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7月28日訊】今天是唐山大地震35周年的忌日。1976年7月28日北京時間凌晨3時42分53.8秒,距離北京只有150公裡的河北省唐山市發生特大地震,震源距地面6公裡,強震產生的能量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整個唐山市頃刻間夷為平地,全市交通、通訊、供水、供電中斷;造成24.2萬人死亡,重傷16.4萬人。
地震發生後的唐山市區(網絡照片)
地震發生在深夜,市區80%的人來不及反應,被埋在瓦礫之下。極震區包括京山鐵路南北兩側的47平方公裡。區內所有的建築物均幾乎都蕩然無存。一條長8公裡、寬30米的地裂縫帶,橫切圍牆、房屋和道路、水渠。震區及其周圍地區,出現大量的裂縫帶、噴水冒沙、井噴、重力崩塌、滾石、邊坡崩塌、地滑、地基沉陷、岩溶洞陷落以及採空區坍塌等。
地震共造成24.2萬人死亡,16.4萬人受重傷,僅唐山市區終身殘廢的就達1700多人;毀壞公產房屋1479萬平方米,倒塌民房530萬間;直接經濟損失高達到54億元。全市供水、供電、通訊、交通等生命線工程全部破壞,所有工礦全部停產,所有醫院和醫療設施全部破壞。地震時行駛的7列客貨車和油罐車脫軌。薊運河、灤河上的兩座大型公路橋樑塌落,切斷了唐山與天津和關外的公路交通。市區供水管網和水廠建築物、構造物、水源井破壞嚴重。開灤煤礦的地面建築物和構築物倒塌或嚴重破壞,井下生產中斷,近萬名工人被困在井下。唐山鋼鐵公司破壞嚴重,被迫停產,鋼水、鐵水凝鑄在爐膛內。
唐山地震漏報 - 是天災?還是人禍?
每當災難發生後,人們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這場災難能否避免?“震撼世界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震前曾被準確地預測出來了。”
張慶洲因2005年發表《唐山警示錄》備受關注。這位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親歷者作過調查,唐山地震前,地震監測網覆蓋了整個唐山地區。1976年上半年,唐山地區群測點中的骨干點有85個之多。絕大多數監測點都發現了不同程度的臨震異常,至少十幾個點向上級單位發出了短期臨震預報。
地震造成的地裂縫(網絡照片)
在唐山地震監測網的工作人員中,張慶洲說他印象最深的,是開灤馬家溝礦地震台的馬希融。這位擔任過河北省第六、七、八屆人大常委的七旬老者,曾兩次發出了臨震預報。
從1976年5月28日開始,馬希融發現,一直平穩的地電阻率值出現了急速下降的現象。他一邊加緊觀測計算,一邊注意觀察地下水和動物變化。為慎重起見,馬希融還與其他地震台站進行溝通,最後確認監測結果無誤。
1976年7月6日/距唐山大地震22天開灤馬家溝礦地震台馬希融正式向國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和開灤礦物局地震辦公室做出短期將發生強震的預報。
1976年7月7日/距唐山大地震21天山海關一中的地震科研小組向河北省、天津市和唐山地區地震部門發出書面預報意見:7月中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陸地有6級左右地震。
1976年7月14日距唐山大地震14天北京市地震隊電告國家地震局,出現七大異常,要求立即安排時間聽取匯報。北京、天津、唐山、張家口和渤海沿岸的群測群防經驗交流會在唐山召開。國家地震局副局長查志遠等近百名中國地震界官員、專家到唐山二中參觀地震科研小組的工作。唐山二中田金武老師鄭重發出地震警報:1976年7月底8月初,唐山地區將發生7級以上地震,有可能達到8級。趙各莊礦地震台姜義倉在唐山市地震辦公室會商會上正式提出:唐山即將發生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
1976年7月16日/距唐山大地震12天樂亭紅衛中學向唐山地區地震辦公室、河北省地震局唐山監測中心台發出書面地震預報意見:7月23日前後,我區附近西南方向將有大於5級的破壞性地震發生。
