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不同民族的元宵節習俗

2013年02月24日民風民俗
【新唐人2013年2月24日訊】每年黃曆的正月十五,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亦稱“上元節”,相傳興起於漢代,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正月是黃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複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又因為這一天是傳統過年中的最後一天,故有小過年之稱。按照中國的傳統文化,在這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闔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除了漢族之外,在中國還有十六個少數民族也慶祝這一傳統節日。他們分別是滿族、朝鮮族、赫哲族、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回族、錫伯族、藏族、納西族、瑤族、佘族、布依族、黎族和仡佬族。今天我們就找幾個有特色的民族節日活動,與大家分享。



古代的元宵節就熱鬧非凡(網絡圖片)


彝族
彝族的黃曆正月十五是傳統的巴烏節。“巴烏”意為“打獵歸來”。節日中的巴烏舞由十二面木鼓、十二面鉈鑼和十二支嗩吶(閏年各用十三件)組成樂隊伴奏,由三十六名年輕女子披上虎、豹、熊、鹿、兔、狐等的毛皮或者頭插錦雞和各種鳥雀的羽毛,裝扮成飛禽走獸,圍繞火堆踏歌起舞,表現各種動物的姿態,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獵手們則手持弓弩或鋼叉,將“獵物”圍住,朝“獵物”們旋轉的方向反向旋轉,表演各種狩獵動作。此外,節日期間還要進行耍龍燈、獅燈、白鶴燈等活動。

蒙古族
每年正月十五,是蒙古族的宗教傳統節日“麥德爾”節。傳說這一天麥得爾神要從天上下來看望百姓,給人們幸福。在這一天,人們帶上面餅、糖果,扶老攜幼到廟前舉行禮儀,爭拜麥得爾神,然後舉行賽馬、摔跤比賽。牧民們還要排成長隊,接受大喇嘛的摸頂儀式,祈求吉祥平安。

納西族
黃曆正月十五是雲南麗江納西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棒棒會,又稱“米拉會”。節日這天,納西族人扛著棒棒和這種木制農具成群結隊地湧向集鎮買賣棒棒。這些棒棒多用來製作斧把、鋤把等。此外還有各種竹木農具以及馬籠頭、雞籠等。棒棒節後緊張忙碌的春耕就要開始了。因此,棒棒會也等於是為春耕作準備的一次交易盛會。



棒棒會是為春耕做準備的交易會。(網絡圖片)

藏族
藏族在藏曆正月十五要舉行“擺花節”,亦稱“花燈節”,始於明永樂七年(1409)。當時,佛教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羅桑紮巴於正月十五,在拉薩創辦昭法會,紀念釋迦牟尼佛顯現佛相,降伏邪魔,此後每年正月十五都要擺花添燈。這天晚上,拉薩八角街四周,擺滿五彩酥油塑成的花卉、圖案和人物、鳥獸。各寺院的僧人及民間藝術家用本地盛產的酥油和色彩,製作出精美多姿的酥油花盤及各種姿態的供奉天女,加上精細的燈架,玲瓏剔透。人們還利用酥油花再現出各種神話故事及其中的人物、花鳥和景象,有的成屏連片,像立體的連環圖一樣。精彩的圖景、多姿的燈花吸引了萬千觀眾。人們在塑花之下,狂歡歌舞,徹夜不眠。在青海湟中塔爾寺,擺花也是燈節的重要活動。酥油花是塔爾寺的“三絕”之一(其餘兩絕是壁畫和堆繡)。其酥油花有山水、建築、人物、花卉、鳥獸等,色澤豔麗,神態逼真,線條,規模宏大。作品的題材往往每年更換,有時用拉薩景物,有時用天竺風光,有時採用歷史和傳說,有時也用現代題材。



色彩鮮豔、形象逼真的酥油花。(網絡圖片)


漢族
廣東吳川縣梅榮鎮的居民們在這一日則要過“橋樑節”。每年的這一天要將一座拱橋張燈結綵,打扮成“花橋”,男女遊走其上。關於這個習俗,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很久以前,這裡並沒有橋,人們靠渡船過江。有一年元宵節,忽遇大雨,渡船被沖走,正在危難之際,是仙女將彩帶化為虹橋,救出了人們。後人為了紀念她,每逢元宵節,就在梅江上架一座橋樑,裝扮成七彩的虹橋,男女同遊其上。花橋上還裝飾有各種顏色的紙花,供遊人採擷。俗謂摘到白花生男孩,摘到紅花生女孩。人們還要跑到橋下去洗手,據說可以把一年的辛苦和不如意都洗掉,在新的一年中交好運,萬事吉祥。



五彩的花橋,為節日增添了喜慶的氣氛。(網絡圖片)

儘管各個民族的民俗有所不同,但是節日的主題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敬天信神,感恩知報,和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嚮往。人們用節日延續著民族的傳統信仰、倫理道德、價值觀念、行為規範,使心靈得以淨化,思想境界得以昇華。

新唐人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