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7月19日訊】要談中國的經濟,就要看中國的數據。經常有人說這非常荒唐,數據本身都是假的,你還談什麼哪!? 但在目前沒有別的更好的數據可以作為依據的情況下,也只能分析這些由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官方數據了。實際上即便是用這些數據也可以窺探中國的經濟狀況。
GDP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從整體的中國經濟來看,對比前幾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大幅度下降。2012年實際上是過去13年來增長速度最慢的一年——GDP增長率7.8%。
我估計中國的增長率以後都不會像前些年那樣高了。我們從中國2012年的統計數據就可以看得出,中國去年經濟增長減慢是全面的,不光是投資,還有出口,房地產,各方面都在減慢,整體的人口結構的變化也很大。
出口
我們先看出口吧,去年中國的出口增長7.9%,但在2011 年增長25%,2010年增長31%。中國出口在過去的20年來基本上都是在20%以上的速度增長。中國的經濟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出口拉動的。
現在出口降下來,也有好多原因。其中國際經濟不景氣確實是個因素,還有就是中國本身的競爭力下降了,因為它的成本上升了,勞動力越來越緊缺,幾年來工資成本已經大大上升了。
勞工市場
從勞工市場來說,我們可以看到去年中國15歲到59歲的勞動人口實際上比前一年下降了345萬。也就是說,年均下降了千分之四。如果按照這個速度下降的話,必然會影中國的經濟增長。
過去三十多年來,中國出口受益於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帶來的低廉的勞動力。然而這種勞動力資源從2012年起已經開始萎縮。中國的人口結構變化已經成為推高勞動力成本的一項主要因素。換句話來說,就是過去的所謂獨生子女政策的人口紅利給中國帶來的GDP的增長現在已經成負效應。因為現在勞動人口是在下降,並且這種下降趨勢將會持續幾十年。
投資
投資過去也一直都是中國GDP增長的一個動力。但是實際上去年投資的增長率大幅度減慢了,由24、25%的增長率下降到20%多一點。尤其是房地產投資,增長率下降速度就非常地明顯,從27、28%的增長率下降到16%。這些都是直接影響中國GDP增長的關鍵因素。
我認為中共長期以來靠投資來拉動GDP的模式,本身就需要改變。過去十多年來以高投資推動GDP,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如果還不控制,不提高這個投資質量並且改善環境的話,對社會的影響、對整個的生態平衡都非常不利,而且對於中國的經濟和人民生活水準及素質都會帶來非常不好的影響。
消費
再從消費來說,消費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實際上是逐年下降。從60年代、70年代的百分之五十多一直下降,下降到現在的30%多。而這個下降的原因,我覺得主要是分配的不公,也就是收入的不均。
從中共最近公佈的基尼指數,也可以看得出。官方公佈的基尼指數超過0.47。通常把0.4作為貧富差距的警戒線,大於這一數值容易出現社會動蕩。然而,西南財經大學公佈的中國基尼指數2010年已達0.61。也就是說現在很多人實際上並沒有因為經濟增長而得到很多好處。他們的收入增長並不是很多。尤其是中國房價過高,他們很大的一部分收入都用於支付房屋,還要放在醫療保險,還有教育等等這些方面的支出。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的消費佔GDP比例逐年下降的根本原因。
收入
從中共的2012年的經濟統計來說,整個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的人均收入增長都非常可觀,大概是10%左右。那麼為什麼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中國青年報》的問卷調查,說到2012年的收入情況,70%說他們的收入沒有增長。那如果國家統計數據表明人均收入增長了10%甚至還多,但又有70%的人說他們的收入水準沒有增長,這就是非常矛盾的一個現象。
實際上也不矛盾,他們是「被平均」了。就是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他們的收入增長極高,所以把其他人的收入平均數拉高了。一個中國流行的順口溜:咱村有個張千萬,後面有九個窮光蛋,平均起來算一算,個個都是張百萬。非常形象地解釋了這個中共國家統計局給出的人均收入數據偏高的現象。