1976年7月22日/距唐山大地震6天山海關一中的地震科研小組再次向河北省、天津市、唐山地區地震部門發出書面預報意見:7月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陸地有6級左右地震。
1976年7月26日/距唐山大地震2天國家地震局汪成民等一行15人到北京市地震隊聽取匯報,北京隊提出,發現臨震七大異常。
被扭曲的鐵軌(網絡照片)
1976年7月27日10時/距唐山大地震17小時國家地震局副局長查志遠等人聽取了國家地震局分析預報室京津組長汪成民等的匯報。之後,查志遠決定,下週一開會研究一下,讓汪成民等先去廊坊落實水氡異常。
1976年7月27日16時/距唐山大地震11小時呂家坨礦地震辦公室的趙聲和王守信兩人通過電話向開灤礦務局地震辦做了緊急震情匯報:第二個峰值一直在上升、上升、上升……
1976年7月27日18時/距唐山大地震9小時開灤馬家溝礦地震台馬希融向開灤礦務局地震辦公室做出強震臨震預報:“地電阻率的急劇變化,反映了地殼介質變異,由微破裂急轉大破裂,比海城7.3級還要大的地震將隨時可能發生。”
地震前的最後一個傍晚,與馬希融一樣焦急的還有北京地震隊的耿慶國。耿慶國此前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說,7月以來,北京市地震隊監測的各種異常已經非常明顯了。7月14日,北京市地震隊緊急給國家地震局打電話,提出震情緊急,請國家地震局分析預報室立即安排時間聽取匯報。國家地震局說,先到天津、唐山等地了解情況,21日再聽匯報。
可到了21日,國家局沒來人。不能再拖了,北京隊業務組副組長張國民就直接給主管華北震情的國家地震局分析預報室副主任梅世蓉打了電話,請求立即聽取匯報。但梅世蓉把匯報時間推遲到了26日。
26日那天,國家局來了15個人,梅世蓉沒到。國家局的同志聽取了整整一天的匯報後,傳達了梅世蓉的意見:“四川北部為搞防震已經鬧得不可收拾,再亂一下可怎麼得了?”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唐山發生裡氏7.8級大地震,超過24萬人在地震中遇難。
有資料總結中共當局在唐山地震的漏報有兩個因素,一個是主管當局對於地震形勢的判斷,認為地震的重點在川北,忽視京津唐的地震;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政治因素。
在當年4月5日天安門爆發了“4.5”運動,被定性為“天安門反革命事件”,批判鄧小平的“反擊右傾翻案風”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加上毛的身體也不行了,處於彌留之際。在那個時候,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誰敢提出北京地區有地震?如果地震不來,誰能擔當破壞「反擊右傾翻案風」這個冤大頭呢?所以,雖然當時有很多地震專家和地方地震辦的工作人員都從不同層面一直推斷在7月底8月初唐山一帶有地震,但是,決策部門仍不放心,顯然有政治壓力,不敢及時行動,只好繼續派專家去唐山進一步調查,結果有六位專家在唐山遇難。
縣城距唐山市僅115公裡河北省青龍縣,全縣47萬人只有一人在唐山大地震中死亡,被譽為“青龍縣奇蹟”。
當年,青龍縣科委主管地震工作的王春青聽到震情通報後,火速趕回縣裡。縣領導冉廣岐拍板,7月25日,青龍縣向縣三級幹部800多人作了震情報告,要求必須在26日之前將震情通知到縣裡每一個人。當晚,近百名幹部十萬火急地奔向各自所在的公社,結果整個縣倖免於難。 當時青龍縣損壞房屋18萬間,其中倒塌7,300多間,但全縣47萬人僅一人死亡。它被聯合國當作人類減災的經典例子。作家張慶洲寫的《唐山警示錄》一書中有詳細的記載。
禁書《唐山警示錄》
30多年過去,唐山人對於這場災難不願說,沒法說,那是每個家庭不忍觸及的悲傷。唐山作家張慶洲也為此失眠。他一直在以一個發問者的角色敲開地震專家的門,“震前預測到了沒有?”“災難可以不重演嗎?”作為唐山大地震的親歷者,張慶洲帶着對遇難親人的懷戀和對歷史負責的精神,多年來對唐山大地震能否和是否進行了成功預測進行了深入的追尋、深刻的反思、深切的呼告,以恢復歷史的本來面目,避免悲劇不再重演。
