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月27日訊】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美國,跟歐巴馬總統會晤,被各方矚目。尤其是最後的中美元首記者會,人們更加關注,一是因公布兩國達成的協議,二是胡錦濤在會上接受記者提問。胡以前訪美,都不接受記者提問,這次破例,讓人們好奇和關注。
但這個中美元首記者會,卻幾乎讓所有人失望。不僅內容像專家們預測的那樣,雙方統統說套話,沒有任何新意,而現場的技術錯誤更讓人大倒胃口。
首先出錯的是美國,竟然沒有安排同聲(同步)翻譯,而且胡錦濤和歐巴馬這兩個國家元首,還都事先不知道。一般外國元首訪美,開聯合記者會時,如果對方不懂英文,美方會安排同聲翻譯,這樣既節省時間,又方面來賓。尤其是在電視現場直播時代,更必須這樣做,因為不能出現讓當地觀眾聽不懂的語言長時間左右聽覺的難受狀況。
用中文折磨美國人
這次胡、奧一上臺,都各自戴上耳機,說明是準備通過同聲翻譯,來聽對方的發言。但是,歐巴馬長篇大論地講完之後才發現,記者會竟然沒有安排同聲翻譯,而是在他講完之後,由美方的翻譯,再把他的話,在現場全部翻譯成中文。這就出現從沒有過的電視乏味場面,全體與會的記者,更不要說,在電視機前的成千上萬的美國觀眾,就等著聽那個翻譯,把歐巴馬的話,用中文又說了一遍﹔對於那些根本不懂中文的美國電視觀眾來收,簡直是活受罪。而對我們這些完全懂中文的人來說,聽一遍洋腔洋調的、比歐巴馬本人口氣更軟的、感覺要討好胡錦濤味道的中文,也不那麼舒服。
而輪到胡錦濤講話時,他更是長篇大論,而且也像歐巴馬那樣一氣呵成。於是美國觀眾們,又一次乾瞪眼。而且胡錦濤又是那種相當呆板、表情殭化的領導人,他習慣照著稿子念,說話速度又比較慢。可想而知,對那些美國觀眾,還有電視臺等待評論這個記者會的(不懂中文)專家們來說,等於是忍受慢工虐待的“水刑”。
在美國主要電視上直播的記者會,說一種美國人根本聽不懂的語言,又時間那麼長,這在美國幾乎是從沒有過的。所以,記者會一結束,美國收視率最高的有線電視福克斯臺的女主播凱莉(Megyn Kelly),第一句話就問來賓,這個記者會到底乏味到甚麼程度?來賓之一的美國知名的《富比士》雜誌的出版人富比士(Steve Forbes)說,這簡直是對我們忍耐力的一種考驗,好在我們還沒走,還挺在這裡。美國其他主要有線新聞臺像CNN等,也都一致評論說,這個記者會相當“乏味”!
