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國:「李金玉熱」再祭四千萬餓殍

2012年03月02日評論
【新唐人2012年3月2日訊】 回顧「七千人大會」的新浪花

龍年春節前後,一部名為《縣委書記李金玉》的長篇紀實文學,成為新浪網文化讀書頻道和天涯易讀網的熱點──「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中國有一個縣委書記為了保護百姓免當餓殍,挺身而出犯上受難,這個人就是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六五年時任湖北洪湖縣委書記的李金玉。網民盛讚李金玉有兩個第一:文革前全國唯一抗拒上交公糧而保本縣百姓不餓死一人的縣委書記;改革後全國最早公開揭露本地區(湖北荊州)餓死近十萬人和發生人吃人慘劇的處級官員.

這一「李金玉熱」實為「七千人大會」五十年回顧的一朵新浪花。另有專欄述評敘述了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在大會上脫稿直言:「三年自然災害」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警告毛澤東「餓死這麼多人,歷史要寫上你我」。此外網上還有紀錄片《七千人大會──身邊的劉少奇》,更有一些媒體紛紛採訪「三年自然災害」的親歷者。二月十五日《南方都市報》推出了「安徽餓死五百萬人」──「七千人大會」安徽代表團的倖存者馬維民(時為安徽省滁縣地委常委兼鳳陽縣委第一書記)、馮希仁(時任安徽第一紡織印染廠黨委書記)訪談錄。四天後凱迪網又轉載了一部《四川大饑荒》書中的「四川餓死一千萬人」──原四川省政協主席廖伯康訪談錄。

在這些借「七千人大會」五十年回顧而舉證「大躍進」餓死四千萬人的新潮中,《縣委書記李金玉》的貢獻是,提供了一個比焦裕祿更符合民意的縣委書記榜樣,比毛澤東樹立的「學毛著積極分子焦裕祿」,不知要高多少倍。只可惜,民間五十年來對李金玉的歌頌,始終被朝廷壓制。

李金玉的故事震撼人心

早在二○○五年二月,《山西文學》第一期就發表了筆者的《世間已無李金玉──關於「京鍾荊餓死近十萬人」的背景故事》,二○○八年十二月,《國家歷史》雜誌又發表了記者白偉志的人物特寫《洪湖有個李金玉》。此次《縣委書記李金玉》集李金玉研究之大成,讓李金玉形象更加細緻豐富。

李金玉履歷平常:一九四○年八月在山東省掖縣參加革命,一九四六年九月加入中共,在當了十年洪湖縣委書記後,一九六五年七月以「洪湖反黨集團頭子」下放農村勞改十五年,一九八○年十一月「半平反」後調至荊州地區長江修防處任副處長.二○○二年十月八日病逝於荊州,享年八十。

二○○二年九月十四日,李金玉在病逝前二十四天,於病床上對記者披露了隱藏在心中四十二年的祕密:「大躍進」時,魚米之鄉的荊州地區也餓死十萬人並發生人相食。在此之前,全國沒有一個縣委書記公開證實「大躍進」造成餓死人和人相食。其原話實錄如下──

「(一九五五年從監利縣委書記調任洪湖縣委書記後),我跟荊州地委書記薛坦的極左觀念有矛盾。薛坦原來在省委組織部當副部長,當時的荊州地委書記是孟筱澎,但省委(王任重為首)一直對他在合作化運動中的謹慎態度不滿意,……為了扭轉荊州局面,省委就在一九五五年調薛坦當荊州地委第一書記。……

「我本來在地委辦公室當主任,薛坦說我是孟筱澎派,我就做不成了,先到監利縣做縣委書記,又調到洪湖當縣委書記。因為洪湖縣比監利縣小,算是又降一點.……薛坦還沒有本事發明什麼,他主要是積極貫徹中央『毛爺爺』的那一套,……比如,薛坦叫我們洪湖到幾百裡外的長陽縣去大煉鋼鐵,要上幾萬人。我就只派去了幾千農民,不去那麼多,拖拖拉拉的,我不爭那個先進.我覺得他那一套不行,……由於我們洪湖縣委有這種『消極態度』,才使洪湖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沒有餓死一個人。而薛坦在全區大搞『大躍進』的極左新生事物,結果使京山、荊門、鍾祥以至江陵等縣,半年內餓死了將近十萬人。這是有文獻的,那時地委有內部通報,鍾祥縣還餓得人吃人啊。……鍾祥縣委就此事給地委打了報告,薛坦當時拿它沒當個事,但省裡曉得這個事情了,追查這個事,薛坦才沒得辦法,派了地委宣傳部部長張紹武去鍾祥檢查,檢查以後,事實確鑿。地委就搞了個內部通報,……監利縣、沔陽也出現過這個問題,公安也發生了,江陵縣也發生了。……後來中央也曉得了,省裡為了保薛坦,只好派省委祕書長王玉真(音)來兼第一書記,薛坦降為第二書記,這事就這麼陰消了下去。但不久薛坦又官復原職。」

李金玉、薛坦看中共逆淘汰

許多史料表明,當年洪湖成全國唯一沒餓死人的縣,關鍵是李金玉創造性地實行了「罈罈罐罐裝滿」──李金玉說:「我知道農民吃不飽,那時隊裡分口糧,每月一分,農民每月都缺二、三天甚至四天的口糧.所以我就想了個辦法,給農民多分點自留地,要農民在自留地裡種糧食,儘管當時中央文件不許自留地裡種糧,我也只當沒那個文件。我對農民們說,想辦法把自己家的罈子罐子裝滿……就是這麼個『罈罈罐罐招』,後來成為我復辟資本主義的綱領.」

奇怪的是,李金玉在受到「工資由十四級的一百三十八元降為只發生活費二十六元」,下放勞動十五年處分後,平反時卻無反可平──當年定他為「反黨集團」頭子的檔,省委居然說從沒有見過這一檔,整個處理過程也始終沒有一份正式材料讓李金玉簽過字。這種整人不留下文字的絕招真是中共的自主創新(今日對媒體的管制都是「電話通知」,由來已久)!一九八○年,得知李金玉平反,洪湖縣人民代表一致選舉五十八歲的李金玉為縣長,卻遭到省委強硬否決──此時的薛坦貴為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不久更陞官省委副書記──強令李金玉離開洪湖到荊州地區長江修防處當第六副處長賦閒.

李金玉與薛坦的不同命運,再次證實,亡中共者,必是中共自己。早期中共以民主自由旗幟召來不少俊傑,建國後卻都被中共自己趕盡殺絕──優秀縣委書記李金玉,逢毛慘遭迫害,遇鄧依然以假平反受壓;而製造餓死十萬人和人相食慘劇的地委書記薛坦,卻是左右逢源,毛鄧兩朝皆陞官。再看胡耀邦、趙紫陽等三十年來的各級改革者,哪一個有好下場?不是冤死就是永遠受壓!

只要中共不公開認罪「大躍進」餓死四千萬人,李金玉就不可能徹底平反,而中共也就繼續走在「七千人大會」的逆淘汰不歸路上。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於深圳早叫廬

文章來源:《爭鳴》雜誌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