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烈山:誰來動戶籍制的乳酪?

2011年10月29日評論
【新唐人2011年10月29日訊】 北京大學法學院日前舉行研討會,建議國務院審查教育部《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會上,張千帆教授說,目前阻礙農民工隨遷子女就地參加高考的主要障礙是教育部規定中的戶籍限制。戶籍規定意味著一個在北京上學的高中生高考時必須回到原籍參考,而由於考試範圍、使用教材不一樣,這直接影響其上大學的機會。由此,關於高考戶籍限制的規定違反了教育法關於受教育權平等的規定,應予修改或廢止。一些非京籍學生的家長撰寫了一份民間建議方案,提出「戶籍與學籍分開,以學籍為主要條件」的解決問題的現實思路。(10月23日《中國青年報》)

我贊同這些觀點,也支持非京籍學生家長的建議。

事實上,這種基於戶籍制度的不公平早已有之。我的母校北師大,1977年恢復考試招生,學生幾乎全是北京戶口;1978年面向全國招生,班上有1/4同學是北京的。30多年來,這種不公平不是縮小,而是加劇了。首先是全國性教育資源向各級權力中心傾斜,結果是,農村戶籍子女入學權利全面被壓制。以清華為例,1981年入學的有75%是農村戶籍,到2010年農家子女只佔5%了。另一個堂而皇之的借口是,北大、復旦等名校與所在省市合作辦學,當地子女當然要優先要多給指標。

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教育體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王烽表示,教育部和家長同樣著急,都想儘快解決隨遷子女高考問題,「但是如果不是特事特辦,出台新政策和新制度,高考受戶籍限制的狀況不可能很快改變,這是由政策制定本身的節奏和複雜性決定的。」說到底,是戶籍制度阻礙了教育公平,嚴重損害了「農民」子女受教育的權利。

我原以為廢除戶籍制度是許多有文化的人、有社會良知的人的共識。因為其道理十分簡單:中國自古雖有聯保之類制度,但並不限制人口遷徙,沒有城鄉戶口之分;全世界人口自由流動的發達國家,不靠戶籍管理,同樣社會秩序井然;現行城鄉二元戶籍制度本是計劃經濟、統購統銷的產物,其「必要性」已喪失理據。

最近我才意識到,我的判斷大錯特錯。10月9日,我由美國國會為當年排華道歉,聯想到一些城市排斥農民及其子女,寫了一條批評戶籍制度的微博發在新浪上,跟帖評論156條,近半是為戶籍制度辯護的。10月14日,我讀到前一天《中國青年報》發表的評論《假傳「聖旨」中的長治久安》(「上海根據公安部規定限制外地人員在滬學車」),隨即發了一條微博,批評「上海人」的排外行為。

此說是否成立,當然可以爭論。我沒想到的是,「上海人」中居然有那麼多維護現行戶籍制度的。三條相關新浪微博,「評論」共有4631條,大多數是謾罵,基本觀點不是外地人應該滾出上海,就是外地人不要到上海來呀。

其實,誰是「上海人」?在上海出生長大的?爸爸媽媽是上海的?在上海工作的?在上海有房的?從前,講籍貫,比如說毛澤東是湖南人,只有文化意義與「鄉誼」,而今與戶籍相關的卻是政治、經濟和社會權利:戶籍在某地,從選舉權、到辦身份證到子女入學等就與那裡結下「不解之緣」。這個戶籍制度之所以難以撼動,就是因為它與各種切身利益捆綁在一起。誰不知上海本是移民城市,現在的所謂「老上海」,祖上大都是流民?

於是,我想起魯迅的一句話:「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維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這是戶籍制度得到不少人維護的根源。

為免引用魯迅這段話出錯,我上網一搜,發現《人民日報》2008年11月28日發表的一篇文章引用過。《人民日報》這篇評論的題目是《最需要解放思想的是既得利益者》。說得對極了!可是,「既得利益者」不肯「解放思想」,而且繼續利用他們的話語權維持不合理的制度怎麼辦呢?難道只能等矛盾積累到非痛下決心大改不可?

「(戶籍)改革沒有時間表」,叫人不能不焦慮。

文章來源:《新京報》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