新華社記者“造假”
而人們更關心的回答記者提問,也出現了狀況。事先中國方面就堅持,只能開放四個記者提問,兩個來自中國,兩個美國的。
最先提問的兩名中國記者,一個是中央電視臺的,另一個來自新華社。這兩個機構,都是中國政府的宣傳喉舌,所以這兩個記者的提問,跟在國內時一樣,對胡錦濤完全不提任何挑戰性問題,反而像是事先串通好了的,非常配合胡在記者會上的講話。而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提問,這兩名中國記者則相當尖銳,甚至咄咄逼人。
對中國那兩名記者的提問,胡錦濤明顯早就有所準備。因為從現場畫面可以看到,胡錦濤在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不斷低頭看稿子念。更精彩的是,連中國配備的那位現場英文翻譯,也明顯事先知道胡錦濤怎麼回答,因他的翻譯用詞文縐縐的,是文章化語言,而不像現場口譯。
其實中國領導人這種記者會“現場提問造假”並不罕見。例如2005年中國人大會議後,溫家寶主持的那個著名的“中外記者會”,就有這種情況。溫講話時引用文言文的中國古語,回答印度記者時提到印度梵文古詩,那位中國官方翻譯竟都能“同步”熟練地“譯”出來。最絕的是,溫家寶提到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時,只給了姓氏(即last name),那位翻譯就能譯出英文全名,顯然事先知道溫的回答內容。就跟這次新華社記者跟胡錦濤的“串通”一樣,是異曲同“共”。
中國人權 胡沒聽到
但兩名美國記者的提問,卻跟中國記者正相反,他們都對本國總統比較嚴厲,對歐巴馬的提問具有進攻性。但對胡錦濤則比較客氣。第一個提問的美聯社記者,問胡錦濤中國人權問題,胡錦濤竟因沒有同聲翻譯而沒有聽到,所以沒有回答。白宮荒唐的技術錯誤,給了胡錦濤一個絕妙的躲避機會。
後來第二個美國記者提問時,再次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問胡:“我的同業剛剛問了你一個有關人權的問題,但你並沒有回答,我懷疑我們能不能得到那個問題的答案。”胡錦濤解釋說,“剛剛那個問題我沒有聽到。”於是給了美國電臺評論員們一個絕佳的調侃機會:沒有同聲翻譯,正好讓胡成為人權問題的聾子。
胡錦濤顯然也是對這種泛泛的人權問題早就有準備,所以,長篇大論一通,中國政府解決了十三億人吃穿住行,人權多麼進步等等﹔最後強調,人權問題,不只是普世價值,還要根據各國的國情。
美國記者問題太籠統,也給了胡錦濤躲避的條件。如果他們直接問:你們甚麼時候釋放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人權律師高智晟在哪裡?胡可能就會很尷尬。美國記者的提問顯然表現出對獨裁國家領導人的一貫做法不了解,不懂得怎麼“尖刻”。他們還是對付自己民主國家的領導人比較內行。
總而言之,這是我在美國多年,見過的國家元首級記者會中,從技術到內容都最差勁的一次。
2011年1月21日
——原載“自由亞洲電臺”
但這個中美元首記者會,卻幾乎讓所有人失望。不僅內容像專家們預測的那樣,雙方統統說套話,沒有任何新意,而現場的技術錯誤更讓人大倒胃口。
首先出錯的是美國,竟然沒有安排同聲(同步)翻譯,而且胡錦濤和歐巴馬這兩個國家元首,還都事先不知道。一般外國元首訪美,開聯合記者會時,如果對方不懂英文,美方會安排同聲翻譯,這樣既節省時間,又方面來賓。尤其是在電視現場直播時代,更必須這樣做,因為不能出現讓當地觀眾聽不懂的語言長時間左右聽覺的難受狀況。
用中文折磨美國人
這次胡、奧一上臺,都各自戴上耳機,說明是準備通過同聲翻譯,來聽對方的發言。但是,歐巴馬長篇大論地講完之後才發現,記者會竟然沒有安排同聲翻譯,而是在他講完之後,由美方的翻譯,再把他的話,在現場全部翻譯成中文。這就出現從沒有過的電視乏味場面,全體與會的記者,更不要說,在電視機前的成千上萬的美國觀眾,就等著聽那個翻譯,把歐巴馬的話,用中文又說了一遍﹔對於那些根本不懂中文的美國電視觀眾來收,簡直是活受罪。而對我們這些完全懂中文的人來說,聽一遍洋腔洋調的、比歐巴馬本人口氣更軟的、感覺要討好胡錦濤味道的中文,也不那麼舒服。
而輪到胡錦濤講話時,他更是長篇大論,而且也像歐巴馬那樣一氣呵成。於是美國觀眾們,又一次乾瞪眼。而且胡錦濤又是那種相當呆板、表情殭化的領導人,他習慣照著稿子念,說話速度又比較慢。可想而知,對那些美國觀眾,還有電視臺等待評論這個記者會的(不懂中文)專家們來說,等於是忍受慢工虐待的“水刑”。
在美國主要電視上直播的記者會,說一種美國人根本聽不懂的語言,又時間那麼長,這在美國幾乎是從沒有過的。所以,記者會一結束,美國收視率最高的有線電視福克斯臺的女主播凱莉(Megyn Kelly),第一句話就問來賓,這個記者會到底乏味到甚麼程度?來賓之一的美國知名的《富比士》雜誌的出版人富比士(Steve Forbes)說,這簡直是對我們忍耐力的一種考驗,好在我們還沒走,還挺在這裡。美國其他主要有線新聞臺像CNN等,也都一致評論說,這個記者會相當“乏味”!