《唐山警示錄》(網絡圖片)
2000年至2005年,作者張慶洲三易其稿,終於完成了這本足以警醒國人、喚起國人憂患意識的《唐山警世錄》。由於真實記錄了一段令人心悸的歷史而遭到當局的查禁。《唐山警世錄》只是在做一個總結,對於震前的歷史,以及我們的得與失,他一直都堅信,“悲劇可以重演,但是生命不可以”。 每一次大的自然災害後面都有一個不解之謎。張慶洲在《唐山警示錄》中全面揭示了唐山預報真相被隱瞞的謎團。
紀錄片《掩埋》
二零一零年一部真實地反映唐山大地震被隱瞞的真相的紀錄片《掩埋》,在大陸遭禁,但卻在香港摘取了第三屆華語紀錄片節長片組冠軍。該片成功地挑戰了中國地震三大禁區(地震預報、校捨垮塌、救災款去向)之一的地震預報,是中國首部探尋地震預報的作品。導演王利波受到汶川大地震觸動,花費了一年時間實地採訪並拍攝了《掩埋》,揭開三十年前唐山地震被掩埋的真相。片中採訪了包括地質部地震地質大隊黃相寧、北京地震隊耿慶國、國家地震局分析預報室華北組組長汪成民等一批專家,他們都曾在當年的唐山大地震之前,歷盡艱難,向國家有關部門發出了準確預報,但到了國家地震總局都被壓了下去……
此片獻給所有在地震中死去的冤魂
紀錄片《掩埋》視頻一
在“唐山抗震紀念碑”七個大字之下,沉睡着24萬個無辜的遇難者。銘刻在紀念牆上的一個又一個沉默的名字,伴隨着嗚咽的哀樂,緩緩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導演以長達三分半鍾的紀念碑和廢墟影像作為開場,將我們帶入這部沉重的《掩埋》。紀錄片主要以口述方式進行拍攝,通過采訪官員、專家以及工作者們,詳盡地展現了 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預測和漏報經過。
在此之前,河北作家張慶洲曾在報告文學《唐山警示錄》中全面揭示了唐山預報真相被隱瞞的謎團。而導演王利波就是從這一著作獲得了采訪線索,並根據所得線索逐一采訪了當時在北京從事地震預測工作的科學家,如黃相寧、耿慶國、汪成民;當年在京津唐渤張一帶的基層科研人員,包括時任青龍縣科委的王春青等人。除了大量的親歷口述之外,影片還展示了一些當時的文件和數據圖表。
b
紀錄片《掩埋》視頻二
當年那場慘絕人寰的災難,並不是完全沒有前兆,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預報,而是由於官方對真相的隱瞞,才導致如此慘重的傷亡,這是片中人物講述的核心內容。導演將這部作品命名為《掩埋》,並非僅僅是指無數鮮活的生命被地震所導致的坍塌物所掩埋,更是指向了被官方主流話語所掩埋的一些事實。在影片的結尾部分,片中人物也頻頻發出了對汶川地震的詰問和反思,“汶川地震其實是在重演唐山地震的情況”,“這個錯誤就意味着後面的地震,還會繼續奪去我們中國人民的生命”。《掩埋》是對歷史的一次追訴,是對真相的永恆尋求。
紀錄片《掩埋》(視頻三至十二) 請關注新唐人文史欄目【禁片】
新唐人首發
地震發生後的唐山市區(網絡照片)
地震發生在深夜,市區80%的人來不及反應,被埋在瓦礫之下。極震區包括京山鐵路南北兩側的47平方公裡。區內所有的建築物均幾乎都蕩然無存。一條長8公裡、寬30米的地裂縫帶,橫切圍牆、房屋和道路、水渠。震區及其周圍地區,出現大量的裂縫帶、噴水冒沙、井噴、重力崩塌、滾石、邊坡崩塌、地滑、地基沉陷、岩溶洞陷落以及採空區坍塌等。
地震共造成24.2萬人死亡,16.4萬人受重傷,僅唐山市區終身殘廢的就達1700多人;毀壞公產房屋1479萬平方米,倒塌民房530萬間;直接經濟損失高達到54億元。全市供水、供電、通訊、交通等生命線工程全部破壞,所有工礦全部停產,所有醫院和醫療設施全部破壞。地震時行駛的7列客貨車和油罐車脫軌。薊運河、灤河上的兩座大型公路橋樑塌落,切斷了唐山與天津和關外的公路交通。市區供水管網和水廠建築物、構造物、水源井破壞嚴重。開灤煤礦的地面建築物和構築物倒塌或嚴重破壞,井下生產中斷,近萬名工人被困在井下。唐山鋼鐵公司破壞嚴重,被迫停產,鋼水、鐵水凝鑄在爐膛內。
唐山地震漏報 - 是天災?還是人禍?
