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月8日訊】(美國之音報導)新年伊始,中共黨刊《求是》一篇談道德的文章引起爭議。這篇文章駁斥了中國社會道德嚴重滑坡的觀點。它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理論為依據指出,在中國經濟發展進步的情況下,決不可能出現社會道德總體滑坡。反對者則認為,這種純粹從理論出發得來的結論,有違客觀現實。
江蘇衛視報道,去年12月30日,泰州市一輛汽車失控,撞破護欄,墜入河中。記者在現場發現,本應用鋼筋水泥築就的防護欄,裡面用的竟是蘆葦。
這種為了賺錢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在中國屢見不鮮,折射出社會道德缺失的嚴重問題。
*社會道德未能隨經濟發展提升*
多年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中國社會道德是否跟經濟發展成正比,不斷提升呢?一個普遍的看法是,道德水平未增反降,且嚴重滑坡。
中國總理溫家寶曾表示,近年來相繼發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等惡性食品安全事件表明,誠信缺失、道德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
《求是》文章的看法正好相反。文章認為,中國社會道德狀況在總體上獲得巨大發展進步。
其論據是:決定道德性質的直接基礎是利益關係,中國公有製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鞏固了社會共同利益的基石。因此,集體主義道德原則,仍然是主旋律。
文章斷言,經濟的發展進步,決不可能建立在社會道德總體滑坡的基礎之上。一個偉大的事業,總是伴隨著相應高尚的道義基礎。
*學者:分配不公說明所有制不公*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王占陽認為,經濟基礎決定道德狀況的說法,相當有道理。問題是,不能光從表面上看所有制,還要看分配。分配不公平,就說明所有制不公平。
他說:「現在分配不公,這是全社會公認的現實,而且在國際上已經達到最嚴重程度的國家之一了。這樣一個狀況下,怎麼可能說有良好的道德秩序和它相配合?」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周孝正質疑某些國有壟斷企業是否還屬於公有制。他說,中國幾大國有銀行吃利差大概是3%,而發達國家是1%。
周孝正說:「我們國有銀行吃3%的利差,是相當黑的。我要問,這是公有制還是私有制?有一個銀行的行長說,我一年的收入大約是3000萬元,我都不好意思說了。這叫賺錢、掙錢,還是叫騙錢、搶錢呢?這道德好得了嗎?」
*私有制下公德就一定差嗎*
如果僅以所有制形式來評判社會道德高低的話,那麼在私有制的西方國家裡,道德水平豈不應大大地低於以公有製為主體的中國嗎?
可是,許多去過西方國家的中國人,看到的情形往往相反。王占陽在訪問美國時發現,美國人並不像中國主流媒體所說的那樣道德低下。
他說:「美國還有那麼多道德高尚的人。有一個美國教授專門收養亞洲的殘疾人,收了五、六個。還有一個美國大學畢業生,畢業以後有一個好工作,但他不做了,他跑到非洲,支援非洲扶貧去了,去干那苦差事去了。」
*影響道德水平的不只是經濟基礎*
王占陽認為,影響道德的因素不只是經濟基礎,還有政治現實,比如官場腐敗。
他說:「如此嚴重的官場腐敗,勢必會毒化社會道德風尚。上樑不正下樑歪,官場不正社會歪。我想這個問題,社會是有共識的。」
在王占陽看來,《求是》的觀點不符合馬克思主義,不符合客觀事實,不符合民眾的觀感,也不符合各種調查的結果。
《中國青年報》曾以「你正在為什麼而奮鬥」為主題進行過一次調查。在9800多名參與者當中,奮鬥目標排名比較靠前的依次為「房子和車子」,佔53.5%;「更理想的生活」,佔44%;「成為有錢人」,佔43.70%。
有評論認為,這說明,金錢和物質在當今社會中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成功標誌。
在上海市社科院的另外一項調查中,相信「誠實守信吃虧」的人竟高達90%以上。《新華每日電訊》說,當「孩子被軋要不要救」「老人倒了要不要扶」這樣的基本道德問題都到了需要討論的時候,我們是應當認真反思了!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出現偏差*
王占陽教授認為,中國社會出現的種種問題證明,鄧小平所開創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事業,已經出現偏差。
他說:「目前的狀況絕對不是小平同志所樂見其成的。恰恰相反,他強調的兩個大的改革都沒有達到目標:一個是分配製度改革,一個是政治體制改革。他特彆強調的道德風尚的向善發展也沒有實現。」
北京資深媒體人李大同對一些主流媒體的表現極為失望。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現在也就是你們西方媒體還會去看這些東西,在國內,它早被人民群眾掃到垃圾堆裡去了。」