新華社記者“造假”
而人們更關心的回答記者提問,也出現了狀況。事先中國方面就堅持,只能開放四個記者提問,兩個來自中國,兩個美國的。
最先提問的兩名中國記者,一個是中央電視臺的,另一個來自新華社。這兩個機構,都是中國政府的宣傳喉舌,所以這兩個記者的提問,跟在國內時一樣,對胡錦濤完全不提任何挑戰性問題,反而像是事先串通好了的,非常配合胡在記者會上的講話。而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提問,這兩名中國記者則相當尖銳,甚至咄咄逼人。
對中國那兩名記者的提問,胡錦濤明顯早就有所準備。因為從現場畫面可以看到,胡錦濤在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不斷低頭看稿子念。更精彩的是,連中國配備的那位現場英文翻譯,也明顯事先知道胡錦濤怎麼回答,因他的翻譯用詞文縐縐的,是文章化語言,而不像現場口譯。
其實中國領導人這種記者會“現場提問造假”並不罕見。例如2005年中國人大會議後,溫家寶主持的那個著名的“中外記者會”,就有這種情況。溫講話時引用文言文的中國古語,回答印度記者時提到印度梵文古詩,那位中國官方翻譯竟都能“同步”熟練地“譯”出來。最絕的是,溫家寶提到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時,只給了姓氏(即last name),那位翻譯就能譯出英文全名,顯然事先知道溫的回答內容。就跟這次新華社記者跟胡錦濤的“串通”一樣,是異曲同“共”。
中國人權 胡沒聽到
但兩名美國記者的提問,卻跟中國記者正相反,他們都對本國總統比較嚴厲,對歐巴馬的提問具有進攻性。但對胡錦濤則比較客氣。第一個提問的美聯社記者,問胡錦濤中國人權問題,胡錦濤竟因沒有同聲翻譯而沒有聽到,所以沒有回答。白宮荒唐的技術錯誤,給了胡錦濤一個絕妙的躲避機會。
後來第二個美國記者提問時,再次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問胡:“我的同業剛剛問了你一個有關人權的問題,但你並沒有回答,我懷疑我們能不能得到那個問題的答案。”胡錦濤解釋說,“剛剛那個問題我沒有聽到。”於是給了美國電臺評論員們一個絕佳的調侃機會:沒有同聲翻譯,正好讓胡成為人權問題的聾子。
胡錦濤顯然也是對這種泛泛的人權問題早就有準備,所以,長篇大論一通,中國政府解決了十三億人吃穿住行,人權多麼進步等等﹔最後強調,人權問題,不只是普世價值,還要根據各國的國情。
美國記者問題太籠統,也給了胡錦濤躲避的條件。如果他們直接問:你們甚麼時候釋放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人權律師高智晟在哪裡?胡可能就會很尷尬。美國記者的提問顯然表現出對獨裁國家領導人的一貫做法不了解,不懂得怎麼“尖刻”。他們還是對付自己民主國家的領導人比較內行。
總而言之,這是我在美國多年,見過的國家元首級記者會中,從技術到內容都最差勁的一次。
2011年1月21日
——原載“自由亞洲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