每當災難發生後,人們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這場災難能否避免?“震撼世界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震前曾被準確地預測出來了。”
張慶洲因2005年發表《唐山警示錄》備受關注。這位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親歷者作過調查,唐山地震前,地震監測網覆蓋了整個唐山地區。1976年上半年,唐山地區群測點中的骨干點有85個之多。絕大多數監測點都發現了不同程度的臨震異常,至少十幾個點向上級單位發出了短期臨震預報。
地震造成的地裂縫(網絡照片)
在唐山地震監測網的工作人員中,張慶洲說他印象最深的,是開灤馬家溝礦地震台的馬希融。這位擔任過河北省第六、七、八屆人大常委的七旬老者,曾兩次發出了臨震預報。
從1976年5月28日開始,馬希融發現,一直平穩的地電阻率值出現了急速下降的現象。他一邊加緊觀測計算,一邊注意觀察地下水和動物變化。為慎重起見,馬希融還與其他地震台站進行溝通,最後確認監測結果無誤。
1976年7月6日/距唐山大地震22天開灤馬家溝礦地震台馬希融正式向國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和開灤礦物局地震辦公室做出短期將發生強震的預報。
1976年7月7日/距唐山大地震21天山海關一中的地震科研小組向河北省、天津市和唐山地區地震部門發出書面預報意見:7月中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陸地有6級左右地震。
1976年7月14日距唐山大地震14天北京市地震隊電告國家地震局,出現七大異常,要求立即安排時間聽取匯報。北京、天津、唐山、張家口和渤海沿岸的群測群防經驗交流會在唐山召開。國家地震局副局長查志遠等近百名中國地震界官員、專家到唐山二中參觀地震科研小組的工作。唐山二中田金武老師鄭重發出地震警報:1976年7月底8月初,唐山地區將發生7級以上地震,有可能達到8級。趙各莊礦地震台姜義倉在唐山市地震辦公室會商會上正式提出:唐山即將發生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
1976年7月16日/距唐山大地震12天樂亭紅衛中學向唐山地區地震辦公室、河北省地震局唐山監測中心台發出書面地震預報意見:7月23日前後,我區附近西南方向將有大於5級的破壞性地震發生。
1976年7月22日/距唐山大地震6天山海關一中的地震科研小組再次向河北省、天津市、唐山地區地震部門發出書面預報意見:7月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陸地有6級左右地震。
1976年7月26日/距唐山大地震2天國家地震局汪成民等一行15人到北京市地震隊聽取匯報,北京隊提出,發現臨震七大異常。
被扭曲的鐵軌(網絡照片)
1976年7月27日10時/距唐山大地震17小時國家地震局副局長查志遠等人聽取了國家地震局分析預報室京津組長汪成民等的匯報。之後,查志遠決定,下週一開會研究一下,讓汪成民等先去廊坊落實水氡異常。
1976年7月27日16時/距唐山大地震11小時呂家坨礦地震辦公室的趙聲和王守信兩人通過電話向開灤礦務局地震辦做了緊急震情匯報:第二個峰值一直在上升、上升、上升……
1976年7月27日18時/距唐山大地震9小時開灤馬家溝礦地震台馬希融向開灤礦務局地震辦公室做出強震臨震預報:“地電阻率的急劇變化,反映了地殼介質變異,由微破裂急轉大破裂,比海城7.3級還要大的地震將隨時可能發生。”
地震前的最後一個傍晚,與馬希融一樣焦急的還有北京地震隊的耿慶國。耿慶國此前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說,7月以來,北京市地震隊監測的各種異常已經非常明顯了。7月14日,北京市地震隊緊急給國家地震局打電話,提出震情緊急,請國家地震局分析預報室立即安排時間聽取匯報。國家地震局說,先到天津、唐山等地了解情況,21日再聽匯報。
可到了21日,國家局沒來人。不能再拖了,北京隊業務組副組長張國民就直接給主管華北震情的國家地震局分析預報室副主任梅世蓉打了電話,請求立即聽取匯報。但梅世蓉把匯報時間推遲到了26日。
