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包拯「不持一硯歸」

2012年07月24日民風民俗
【新唐人2012年7月24日訊】《宋史》中有描述包拯到任端州「歲滿不持一硯歸」的故事,反映了包拯「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的為官之道。正因為不貪一硯,才成就了千古流傳的「清官」之名。

端州,是「端硯」的產地。早在唐代,端硯即負盛名。它漆黑髮亮,細潤如玉,花紋美觀,視之玲瓏剔透,磨墨毫無音響,堪稱世上珍品。當時,端硯與山東的魯硯、安徽的歙硯、江西的龍德硯並稱中國四大名硯,與徽墨、湖筆、宣紙合稱「文房四寶」。


包拯“歲滿不持一硯歸”。(網絡圖片)


北宋年間,朝廷規定每年都要向皇宮交納一定數量的硯台,或留皇室使用,或賜公卿大臣。當時的權貴、大臣、學士們都以家中存有幾方端硯為榮。因此,歷任知府為巴結權貴、討好上峰,都要向民間工匠和作坊無償索取比進貢數量多幾十倍的硯石,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40嵗的包拯到任端州後,翻閱前任文卷,發現上任知州額外徵收端硯太多。按朝廷進貢的要求,每年要供奉八塊。可去年的登記中,寫的都是「三十又六方」。這三十六方比朝廷的要求高出數倍!包拯十分驚訝,當即了解原知州的下屬官員。官員們皆異口同聲地說:「大人,你哪裡知道,前知州為賄賂當朝權貴,才動得大手大腳啊!」包拯詼諧地說:「對待權貴,恐只能小手小腳吧?」於是他下令:按朝廷規定,進貢之端硯每年只做八塊。

端硯不僅硯石好,琢硯工藝也極高明。有的富麗堂皇,有的纖巧玲瓏,實為文房珍寶。一方上貢的精緻端硯,甚費工時,日以繼夜地琢磨,一個月才能製成一塊,工本費不下金子百兩,且質料很不易選。

一日,一個貴門親臨州府,送包拯一方石硯,說道:「大人每日躬筆耕耘,急需上硯。現送得一方,呈與大人,以為萬民造福。」包拯說:「我這多年皆用普通石硯,如此高貴的,當呈聖上所用,我用則糟蹋了。」說罷,他堅辭不受。

包拯常說:「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後來,又有人來送端硯,他開著玩笑拒絕說:「如今我來到產端硯的端州,便收端硯;明日去產金的金嶺,又受金子,我豈不成了天下鼎鼎富有的珍玩大盜嗎?」直到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當他即將離任時,當地精製一方好硯,贈給他作紀念,他也婉言謝絕,「不持一硯歸」。因此,人們奔走相告,盛讚包拯為官清明。為此,後人還給他編了一段美麗的故事:

那是包拯離開端州之時,端州百姓將他送到船頭,知道包拯沒帶一塊端硯,便將一塊最上等的端硯用黃皮包好,悄悄放進艙內,想包拯到了地方也就收下了。

船兒行至羚羊峽口(今廣東省肇慶縣附近的西江上),忽然間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天昏地暗。包拯瞇瞇著眼睛看看前方,擔心船兒行駛下去兇多吉少,便下令停船。他暗自詫異:「我包拯在端州清淡如水,如何惹得天公這般動怒?」思索著,他在船舷轉了轉,除卻風沙迎面而來,什麼也沒發現。等他煩悶著進入船艙,卻瞥見廝角落有一黃色東西。打開布包一看,竟是一方精美端硯!他拿著端硯走出艙,手臂一揮,將硯擲於水中。

風停了,浪靜了。那落硯處漸漸湧起一座美麗的沙州,因係端硯所在,人們便管它叫「墨硯沙」。

當地人請了雕刻名匠,為「墨硯沙」銘聯永念。那副對聯是:「星岩朗耀光山海,硯渚清風播今古。」聯中的「星岩」,即舉世聞名的肇慶七星岩;「硯渚」即墨硯沙。對聯的大意是:七星岩上包拯題名,使山河生輝;硯渚上廉潔的清風,流古傳今。

七星岩上包拯題名,這是歷史事實。慶曆二年(公元1043年),包拯的確到七星岩上瀏覽過,並在岩上刻下了他的名字。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