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良臣:人民日報怎能沉醉在「不錯」之中

2013年02月03日評論
【新唐人2013年2月3日訊】 收入漲一點,民怨漲一尺

在互聯網上讀二○一二年十二月十五日《人民日報》文章:《回首二○一二:這一年生活大體還不錯》,雖然沒有了過去某些時候的粉飾、張狂乃至盛氣凌人,但短短不足千字的文章,依然只是些好聽的,依然不顧全國人民都感受到的一些負面的事實,更看不見對弱勢群體的一絲關懷,沉醉在「不錯」之中。

現在隨手摘出幾句,供讀者欣賞:

「收入總是在漲,物價還算平穩。身邊的朋友,有的結婚了,有的生娃了,有的買車了,各有各的小幸福。節假日發個短信,哦,他在馬爾代夫呢。」

「我們的國家仍在前行,並且路子走得更對,步子邁得更實。無論回看過往,還是環顧四鄰,無論經濟增速,還是國家實力,今天的中國,都讓我們更加自豪。」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好與國家的好,從未像現在這樣水乳交融。……發展與民生,經濟與社會,個人與國家,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

「收入總是在漲」的,肯定只是一部分中國人,絕不要以為中國所有上班一族的收入都在漲。能有百分之五十的上班族「收入總是在漲」就阿彌陀佛了。

有錢又有閒去「馬爾代夫」等國外旅遊者,在十三億多中國人中也絕不會超過一億人。那些人可以代表中國,又不可以代表中國,要我說,他們就只代表他們自己。

一個國家不可能不「前行」。不前行,本國人民不答應,這個世界包括聯合國估計也不會答應。

至於說我們的「路子」是否「走得更對,步子邁得更實」,那就是仁智之見了,關鍵還要看將來。

如果一個國家強了,這個國家的國民肯定會自豪,這近乎真理。但如果是國強民弱、國富民窮,那就要另一解了。

還有,說「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好與國家的好,從未像現在這樣水乳交融」,「個人與國家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我不知道這樣說有多大的可信度,總感覺作者像是在散文抒情。

弱勢群體在「盛世」的淒涼

之所以這麼說,完全來自本人的感覺。說別的,說多了,你會說我囉嗦,就只說自己身邊吧。不到半個月內,自己所在的這個省會城市,就失去一個又一個不該失去的生命:一個是毋庸置疑的農民工,而且正值壯年,在立交橋下連凍帶餓帶病離開了這個世界;另一個據說是「疑似」農民工,是在立交橋旁邊的一棵樹下一連坐了數天,最後支撐不住,也走了!他們都是在城市裡沒能得到救助而死去的。至於在這麼寒冷的冬天,仍然無家可歸或只為了在城市打點臨工而睡在立交橋下的人真不知凡幾!

由於死了一個又一個,名聲總不那麼好聽,政府怎麼也會顧及一下臉面。近來看當地民生新聞,得知轄區政府已開始採取措施,比如給那些可憐的人們多搭幾處帳篷,讓他們不再睡在毫無遮掩的立交橋下。但儘管如此,我想,也還是不能說這樣就算個人與國家「水乳交融」了、就「緊密」了吧。反正我覺得不能這樣說。

官媒的忽悠伎倆

眾所周知,中國的《環球時報》以及《人民日報》對我們這個國家都是以「說好聽的」聞名於世,這也是他們所擅長的。雖然有時連他們自己也感到「說」的不好意思。但更多的時候,還是能說就「說」,甚至能忽悠就忽悠。當然嘍,在這樣的報紙上多說些國家好聽的,多忽悠那些與公民權利不沾邊的中國百姓,不僅是他們的愛好,更是他們的任務,他們的職責。

但今天的世界畢竟不同幾十年前,現在是信息時代,雖然仍可忽悠,但只能忽悠一小會兒,很難一直忽悠;可以在很多事上忽悠,但很難在所有事情上忽悠。再說,中國人的覺悟真是風吹著見長,你看,連一個十五歲的女生,為了享受教育的公平,都敢於與大上海「約辯」,要爭要討自己在上海上學讀書的權利。你禁止示威禁止遊行,她就安靜地站在那兒,舉著自己的要求。而與她共命運的上海「外地人」更是像表演「黃河大合唱」一樣一排排整齊地站在那兒舉著自己要爭取的權利:

「教育歧視天理不容」、「教育公平正義必勝」、「要讀高中」。

時代真是進步了,人民也真是覺悟了。這才是本人最高興的。

沒有合格的人民,哪有合格的政府,又哪有合格的國家!

要知道,類似這種不公平,在今天的中國也不知還有多少,然而,《人民日報》「回首二○一二」,卻只是記錄那些「還不錯」的,對於還在錯、還很錯的,他們一概視而不見,全省略了。

貧富懸殊社會有錯也有罪

說到「還不錯」,不能昧著良心說話,要承認,在我們這個時代,中國在許多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進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能說沒有相應地得到提高。可化用雷鋒一句話,這都是政府應該做的。如果別的國家都在進步,世界都在進步,中國卻不進步,怎麼可能呢?所以說,中國在有些方面有所進步,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可除此之外,我們的官員我們的政府好像也不能昧著良心說話,也不能不承認,中國一直沒有擺脫這樣一種情形,那就是:月兒彎彎照九洲,幾家歡樂幾家愁。而用現在的說法,叫做嚴重分配不公!至於中國基尼系數更是高到嚇人地步,在全世界第一!

你可能會說,你說的是相對而言,你說的是多數。這當然不錯。但要知道,即使那「愁」的佔少數,甚至佔極少數,由於中國人口眾多,哪怕是比例只佔到百分之十幾,甚至只有百分之十,也還是有以億計的人們「不好過」呀。而對於這些人而言,國家再好,別的國民生活得再幸福,他們卻是要百分之一百地過那些不幸福不快樂甚至很痛苦的日子。我們能忍心看著一部分人這樣,還總去挑好的說,甚至去歌頌一部分人「在馬爾代夫」嗎?

那樣,也太沒人性了吧。

文章來源:《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