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過年吃餃子的來歷與傳說

2013年02月09日民風民俗
【新唐人2013年2月9日訊】餃子是一種深受中國人喜愛的食物,也是一種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說的是“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正是形象的表現出了餃子這種食品在中國人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過年吃餃子是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習俗。過年的時候,全家團聚一起齊心協力包餃子吃,是年味最濃的時候。 餃子成為過年必不可少的食品。探其原因,其一是餃子型如元寶,人們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意;其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選取不同的餡料,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例如:芹菜餡餃子即勤財之意,故名“勤財餃”,既是對財富的祈盼,更是對勤勞務實的祝福;韭菜餡餃子即久財之意,故名“久財餃”,既可以祈求長久的財富,更是對天長地久的祈福,願人長久和睦、健康、快樂、幸福;白菜餡餃子即百財之意,故名“百財餃”,既可以祈福得到百祥之財,更是對新婚燕爾的夫婦,祝福白頭偕老的美好寓意。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裡。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表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寓意著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代表著早生貴子。


包餃子的餡兒不僅色味俱佳而且寓意深長。(網絡圖片)


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臺灣人吃魚團、肉團和髮菜,象徵團圓發財。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其中一個與女媧造人有關。傳說當年女媧用泥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紮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與“線”諧音),用嘴咬吃。


形同耳朵的餃子。(網絡圖片)


餃子又叫“交子”,據史料記載,這名稱的來歷與我國大年三十夜食餃子的習俗有關。中國傳統節日過年是農曆中最隆重的節日,大年三十晚上,有守夜辭歲的習俗。守夜辭歲的活動在各個地區都有所不同,其中最普遍的一種叫“包辭歲”。它是指在大年三十夜把備好的肉、菜剁成餡,其中的肉和菜諧音為“有財”,因此在剁時往往要弄出大的聲響,讓左右鄰居聽見,餡調好後和麵擀皮將它包成月牙形的食品,到午夜十二點時下鍋煮熟全家共食,這就叫“包辭歲”。

按天干地支的計時法,午夜十一至十二點是“子”時,又稱“子夜”。 十二點的鐘聲一響人們便由舊的一年邁進了新的一年,稱為“更歲交子”。傳統習俗中,在子時吃的這種帶餡食品完全是為了辭舊歲迎新年,取「歲更交子」之意,因此人們便把它稱為“交子”。口耳相傳,便得此名。後來用於書寫時,因為“交子”為食品的一種,便在前邊加上“飠”,於是成為“餃子”。

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麵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辭舊迎新,歲歲年年,周而復始。不僅民間在辭舊迎新的除夕夜吃餃子,已經形成了慣例,就連紫禁城裡的皇族們也遵從民間過年的文化傳統,除夕之夜包餃子吃。據記載,清朝時,皇宮中過年吃的餃子必須是素餡的。因為皇帝信佛,故而皇帝吃的餃子與敬佛的餃子要同一鍋煮出來,以求新的一年平安、素淨。素餡水餃以乾菜為主,有長壽菜(馬齒莧)、金針菜、木耳。輔以 素三鮮:蘑菇、筍絲、麥筋。


中國古代皇宮王族除夕之夜也吃餃子。(網絡圖片)


除夕夜吃餃子雖然到了明清才成為定俗,但餃子的產生卻可以追溯到更加久遠的年代。 據考證早在春秋中晚期時就有餃子這種食品,這可以從一九七八年在山東省滕州出土的薛國故城裡找到證據。在這裡共挖掘了九個墓葬,其中有一座是春秋時代的薛國君主墓。在該墓出土的一套青銅禮器中,有一個銹蝕的銅器,裡面整整齊齊排放著一些白色食品。它們為個體三角形,內包有屑狀餡料。後經考察,此為今天的餃子和餛飩。這是迄今為止在我國所發現的最早的餃子。


春秋時代的薛國君主墓出土的餃子(網絡圖片)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