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緬甸民主化及密松水壩的停建對中國的影響

2012年04月11日評論
【新唐人2012年4月12日訊】幾天之前3月31號,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中國電力高管表示非常擔心伐木行動會對緬甸密松水電項目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正考慮收購該地區所有伐木公司。有評論認為,這是為推動密松水電站再次開工所做出的努力,已經漸漸退出世界新聞熱點的密松大壩又被激活了。

半年以前2011年9月30號,緬甸政府宣佈擱置由中國承建的密松電站。密松電站的投資者、中國電力大為吃驚,而西方媒體則說這是緬甸朝民主化改革邁進的證明。密松大壩可以稱作是緬甸的三峽大壩,這個項目當時就遭到許多當地人和環保人士的反對。他們認為大壩蓄水的淹沒面積等於新加坡,大壩會破壞緬甸第一大河、伊洛瓦底江的自然生態,破壞密松的自然景觀,破壞橡膠種植園和農作物。如果大壩出現問題,還會對電站附近和下游造成巨大損失。還有一種意見,認為伊洛瓦底江是緬甸的,為什麼發出的電力中國要拿走90%?

但是對於這些意見,緬甸軍政府和中國政府根本就不予理睬。2009年12月舉行開工典禮,快馬加鞭、大幹快上,這是中國的老套子,三峽大壩以及許多巨型水電項目都是這樣硬幹快上的。

在世界輿論中,緬甸與中國是一對難兄難弟。1988年血腥鎮壓民主運動;1990年拒絕承認大選結果,強行解散反對派;之後,軟禁反對派領導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昂山素姬;2007年再度血腥鎮壓以僧侶為主的民眾請願。因此,西方各國對緬甸軍政府實行了經濟制裁。

但是,中共視緬甸為最親密的盟邦,給予種種支持。不料開工之後,緬甸的政治狀況發生了重大變化。比如,釋放被軟禁長達15年的昂山素姬,放寬對反對黨的限制,允許流亡者歸國,表示願意修改限制政治犯加入政黨的法律,吳登勝總統也與昂山素姬會面,商談民主和解,官方媒體停止刊登反西方口號,解除對境外網站的封鎖,緬甸外長訪問美國,表達回歸國際社會的願望,等等。

這種政治上的逐步開放,必然對密松大壩造成影響。既然不能禁止言論了,那麼民間的聲音就更大。緬甸環保人士以及一些民族和黨派表示強烈的抗議。昂山素姬發表聲明,認為正在建設中的密松大壩將造成生態威脅。現在電站周邊已經出現了裂痕,蓄水後一旦發生地震,將產生災難性的後果。之外,被迫遷移的一萬二千村民的生計與傳統生活方式受到了巨大影響。昂山素姬呼籲對密松水電項目進行重新評估,並向國際社會求助,保護伊洛瓦底江的生態安全。

簡單地說,就是政治改革使政府失去了獨裁的權威,民間的反對意見又推動政府當局重新評估大壩工程。緬甸政府接受普世價值就必然會疏遠中共,這是明擺著的,沒有什麼陰謀不陰謀的。

就經濟發展本身而言,以興建大壩帶動經濟,曾經是十分流行的區域發展模式,但事實往往與設想相反。例如,埃及總統納賽爾曾經說過,阿斯旺大壩的建設將把埃及人民帶入天堂,結果埃及並沒有脫貧致富;巴西軍政府曾希望通過建造大型水庫,創造經濟奇蹟,最後巴西不但欠下了巨額債務,還拖垮了軍政府。

大型或巨型水庫、所造成的生態災難和社會經濟問題,使國際社會開始反思,並最終放棄了這種模式。現在,國際社會已經達成一個共識,大型或巨型水庫所發的電,不屬於可再生的能源的範疇,因為發出的電力補償不了水庫大壩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嚴重的破壞。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