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12月23日訊】12月17日,應文化部的要求,風靡網絡的遊戲“開心農場”的“偷菜”被改名了。開心網農場、QQ農場等以前網上偷菜的戰場,都不叫偷菜了,改為“收穫”和“採摘”,以前你是從別人田裡“偷走了1個黑玫瑰”,現在則是從別人田裡“採摘走了1個黑玫瑰”。從此網上無偷菜。
業界普遍認為,文化部的做法意在對遊戲用詞進行規範,而並不對遊戲本身進行任何改動,玩家依舊可以像以前一樣半夜起床“採摘”。
有評論認為,把“偷菜”改為“摘菜”是政府不相信民眾對是非具有基本的判識能力,輕視公眾的辨識能力和趣味的行為,但這沒有說到問題的實質。
此前,11月18日,文化部下發了《文化部關於改進和加強網絡遊戲內容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第46號文件;通知要求“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取向”,“改進遊戲規則,調整產品結構”等。
在這裡“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取向”才是本質所在,所謂“正確的文化價值取向”真正的含義就是:用中共政府操縱使用的言語系統來替代社會正常的言語系統。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在任何一個正常的社會,人們使用一套所有人都能明白接受的言語系統交流,但是在中國,自從中共建政後,就開始在中國社會創造使用一種中共的言語系統,所謂樹立的這種“文化價值取向”就是樹立中共的“黨文化”。
這從共產黨的歷史用語的改變可以窺其一斑:
把在南昌、湖南等地的叛亂、暴動改稱為“南昌起義”、“秋收起義”;把一場大潰退大逃亡改稱為“長征、北上抗日”;把在延安的一場恐怖洗腦整肅改稱為“延安整風”;把中共奪取政權改稱為“解放”;把流放改稱為“下放”;把三年大饑荒改稱為“三年自然災害”;把一場民族浩劫,一場文化大破壞、全民大洗腦、政治大清洗改稱為“文化大革命” ;把對青年知識份子和學生的變相勞改稱為“上山下鄉”;把八九民主運動改稱為“反革命暴亂,政治風波,” 把失業稱為“待業”、“下崗”、“內退”等等。
改變用詞的本身不是目的,目的而是要通過改變言語,潛移默化的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思想,就是給民眾洗腦。這種中共的黨話系統造成人無法正常思維,表現在很多方面,其中主要的一方面是破壞了基本的道德準則。
比如“出賣”是人的一種卑劣的行為,違背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則,但這個詞卻被“匯報思想”、“向黨交心”、“大義滅親”、“檢舉揭發”來代替。就像把“偷菜”改為“摘菜”一樣,把偷的行為合法化了,從而改變了人的基本道德準則。
又比如,中共統治下的窮苦百姓被稱為“弱勢群體”,暗示他們的悲慘遭遇是自身原因造成的。分配工作“分配”一詞就表明“黨”具有支配權,所以很多人下意識中就覺得飯碗是中共“賜予”的,而不是自己通過努力獲得的。
中共在批判反共言論時,總是給對方貼上“反華”的標籤,“反華勢力亡我之心不死”,把堅定反共的稱作“反華頭子”,故意混淆中共與中國、中共與中華民族。如果是中國人自己反對中共,更被罵作“賣國”、“給中國人民抹黑”等等,潛移默化地灌輸“中共”就是“中國”,就是“中國人民”。
經常見到的此類言語還有許多,比如“中國特色”,就是“中共獨裁”;“不健康內容”、“有害信息”就是中共不希望民眾知道的被封鎖的信息;“崇尚科學”就是打擊有神信仰;還有諸如“四個現代化”、“初級階段”、“小康社會”、“非公有製經濟”、“思想道德建設”、“扶貧”、“三講”、“三個代表”、“以德治國”、“與時俱進”、“和平崛起”、“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提高執政能力”等等。
一套偷梁換柱的言語系統,黨話或者是中共造出來的話,或者是經過中共改造的話,其存在目的就是維護中共的統治。用中共提供給人們的扭曲了的語言材料,人們無法看到真實的世界的樣子,而只能看到中共希望人們看到的世界的樣子。
這次文化部把“偷菜”改為“摘菜”只不過是無數次中共對民眾使用中共言語系統、對民眾系統的、全面的洗腦中的一次,但是從網友的留言看,這招漸漸也不靈了:
部份網友留言:
網友普田:這跟掩耳盜鈴有啥區別?
網友dgw: 阿Q精神境界,小偷最煩別人說“偷”,改“偷”為“拿”,還是偷,本性的表白。
坊間佳平:是不是該把“偷人”之類的不雅之詞一併納入整改範圍?不妨改為“人體果實採摘”!
網友清浦:我那個群裡不叫偷菜,也不叫摘菜,叫搶菜。在菜熟的那一瞬間,自己都搶不過群友。過幾分鐘才能打開消息,一看,那從上拉到下的名單,至少也能組一個五六十人的大班,不少人把留言改為:多謝,按時來搶吧……
wyingxiang:偷菜遊戲的確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但“偷菜”遊戲既不涉黃又不涉暴,只有從“偷”字上下工夫開整,可笑之至!
財神寶庫:“偷”了兩年菜的我們終於“轉正”了!原來我們一直是在幫朋友採摘啊?
