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太陽能公司撤出中國 麥肯錫在華業務受質疑

2025年02月06日資本外流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06日訊】為避開美中貿易戰帶來的風險,美國太陽能公司Enphase正在把電池製造業務撤離中國,其生產線若重回美國將享受額外稅收抵免。跨國諮詢巨頭麥肯錫的合伙人質疑,是否有必要維持在華業務。有投資專家感嘆,中國市場的「超配時代」 已結束,外資避開中國市場恐成新常態。
美中雙方互相加徵關稅,被視為美中第二次貿易戰正式開打的標誌。在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2月4日生效的次日,美國太陽能和電池系統供應商Enphase能源向彭博社證實,該公司正在將其電池製造業務遷出中國。
報導稱,Enphase此次搬遷,旨在緩解地緣緊張局勢和供應鏈中斷帶來的風險,通過將製造業務轉移到中國以外,該公司還可以更緊密地適應不斷變化的貿易政策。
雖然Enphase的電池組裝業務目前有三分之一在美國,但該公司的電池組關鍵組件來自中國。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科坦達拉曼(Badri Kothandaraman)告訴彭博社:「我們需要在中國以外生產電池組,這也是我們明年的重點。」
科坦達拉曼沒有向媒體具體說明該公司從中國撤出的業務將遷往何處,不過,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分析師Javier Rico提示說,Enphase公司如果返回美國生產電池,將可享受額外的稅收抵免。
此外,還有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著名跨國諮詢巨頭麥肯錫公司的部分合伙人,一直在質疑該公司維持在華業務的必要性。這些合伙人認為,在中美關係緊張貿易戰將再次開打的情況下,繼續在中國開展業務,可能不值公司所承擔的風險,而且公司在北美的業務所獲得的豐厚利潤,完全可以抵消撤出中國市場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目前,麥肯錫在全球65個國家約130個城市設有辦事處。
本週二(2月4日),美國政府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10%關稅的措施正式生效。作為回應,中方隨後宣布對美國的煤炭、液化天然氣等能源產品徵收15%的關稅,對原油、農業設備和部分汽車徵收10%的關稅,同時加強對一些關鍵礦產的出口管制。
外界擔憂,如果美中雙方無法通過談判達成新的協議,兩國之間恐將爆發全面貿易戰。在此情況下,遠離中國市場正成為外國投資者默認的選項。
中國美國商會今年1月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大約有30%在華美國公司正在考慮將部分業務遷出中國,或已經在這麼做。
東方匯理財富管理(CA-Indosuez)的亞洲首席策略師陳達德(Francis Tan)2月5日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雖然各方已經出招,但沒有人知道這場貿易戰真正開始了沒有,或是何時會真正升級。現在我會選擇更安全的方法,不去與關稅對抗。」
持這樣想法的外國投資者不在少數。全球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和數據提供商LSEG Lipper發布的數據顯示,在過去三個月裡,外國投資者已從中國相關基金撤出近120億美元的資金。
彭博社的報導援引未具名的分析師的觀點指出,比起川普與墨西哥、加拿大的協議,美中貿易談判將更加複雜難解。報導表示,雖然一些投資人仍認為中國市場相對便宜,在中國市場仍可能存在選股機會,但是大多數投資者並不願意承擔與關稅相關的風險,投資者紛紛低配中國市場,並迴避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國企業。
澳洲墨爾本資產管理公司K2 Asset Management已經在去年12月關閉了該公司運營25年的亞洲基金。公司總經理兼研究主管布布拉斯(George Boubouras)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感嘆道:「中國市場長期超配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