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丟舉重金牌 輿論質疑體育政治

2012年07月31日時政
【新唐人2012年7月31日訊】倫敦奧運女子53公斤級舉重比賽中,中國大陸17歲小將周俊三次試舉全部失敗,金牌由哈薩克斯坦選手祖爾菲婭奪得。而祖爾菲婭實為湖南選手趙常寧,2008年被湖南體育局輸出給哈薩克斯坦,為期五年。輿論質疑,為何中國不派出最佳選手?為何優秀選手流失?其背後有無利益交換?

19歲的湖北選手田源,在過去兩年中,包攬了世錦賽和奧運選拔賽的6項舉重冠軍。湖北選手紀靜,以230公斤的總成績奪得奧運選拔賽冠軍,還破了抓舉世界記錄。但田源和紀靜都無緣參加倫敦奧運。中國派出名不見經傳的小將周俊,並取得三舉失敗的最差戰績。

丟失金牌後,國家體育總局和湖北省體育局互相推諉。體育總局說周俊是湖北推薦的,只能尊重湖北意見;而湖北體育局卻說,是“尊重總局安排,紀靜更強但總局要鍛練隊伍”。

自由撰稿人朱欣欣表示,幾十年來,大陸體育運動只是中共政治統治的一個工具,已經完全失去了體育應有的本質。在運動員的選拔上,不可能公平公正,而是要照顧各方面的利益。

朱欣欣:“中國的這種體育也成了一些政治利益集團的這種利益的體制,他們不是說通過公平的競爭來選拔人,而是說照顧到各方的某些利益。很多優秀的運動員不能脫穎而出,不能有機會來參加比賽,發揮自己應有的水平。”

評論人士蒲飛指出,在大陸,選拔運動員是有“潛規則”的。

蒲飛:“這肯定是存在的,不要說舉重,包括商業化比較高的足球、籃球,都會存在著一些潛規則。”

祖爾菲婭,又名趙常寧,2008年湖南省體育局以“交流協議”為名,將趙輸出給哈薩克斯坦。根據協定,5年交流協議期滿後將重回中國。本屆奧運會是她最後一次代表哈薩克斯坦參加國際賽事。

新唐人記者易如、蘭竹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