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03月29日訊】20年前,1993年可以說是好萊塢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的風光之年,那一年,他出品了兩部直到現在,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經典電影,一部是《侏羅紀公園》(JurassicPark),一部是《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List)。《侏羅紀公園》當時全球票房拿下九億美金,一度成為電影史上的最高,它也即將在今年的4月推出IMAX3D版,讓觀眾重新回味。而另一部《辛德勒的名單》,則拿下了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等七個大獎。美國電影學院AFI百年百大電影榜中,把《辛德勒的名單》列為第八名,也是前十名中,唯一一部入選的90年代電影。它的影響力有多深遠呢?直到今天,人們只要一提到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歴史,就會聯想到《辛德勒的名單》。斯皮爾伯格這部改編自真實故事、反省歴史的人道主義作品,獲得了極高的讚賞,甚至有影評人說,它的存在讓奧斯卡金像獎成了陪襯。今天的「看電影」,我們選擇這部老片子《辛德勒的名單》,介紹給大家。
辛德勒:「多少了?」
斯特恩:「850,差不多了。」
辛德勒:「差不多甚麼,你算一下。」
就是這1100個幸運的名字,他們因為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的幫助,免於受到納粹的迫害。
斯特恩:「你不是買下他們吧?你要把他們買下來,這上頭的每一個名字,你都要付歌特(納粹黨衛隊軍官)錢。」
辛德勒:「如果你還在為我做事,你不會同意我這麼做,這花了我一大筆錢。」
辛德勒耗盡畢生積蓄,為的就是搶下這些與他沒有血緣關係的猶太人,但是他甘之如飴。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開打,由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發起猶太大移民運動,要求所有猶太人都必須搬遷到克拉科夫市,集中管理。
辛德勒就想利用這個機會,大發一筆戰爭財。辛德勒最擅長的就是行賂與交際,納粹黨衛軍也很吃這一套,於是辛德勒在克拉科夫,成功開辦了一間軍用餐具工廠。
這間工廠所聘用的工人,全部都是猶太人,這不是因為辛德勒有多麼善良,而是因為猶太人的工資很便宜,當時的辛德勒,投機又好色,他只想趁機大撈一筆錢,好好享受人生。但是一場納粹黨衛軍「血洗」猶太人的場景,震撼了辛德勒。
那一天,克拉科夫的街道上,槍聲不斷,四處濺血。
黑白的影片,雖然見不到血的鮮紅,卻令觀眾感受到深深的悲慟。斯皮爾伯格巧妙的在這一段場景中,加入了一名身穿紅色外套的小女孩,只有她是裡面唯一的顏色。
小女孩一路沿著街走,一路槍聲不停,最後她躲進了一間屋子的床底,天真無邪的捂著耳朵,似乎還不清楚,究竟發生了甚麼事。
鮮明的對比,看了叫人心酸。但這還不是這場悲劇的結束,在一個焚燒猶太人屍體的場景中,辛德勒再次看見了紅衣小女孩,只不過她已經躺在了一堆屍體中。
斯皮爾伯格說,角本會這麼安排,是因為一位倖存的猶太人向他描述過,親眼目睹一位不滿四歲的小女孩死在他的眼前﹔而特地使用紅色,是它代表著血跡,也代表著人們心中的亮點,當時那麼大的屠殺,全世界都知道,為甚麼卻沒有人站出來阻止?
出生於猶太家庭的斯皮爾伯格,對於這場屠殺有著更深的體會與感悟,他在開拍前十年就已經接到了辛德勒的故事,但一直沒有把握自己的技術,已經足夠拍攝這樣題材的電影,直到10年後,斯皮爾伯格才決定拍攝《辛德勒的名單》。
或許是這般深刻的感同深受,呼應著納粹時期猶太人的悲慘苦難,斯皮爾伯格所執導的《辛德勒的名單》,特別催人淚下。
斯特恩拿出銀戒指:「那是希伯萊文,取自猶太法典,它說的是,救人一命,即救了整個世界。」
辛德勒:「我本來可以救更多人的。要是我可以救更多人。」
斯特恩:「奧斯卡,這有1100個人都是因為你,才能活到今天。看看他們。」
辛德勒:「如果我能賺更多錢,……我做得還不夠。」
「救人一命,即救了整個世界」。這一場戲,戲中人哭得悲傷欲絕,戲外人看得肝腸寸斷。1945年,二戰結束,德國宣佈投降,納粹在波蘭建造的六個集中營最終被盟軍發現,在二戰期間,遭到屠殺的猶太人多達600萬人,相當於歐洲猶太人人口的三分之二。
當時在克拉科夫擔任納粹黨衛軍軍官的阿蒙•格特,最後因為「反人類罪」被處以絞刑。
今天,在波蘭的猶太人不到4千人,而辛德勒所救下的猶太人的後代,已經超過了6千人。1974年10月9號,66歲的辛德勒過逝,往後每一年的這個日子,都會有很多倖存的猶太人和他們的後代前來悼念。
《辛德勒的名單》,帶給人們無限的反思與自省,是甚麼樣的力量,讓一個投機商人,願意掏光畢生積蓄,也要救人一命。600萬個生命,辛德勒傾盡所有,也只救回了1100條人命。二戰結束後,國際誓言,絕不再讓這樣的悲劇重演。
或許有一天,我們都可能會面對這般殘酷的現實,在利益和道義之間作出抉擇,到那個時候,我們有勇氣與膽識成為下一個辛德勒嗎?