扭曲的經濟發展模式,加上中共現行社會制度帶來的問題——包括腐敗、金融抑制、資源價格不合理、壟斷等等,都導致了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多年來這些問題在日益地加劇,貧富不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由於貧富不均還帶來社會不公的問題,已經成為中國全社會的焦點話題,上上下下、體制內體制外無人不談。很多維權抗議也都與此有關,社會的矛盾越來越尖銳。這些已經成為中共所必須面對的問題。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GDP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從整體的中國經濟來看,對比前幾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大幅度下降。2012年實際上是過去13年來增長速度最慢的一年——GDP增長率7.8%。
我估計中國的增長率以後都不會像前些年那樣高了。我們從中國2012年的統計數據就可以看得出,中國去年經濟增長減慢是全面的,不光是投資,還有出口,房地產,各方面都在減慢,整體的人口結構的變化也很大。
出口
我們先看出口吧,去年中國的出口增長7.9%,但在2011 年增長25%,2010年增長31%。中國出口在過去的20年來基本上都是在20%以上的速度增長。中國的經濟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出口拉動的。
現在出口降下來,也有好多原因。其中國際經濟不景氣確實是個因素,還有就是中國本身的競爭力下降了,因為它的成本上升了,勞動力越來越緊缺,幾年來工資成本已經大大上升了。
勞工市場
從勞工市場來說,我們可以看到去年中國15歲到59歲的勞動人口實際上比前一年下降了345萬。也就是說,年均下降了千分之四。如果按照這個速度下降的話,必然會影中國的經濟增長。
過去三十多年來,中國出口受益於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帶來的低廉的勞動力。然而這種勞動力資源從2012年起已經開始萎縮。中國的人口結構變化已經成為推高勞動力成本的一項主要因素。換句話來說,就是過去的所謂獨生子女政策的人口紅利給中國帶來的GDP的增長現在已經成負效應。因為現在勞動人口是在下降,並且這種下降趨勢將會持續幾十年。
投資
投資過去也一直都是中國GDP增長的一個動力。但是實際上去年投資的增長率大幅度減慢了,由24、25%的增長率下降到20%多一點。尤其是房地產投資,增長率下降速度就非常地明顯,從27、28%的增長率下降到16%。這些都是直接影響中國GDP增長的關鍵因素。
我認為中共長期以來靠投資來拉動GDP的模式,本身就需要改變。過去十多年來以高投資推動GDP,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如果還不控制,不提高這個投資質量並且改善環境的話,對社會的影響、對整個的生態平衡都非常不利,而且對於中國的經濟和人民生活水準及素質都會帶來非常不好的影響。
消費
再從消費來說,消費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實際上是逐年下降。從60年代、70年代的百分之五十多一直下降,下降到現在的30%多。而這個下降的原因,我覺得主要是分配的不公,也就是收入的不均。
從中共最近公佈的基尼指數,也可以看得出。官方公佈的基尼指數超過0.47。通常把0.4作為貧富差距的警戒線,大於這一數值容易出現社會動蕩。然而,西南財經大學公佈的中國基尼指數2010年已達0.61。也就是說現在很多人實際上並沒有因為經濟增長而得到很多好處。他們的收入增長並不是很多。尤其是中國房價過高,他們很大的一部分收入都用於支付房屋,還要放在醫療保險,還有教育等等這些方面的支出。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的消費佔GDP比例逐年下降的根本原因。
收入
從中共的2012年的經濟統計來說,整個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的人均收入增長都非常可觀,大概是10%左右。那麼為什麼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中國青年報》的問卷調查,說到2012年的收入情況,70%說他們的收入沒有增長。那如果國家統計數據表明人均收入增長了10%甚至還多,但又有70%的人說他們的收入水準沒有增長,這就是非常矛盾的一個現象。
實際上也不矛盾,他們是「被平均」了。就是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他們的收入增長極高,所以把其他人的收入平均數拉高了。一個中國流行的順口溜:咱村有個張千萬,後面有九個窮光蛋,平均起來算一算,個個都是張百萬。非常形象地解釋了這個中共國家統計局給出的人均收入數據偏高的現象。
扭曲的經濟發展模式,加上中共現行社會制度帶來的問題——包括腐敗、金融抑制、資源價格不合理、壟斷等等,都導致了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多年來這些問題在日益地加劇,貧富不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由於貧富不均還帶來社會不公的問題,已經成為中國全社會的焦點話題,上上下下、體制內體制外無人不談。很多維權抗議也都與此有關,社會的矛盾越來越尖銳。這些已經成為中共所必須面對的問題。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