,卻成效不彰。如果中國政府無法儘決改善這些問題,目前出口製造業的受挫將會演變成長期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