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集體總統制」是什麼玩意兒?

2012年07月11日林保華
【新唐人2012年7月12日訊】今年7月4日,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發表胡鞍鋼的文章「9常委制度 中國特色『集體總統制』」。胡鞍鋼是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11年前以發表「一個中國,四個世界」走紅,展示中國貧富差距的擴大,激起人們對「胡溫新政」的期望,他也成為胡錦濤的智囊。

然而胡溫執政10年,中國的貧富差距未有明顯改善,這期間胡鞍鋼沒有什麼吸引人的論述,只是為中共政策進行辯護而已。而在18大前夕忽然發表這篇文章,顯然也是要釋放出某些信息,尤其是在《人民日報》發表。

海外的評論認為胡鞍鋼如此肯定9常委,顯然是要說明18屆的政治局常委將維持目前的9人。但是如果只局限在這點,顯然低估了胡鞍鋼要表達出來的意思。它更深遠的意義應該是說,中國既然已經創造出這樣好的制度,也就是符合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那麼還需要進行政治改革嗎?這完全符合胡錦濤「維穩」的保守思想。

為了肯定這個制度,胡鞍鋼在文章一開始就說:「過去10年是中國全面發展的『輝煌十年』,不平凡的10年。」這10年就是胡錦濤的10年。對這個10年這樣吹捧,完全失去知識分子應有的風骨而成為統治集團的吹鼓手。當然,胡鞍鋼列舉這10年「崛起」的成就,例如北京奧運、世博會等等,然而他怎麼沒有列出中國的群體性事件在這10年也翻了幾番,抓捕維權人士比江澤民時代更甚,包括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劉曉波還在獄中;也忘了三聚氰胺及一系列危害人體健康的偽劣商品風波;還有一系列貪腐事件;

這是哪門子的新政?今年經濟的下行,以致一個月內緊急降息兩次,難道可以與過去10年經濟的某種畸形發展切割開來?

尤其是如果有了這樣良好的集體總統制,那麼曾經為海外親共人士所吹捧的領導人接班形式已經制度化,為何還會出現王立軍、薄熙來事件?薄熙來的「唱紅打黑」在全國掀起的惡浪,又為了什麼?薄熙來、谷開來「紅二代」的「共產共妻」也「輝煌」到國際領域;而「中國威脅論」在中國周邊國家流行,掀起圍堵中國的熱潮,又是怎麼一回事?

拋開這些宏觀問題,就「9常委」的「集體總統制」來就事論事,也是站不住腳的。首先,為何9個常委就是最好的制度?難道7個、11個就不行?有什麼理論根據?按人口比例,還是9字是「長長久久」的吉祥數字?我們所知道的是,16大開始的9人常委,經過長期的討價還價,到16大召開前一天才決定的,江澤民得以他的人馬的絕對優勢控制政治局常委會,架空胡錦濤。如今胡錦濤也認為這個數字最有利於他?

其次,把政治局常委集體領導制度(不管是多少人),說成是「集體總統制」,是非常荒謬的說法。因為政治局常委是黨的制度,總統是國家的制度,怎麼可以混淆?那不是公然以黨代政,把國家主席與副主席放在什麼地位?

中國的國家領導人是「主席」,應該是「集體主席制」,為何胡鞍鋼要扯上「總統」?現在也看不出明年的全國人大會議會改主席為總統。因此要解釋胡鞍鋼的這個做法,不要忽略文章的發表日期是7月4日美國國慶節,再看題目的「中國特色」,顯然要以「中國總統」與「美國總統」、中國獨裁製度與美國民主制度來分庭抗禮。

但是胡鞍鋼的最終目的,恐怕還是針對習近平。江澤民有「核心」的稱號,胡錦濤不是「核心」,但是還有「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的公式化表態,但是一旦是「集體總統制」,總書記只是9分之1總統,那隻要「團結在9個總統周圍」,習近平的名字大可拿掉。

今年3月31日《北京日報》發表「總書記不能凌駕中央」的文章,是該報社長梅寧華的傑作,他是薄熙來的人,藉此攻擊胡錦濤。但是越接近18大,被攻擊的就是即將在位的習近平了。

因此胡鞍鋼這篇文章是胡錦濤授意寫的,還是胡鞍鋼拍馬之作,關係到黨內的派系互動與未來走向。但是最要緊的還是觀察未來的9常委是不是9頭鳥,這關係到中國的前途。

文章不源:自由亞洲電台

(文章只代表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