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中國和世界 誰改變誰

2012年01月19日評論
【新唐人2012年1月19日訊】2011年12月7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10週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首次發表了《中國外貿白皮書》,聲稱中國已經履行了入世的全部承諾,現在是一個市場開放的國家,WTO大多數成員國都認同中國的成就。對中國政府的這些自我溢美之詞,其主要貿易夥伴並不買帳。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於12月12日向美國國會遞交了關於中國是否遵循WTO規則的報告。報告認為,在入世後的前5年,中國的確實施了不少法規法律改革和市場改革,但是在後5年,中國越發擁抱國家資本主義(State Capitalism),距離入世前承諾的經濟改革越走越遠。歐盟貿易委員則認為,中國今天的成就完全受惠於WTO這個貿易開放系統,但它必須學會更加尊重WTO規則和貿易開放的準則。

中國WTO貿易代表易小准對美國貿易代表的說法很不以為然,特別是關於中國政府公然實施國家資本主義的說法。他說,「我不知道他在說什麼?證據何在?」

這方面的證據難道還少嗎?美國一家研究機構10月26日向國會經濟與安全委員會提交了一份報告,題為「中國國有企業和國家資本主義分析」。文中引用的數據大多來自中國國家統計局。有一些數字很說明問題。比如中國國企2010年的營收在各部門總營收的比重,航空國企佔整個航空業的76.2%,汽車為74%,銀行為72.7%,電力為70.6%,電訊為70.9%,運輸為60.7%。

中國國企佔市場絕對份額的趨勢,從2008年起,就顯得格外明顯。那一年中國政府甩出4萬億元大手筆投資救市,而多數資金進了國有企業的腰包。中國的「國進民退」也是從那時起形成明顯趨勢。2008年《財富》公佈的世界500強中,入選的25家大陸企業幾乎清一色是壟斷型國有企業。在2011年的《財富》500強中,入選的大陸國有企業上升到59家,只有兩家是民營企業,而名列第一的中石化在2011年的營收達3045億美元,比2008年上升了75.0%。難怪北大學者易鵬說,2011年《財富》500強活脫脫就是一張中國「國進民退」的見證單。

像易小准那樣的面對證據卻不知證據何在、或者閉著眼睛不承認證據的官員,在中國大有人在。中國前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就是其中一個。他在2011年年底在國資委作演講被問到「國進民退」時說,「國進民退」是一個偽命題,國有企業和中央企業背了壟斷黑鍋。可是他於2003年接手國資委時,央企總利潤為2400億元,至他2010年8月離開時,央企利潤已經膨脹到1萬億元以上;國資委直接監管的央企也由7家世界500強,增長到38家。

當然,中國方面也不乏實事求是的專家和學者。當年參與WTO談判的中國首席代表龍永圖,上個月在北京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對入世文件字面上的那些承諾都做得很好,但是有些關於大的原則的承諾還沒有完全做到」。譬如,中國當時承諾要對所有中國企業實行國民待遇,但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受到的就是不公平或歧視性待遇。龍永圖說的比較委婉,他雖然沒有用「國進民退」這個詞,但卻表達了同樣的意思。

而中國一些敢言學者對「國進民退」的演變趨勢一直在持續地提出批評。葉檀批評「國進民退」是市場的倒退,曹思源認為「國進民退」是逆流,胡星斗指出,全國經濟領域出現大規模的「國進民退」狂潮,為國企資金外逃開了方便之門,天則研究所早在2009年就說,「國進民退」已不是個別現像而且蘊含著極大風險。

然而中國政府官員對於國家資本主義或曰「國進民退」,一邊否認、一邊掩飾、一邊大行其是。他們對WTO準則的表裡不一和陽奉陰違,引發了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WTO專家和常駐中國的學者、律師和專家的極端反感和交相指責。正如新加坡和香港的WTO專家說的那樣,中國現在搞得的這一套與WTO的基本原則完全不相符,頭幾年WTO其他成員國還能容忍中國,而現在當中國貿易量急劇增長,就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反對中國的衝突。

其實,美國、歐盟和其他WTO成員國最擔心的是,中國入世後不是遵從WTO的規則,而是自行其是,玩自己的遊戲。如此發展下去,到底是世界改變中國,還是中國改變世界?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臺》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