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月19日訊】(中央社記者夏念慈高雄19日電)高醫放射腫瘤科臨床發現,90%以上直腸癌病例初期會被誤診為痔瘡,建議出現血便民眾,只要做「肛門指檢」或「纖維乙狀結腸鏡」,就能清楚區別痔瘡與直腸癌的差異。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今天召開記者會,公布96年10月開始使用螺旋刀治療1100多位癌症患者,臨床統計及觀察成果,其中針對直腸癌初期易被誤診為痔瘡情況,提出上述建言。
高醫放射腫瘤科醫師黃旼儀說,痔瘡病患大便帶有鮮血,或肉瘤從肛門脫出。直腸癌初期很容易被誤診為痔瘡,有的是病人自己誤判,有的是醫務人員臆測,如此偏高的誤診率,主要是直腸癌與痔瘡臨床表現有諸多相似之處,如便血、大便次數增多等。
黃旼儀舉證臨床病例指出,63歲王姓女退休公務員,前年10月開始,如廁發現大便帶血,診斷為痔瘡,經多次膠皮圈套紮治療,仍一再發作,但不以為意,直到糞便形狀變細小,常有腹瀉或便祕交替出現。去年5月檢查發現,距離肛門口6公分處長腫瘤,病理切片檢查證實為直腸癌。
黃旼儀說,由於腫瘤距離肛門口很近,王女擔心手術後肛門無法保留,得終身忍受人工肛門的不便,一度拒絕治療,直到她接受醫師建議,選擇手術前先做合併化學與放射治療,待腫瘤縮小後再施予外科腫瘤切除手術,如願保留肛門,手術後1個星期出院,現定期回診追蹤中。
高醫放射腫瘤科主任黃志仁表示,90%以上直腸癌病例初期會被誤診為痔瘡,但若接受「肛門指檢」或「纖維乙狀結腸鏡」,就能清楚區別痔瘡與直腸癌的差異。
黃志仁說,若從肉眼判別血便病灶,若解黑便多半是上消化道出血;若血便外觀呈現,是鮮血浮在糞便上,多半是痔瘡問題;若血便血色較暗,且是混在糞便之中,直腸癌的可能性大增。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今天召開記者會,公布96年10月開始使用螺旋刀治療1100多位癌症患者,臨床統計及觀察成果,其中針對直腸癌初期易被誤診為痔瘡情況,提出上述建言。
高醫放射腫瘤科醫師黃旼儀說,痔瘡病患大便帶有鮮血,或肉瘤從肛門脫出。直腸癌初期很容易被誤診為痔瘡,有的是病人自己誤判,有的是醫務人員臆測,如此偏高的誤診率,主要是直腸癌與痔瘡臨床表現有諸多相似之處,如便血、大便次數增多等。
黃旼儀舉證臨床病例指出,63歲王姓女退休公務員,前年10月開始,如廁發現大便帶血,診斷為痔瘡,經多次膠皮圈套紮治療,仍一再發作,但不以為意,直到糞便形狀變細小,常有腹瀉或便祕交替出現。去年5月檢查發現,距離肛門口6公分處長腫瘤,病理切片檢查證實為直腸癌。
黃旼儀說,由於腫瘤距離肛門口很近,王女擔心手術後肛門無法保留,得終身忍受人工肛門的不便,一度拒絕治療,直到她接受醫師建議,選擇手術前先做合併化學與放射治療,待腫瘤縮小後再施予外科腫瘤切除手術,如願保留肛門,手術後1個星期出院,現定期回診追蹤中。
高醫放射腫瘤科主任黃志仁表示,90%以上直腸癌病例初期會被誤診為痔瘡,但若接受「肛門指檢」或「纖維乙狀結腸鏡」,就能清楚區別痔瘡與直腸癌的差異。
黃志仁說,若從肉眼判別血便病灶,若解黑便多半是上消化道出血;若血便外觀呈現,是鮮血浮在糞便上,多半是痔瘡問題;若血便血色較暗,且是混在糞便之中,直腸癌的可能性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