識別認清中共營造的黨文化言語系統,可以從被這套系統製造的歷史和現實的謊言中找到被隱藏的真相,因為擁有了真相,才擁有了判斷事物是非善惡的基本條件。
(本文分析不代表新唐人觀點。)
業界普遍認為,文化部的做法意在對遊戲用詞進行規範,而並不對遊戲本身進行任何改動,玩家依舊可以像以前一樣半夜起床“採摘”。
有評論認為,把“偷菜”改為“摘菜”是政府不相信民眾對是非具有基本的判識能力,輕視公眾的辨識能力和趣味的行為,但這沒有說到問題的實質。
此前,11月18日,文化部下發了《文化部關於改進和加強網絡遊戲內容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第46號文件;通知要求“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取向”,“改進遊戲規則,調整產品結構”等。
在這裡“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取向”才是本質所在,所謂“正確的文化價值取向”真正的含義就是:用中共政府操縱使用的言語系統來替代社會正常的言語系統。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在任何一個正常的社會,人們使用一套所有人都能明白接受的言語系統交流,但是在中國,自從中共建政後,就開始在中國社會創造使用一種中共的言語系統,所謂樹立的這種“文化價值取向”就是樹立中共的“黨文化”。
這從共產黨的歷史用語的改變可以窺其一斑:
把在南昌、湖南等地的叛亂、暴動改稱為“南昌起義”、“秋收起義”;把一場大潰退大逃亡改稱為“長征、北上抗日”;把在延安的一場恐怖洗腦整肅改稱為“延安整風”;把中共奪取政權改稱為“解放”;把流放改稱為“下放”;把三年大饑荒改稱為“三年自然災害”;把一場民族浩劫,一場文化大破壞、全民大洗腦、政治大清洗改稱為“文化大革命” ;把對青年知識份子和學生的變相勞改稱為“上山下鄉”;把八九民主運動改稱為“反革命暴亂,政治風波,” 把失業稱為“待業”、“下崗”、“內退”等等。
改變用詞的本身不是目的,目的而是要通過改變言語,潛移默化的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思想,就是給民眾洗腦。這種中共的黨話系統造成人無法正常思維,表現在很多方面,其中主要的一方面是破壞了基本的道德準則。
比如“出賣”是人的一種卑劣的行為,違背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則,但這個詞卻被“匯報思想”、“向黨交心”、“大義滅親”、“檢舉揭發”來代替。就像把“偷菜”改為“摘菜”一樣,把偷的行為合法化了,從而改變了人的基本道德準則。
又比如,中共統治下的窮苦百姓被稱為“弱勢群體”,暗示他們的悲慘遭遇是自身原因造成的。分配工作“分配”一詞就表明“黨”具有支配權,所以很多人下意識中就覺得飯碗是中共“賜予”的,而不是自己通過努力獲得的。
中共在批判反共言論時,總是給對方貼上“反華”的標籤,“反華勢力亡我之心不死”,把堅定反共的稱作“反華頭子”,故意混淆中共與中國、中共與中華民族。如果是中國人自己反對中共,更被罵作“賣國”、“給中國人民抹黑”等等,潛移默化地灌輸“中共”就是“中國”,就是“中國人民”。
經常見到的此類言語還有許多,比如“中國特色”,就是“中共獨裁”;“不健康內容”、“有害信息”就是中共不希望民眾知道的被封鎖的信息;“崇尚科學”就是打擊有神信仰;還有諸如“四個現代化”、“初級階段”、“小康社會”、“非公有製經濟”、“思想道德建設”、“扶貧”、“三講”、“三個代表”、“以德治國”、“與時俱進”、“和平崛起”、“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提高執政能力”等等。
一套偷梁換柱的言語系統,黨話或者是中共造出來的話,或者是經過中共改造的話,其存在目的就是維護中共的統治。用中共提供給人們的扭曲了的語言材料,人們無法看到真實的世界的樣子,而只能看到中共希望人們看到的世界的樣子。
這次文化部把“偷菜”改為“摘菜”只不過是無數次中共對民眾使用中共言語系統、對民眾系統的、全面的洗腦中的一次,但是從網友的留言看,這招漸漸也不靈了:
部份網友留言:
網友普田:這跟掩耳盜鈴有啥區別?
網友dgw: 阿Q精神境界,小偷最煩別人說“偷”,改“偷”為“拿”,還是偷,本性的表白。
坊間佳平:是不是該把“偷人”之類的不雅之詞一併納入整改範圍?不妨改為“人體果實採摘”!
網友清浦:我那個群裡不叫偷菜,也不叫摘菜,叫搶菜。在菜熟的那一瞬間,自己都搶不過群友。過幾分鐘才能打開消息,一看,那從上拉到下的名單,至少也能組一個五六十人的大班,不少人把留言改為:多謝,按時來搶吧……
wyingxiang:偷菜遊戲的確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但“偷菜”遊戲既不涉黃又不涉暴,只有從“偷”字上下工夫開整,可笑之至!
財神寶庫:“偷”了兩年菜的我們終於“轉正”了!原來我們一直是在幫朋友採摘啊?
識別認清中共營造的黨文化言語系統,可以從被這套系統製造的歷史和現實的謊言中找到被隱藏的真相,因為擁有了真相,才擁有了判斷事物是非善惡的基本條件。
(本文分析不代表新唐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