撰稿:唐宇 剪輯:黃千容
辛德勒:「多少了?」
斯特恩:「850,差不多了。」
辛德勒:「差不多甚麼,你算一下。」
就是這1100個幸運的名字,他們因為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的幫助,免於受到納粹的迫害。
斯特恩:「你不是買下他們吧?你要把他們買下來,這上頭的每一個名字,你都要付歌特(納粹黨衛隊軍官)錢。」
辛德勒:「如果你還在為我做事,你不會同意我這麼做,這花了我一大筆錢。」
辛德勒耗盡畢生積蓄,為的就是搶下這些與他沒有血緣關係的猶太人,但是他甘之如飴。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開打,由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發起猶太大移民運動,要求所有猶太人都必須搬遷到克拉科夫市,集中管理。
辛德勒就想利用這個機會,大發一筆戰爭財。辛德勒最擅長的就是行賂與交際,納粹黨衛軍也很吃這一套,於是辛德勒在克拉科夫,成功開辦了一間軍用餐具工廠。
這間工廠所聘用的工人,全部都是猶太人,這不是因為辛德勒有多麼善良,而是因為猶太人的工資很便宜,當時的辛德勒,投機又好色,他只想趁機大撈一筆錢,好好享受人生。但是一場納粹黨衛軍「血洗」猶太人的場景,震撼了辛德勒。
那一天,克拉科夫的街道上,槍聲不斷,四處濺血。
黑白的影片,雖然見不到血的鮮紅,卻令觀眾感受到深深的悲慟。斯皮爾伯格巧妙的在這一段場景中,加入了一名身穿紅色外套的小女孩,只有她是裡面唯一的顏色。
小女孩一路沿著街走,一路槍聲不停,最後她躲進了一間屋子的床底,天真無邪的捂著耳朵,似乎還不清楚,究竟發生了甚麼事。
鮮明的對比,看了叫人心酸。但這還不是這場悲劇的結束,在一個焚燒猶太人屍體的場景中,辛德勒再次看見了紅衣小女孩,只不過她已經躺在了一堆屍體中。
斯皮爾伯格說,角本會這麼安排,是因為一位倖存的猶太人向他描述過,親眼目睹一位不滿四歲的小女孩死在他的眼前﹔而特地使用紅色,是它代表著血跡,也代表著人們心中的亮點,當時那麼大的屠殺,全世界都知道,為甚麼卻沒有人站出來阻止?
出生於猶太家庭的斯皮爾伯格,對於這場屠殺有著更深的體會與感悟,他在開拍前十年就已經接到了辛德勒的故事,但一直沒有把握自己的技術,已經足夠拍攝這樣題材的電影,直到10年後,斯皮爾伯格才決定拍攝《辛德勒的名單》。
或許是這般深刻的感同深受,呼應著納粹時期猶太人的悲慘苦難,斯皮爾伯格所執導的《辛德勒的名單》,特別催人淚下。
斯特恩拿出銀戒指:「那是希伯萊文,取自猶太法典,它說的是,救人一命,即救了整個世界。」
辛德勒:「我本來可以救更多人的。要是我可以救更多人。」
斯特恩:「奧斯卡,這有1100個人都是因為你,才能活到今天。看看他們。」
辛德勒:「如果我能賺更多錢,……我做得還不夠。」
「救人一命,即救了整個世界」。這一場戲,戲中人哭得悲傷欲絕,戲外人看得肝腸寸斷。1945年,二戰結束,德國宣佈投降,納粹在波蘭建造的六個集中營最終被盟軍發現,在二戰期間,遭到屠殺的猶太人多達600萬人,相當於歐洲猶太人人口的三分之二。
當時在克拉科夫擔任納粹黨衛軍軍官的阿蒙•格特,最後因為「反人類罪」被處以絞刑。
今天,在波蘭的猶太人不到4千人,而辛德勒所救下的猶太人的後代,已經超過了6千人。1974年10月9號,66歲的辛德勒過逝,往後每一年的這個日子,都會有很多倖存的猶太人和他們的後代前來悼念。
《辛德勒的名單》,帶給人們無限的反思與自省,是甚麼樣的力量,讓一個投機商人,願意掏光畢生積蓄,也要救人一命。600萬個生命,辛德勒傾盡所有,也只救回了1100條人命。二戰結束後,國際誓言,絕不再讓這樣的悲劇重演。
或許有一天,我們都可能會面對這般殘酷的現實,在利益和道義之間作出抉擇,到那個時候,我們有勇氣與膽識成為下一個辛德勒嗎?
撰稿:唐宇 剪輯:黃千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