就連中國央視名嘴白岩松都說,媒體天天都是所謂正面報道,就會慢慢麻醉這個時代,麻醉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喪失了所有的危機感。
江蘇衛視報道,去年12月30日,泰州市一輛汽車失控,撞破護欄,墜入河中。記者在現場發現,本應用鋼筋水泥築就的防護欄,裡面用的竟是蘆葦。
這種為了賺錢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在中國屢見不鮮,折射出社會道德缺失的嚴重問題。
*社會道德未能隨經濟發展提升*
多年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中國社會道德是否跟經濟發展成正比,不斷提升呢?一個普遍的看法是,道德水平未增反降,且嚴重滑坡。
中國總理溫家寶曾表示,近年來相繼發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等惡性食品安全事件表明,誠信缺失、道德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
《求是》文章的看法正好相反。文章認為,中國社會道德狀況在總體上獲得巨大發展進步。
其論據是:決定道德性質的直接基礎是利益關係,中國公有製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鞏固了社會共同利益的基石。因此,集體主義道德原則,仍然是主旋律。
文章斷言,經濟的發展進步,決不可能建立在社會道德總體滑坡的基礎之上。一個偉大的事業,總是伴隨著相應高尚的道義基礎。
*學者:分配不公說明所有制不公*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王占陽認為,經濟基礎決定道德狀況的說法,相當有道理。問題是,不能光從表面上看所有制,還要看分配。分配不公平,就說明所有制不公平。
他說:「現在分配不公,這是全社會公認的現實,而且在國際上已經達到最嚴重程度的國家之一了。這樣一個狀況下,怎麼可能說有良好的道德秩序和它相配合?」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周孝正質疑某些國有壟斷企業是否還屬於公有制。他說,中國幾大國有銀行吃利差大概是3%,而發達國家是1%。
周孝正說:「我們國有銀行吃3%的利差,是相當黑的。我要問,這是公有制還是私有制?有一個銀行的行長說,我一年的收入大約是3000萬元,我都不好意思說了。這叫賺錢、掙錢,還是叫騙錢、搶錢呢?這道德好得了嗎?」
*私有制下公德就一定差嗎*
如果僅以所有制形式來評判社會道德高低的話,那麼在私有制的西方國家裡,道德水平豈不應大大地低於以公有製為主體的中國嗎?
可是,許多去過西方國家的中國人,看到的情形往往相反。王占陽在訪問美國時發現,美國人並不像中國主流媒體所說的那樣道德低下。
他說:「美國還有那麼多道德高尚的人。有一個美國教授專門收養亞洲的殘疾人,收了五、六個。還有一個美國大學畢業生,畢業以後有一個好工作,但他不做了,他跑到非洲,支援非洲扶貧去了,去干那苦差事去了。」
*影響道德水平的不只是經濟基礎*
王占陽認為,影響道德的因素不只是經濟基礎,還有政治現實,比如官場腐敗。
他說:「如此嚴重的官場腐敗,勢必會毒化社會道德風尚。上樑不正下樑歪,官場不正社會歪。我想這個問題,社會是有共識的。」
在王占陽看來,《求是》的觀點不符合馬克思主義,不符合客觀事實,不符合民眾的觀感,也不符合各種調查的結果。
《中國青年報》曾以「你正在為什麼而奮鬥」為主題進行過一次調查。在9800多名參與者當中,奮鬥目標排名比較靠前的依次為「房子和車子」,佔53.5%;「更理想的生活」,佔44%;「成為有錢人」,佔43.70%。
有評論認為,這說明,金錢和物質在當今社會中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成功標誌。
在上海市社科院的另外一項調查中,相信「誠實守信吃虧」的人竟高達90%以上。《新華每日電訊》說,當「孩子被軋要不要救」「老人倒了要不要扶」這樣的基本道德問題都到了需要討論的時候,我們是應當認真反思了!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出現偏差*
王占陽教授認為,中國社會出現的種種問題證明,鄧小平所開創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事業,已經出現偏差。
他說:「目前的狀況絕對不是小平同志所樂見其成的。恰恰相反,他強調的兩個大的改革都沒有達到目標:一個是分配製度改革,一個是政治體制改革。他特彆強調的道德風尚的向善發展也沒有實現。」
北京資深媒體人李大同對一些主流媒體的表現極為失望。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現在也就是你們西方媒體還會去看這些東西,在國內,它早被人民群眾掃到垃圾堆裡去了。」
就連中國央視名嘴白岩松都說,媒體天天都是所謂正面報道,就會慢慢麻醉這個時代,麻醉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喪失了所有的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