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中國需要這樣的消費拉動經濟轉型嗎

2012年05月03日評論
【新唐人2012年5月3日訊】在企業紛紛發佈今年第一季度財報之際,一些在華的大型設備生產商發現,中國對其產品需求的增速開始放緩,而蘋果公司和星巴克等消費類產品需求出現飆升之勢。這些不盡相同的信號是否說明中國以消費帶動經濟的轉型已經開始?請看報導。

一個月前中國製造業指數開始下降,工業、製造業已經進入衰退,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的一個調查也顯示,有一半以上在中國投資的大型公司、銷售額在1億以上的公司都準備撤離中國。謝田認為,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

“因為當年他們進入中國時一定是認為有利可圖、有前途,現在撤離一定認為現在賺錢的機會已經沒有了。這裡有幾個原因,一個是整個中國經濟的放緩、整個世界經濟的放緩,中國勞工工資的增長,勞工工資的直接原因是中國經濟的通貨膨脹,還有整個中國的社會治安環境、自然壞境的惡化,還有一點中國當前正值局勢撲簌迷離,百姓對中共不滿的情緒日益增加,我覺得他們也許看到了中國前景的不穩定性,應該也是他們決定退出的原因”。

另外一個跡象是,一季度中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首次超過了GDP的增速,與此同時,蘋果財報顯示,包括香港和台灣在內的大中華區銷售收入在第一季度增加了兩倍多,星巴克在中國的客流量也在強勁增長。

“這個並不是經濟的轉型,這是中共統治之下貧富兩級化的惡果,這不是一件好事情,並且這些消費的產品都是美國、外國製造的產品、意大利、歐洲、美國製造的,與中國的製造業沒有甚麼關係。”“很難想像,在一個正常社會裡,沒有人會花幾個月的工作去買一個包包或手機。浮華顯示心裡在這個社會非常普遍,這並不表明中國經濟的轉型成功,他只是讓外國奢侈品製造商們感到非常高興。”

謝田說:“中國經濟真正的轉型,是指從原來的低產品附加值的產品開始,向高級品牌產品、高知識產權、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發展,投入研發、保護知識產權。他說,中國社會的收入不是中產階層居多的橄欖型,在這樣的社會裡,中國想通過內需帶動經濟非常困難。”

新唐人記者蘇非紐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