26日那天,國家局來了15個人,梅世蓉沒到。國家局的同志聽取了整整一天的匯報後,傳達了梅世蓉的意見:“四川北部為搞防震已經鬧得不可收拾,再亂一下可怎麼得了?”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唐山發生裡氏7.8級大地震,超過24萬人在地震中遇難。
有資料總結中共當局在唐山地震的漏報有兩個因素,一個是主管當局對於地震形勢的判斷,認為地震的重點在川北,忽視京津唐的地震;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政治因素。
在當年4月5日天安門爆發了“4.5”運動,被定性為“天安門反革命事件”,批判鄧小平的“反擊右傾翻案風”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加上毛的身體也不行了,處於彌留之際。在那個時候,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誰敢提出北京地區有地震?如果地震不來,誰能擔當破壞「反擊右傾翻案風」這個冤大頭呢?所以,雖然當時有很多地震專家和地方地震辦的工作人員都從不同層面一直推斷在7月底8月初唐山一帶有地震,但是,決策部門仍不放心,顯然有政治壓力,不敢及時行動,只好繼續派專家去唐山進一步調查,結果有六位專家在唐山遇難。
縣城距唐山市僅115公裡河北省青龍縣,全縣47萬人只有一人在唐山大地震中死亡,被譽為“青龍縣奇蹟”。
當年,青龍縣科委主管地震工作的王春青聽到震情通報後,火速趕回縣裡。縣領導冉廣岐拍板,7月25日,青龍縣向縣三級幹部800多人作了震情報告,要求必須在26日之前將震情通知到縣裡每一個人。當晚,近百名幹部十萬火急地奔向各自所在的公社,結果整個縣倖免於難。 當時青龍縣損壞房屋18萬間,其中倒塌7,300多間,但全縣47萬人僅一人死亡。它被聯合國當作人類減災的經典例子。作家張慶洲寫的《唐山警示錄》一書中有詳細的記載。
禁書《唐山警示錄》
30多年過去,唐山人對於這場災難不願說,沒法說,那是每個家庭不忍觸及的悲傷。唐山作家張慶洲也為此失眠。他一直在以一個發問者的角色敲開地震專家的門,“震前預測到了沒有?”“災難可以不重演嗎?”作為唐山大地震的親歷者,張慶洲帶着對遇難親人的懷戀和對歷史負責的精神,多年來對唐山大地震能否和是否進行了成功預測進行了深入的追尋、深刻的反思、深切的呼告,以恢復歷史的本來面目,避免悲劇不再重演。
《唐山警示錄》(網絡圖片)
2000年至2005年,作者張慶洲三易其稿,終於完成了這本足以警醒國人、喚起國人憂患意識的《唐山警世錄》。由於真實記錄了一段令人心悸的歷史而遭到當局的查禁。《唐山警世錄》只是在做一個總結,對於震前的歷史,以及我們的得與失,他一直都堅信,“悲劇可以重演,但是生命不可以”。 每一次大的自然災害後面都有一個不解之謎。張慶洲在《唐山警示錄》中全面揭示了唐山預報真相被隱瞞的謎團。
紀錄片《掩埋》
二零一零年一部真實地反映唐山大地震被隱瞞的真相的紀錄片《掩埋》,在大陸遭禁,但卻在香港摘取了第三屆華語紀錄片節長片組冠軍。該片成功地挑戰了中國地震三大禁區(地震預報、校捨垮塌、救災款去向)之一的地震預報,是中國首部探尋地震預報的作品。導演王利波受到汶川大地震觸動,花費了一年時間實地採訪並拍攝了《掩埋》,揭開三十年前唐山地震被掩埋的真相。片中採訪了包括地質部地震地質大隊黃相寧、北京地震隊耿慶國、國家地震局分析預報室華北組組長汪成民等一批專家,他們都曾在當年的唐山大地震之前,歷盡艱難,向國家有關部門發出了準確預報,但到了國家地震總局都被壓了下去……
此片獻給所有在地震中死去的冤魂
紀錄片《掩埋》視頻一
在“唐山抗震紀念碑”七個大字之下,沉睡着24萬個無辜的遇難者。銘刻在紀念牆上的一個又一個沉默的名字,伴隨着嗚咽的哀樂,緩緩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導演以長達三分半鍾的紀念碑和廢墟影像作為開場,將我們帶入這部沉重的《掩埋》。紀錄片主要以口述方式進行拍攝,通過采訪官員、專家以及工作者們,詳盡地展現了 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預測和漏報經過。
在此之前,河北作家張慶洲曾在報告文學《唐山警示錄》中全面揭示了唐山預報真相被隱瞞的謎團。而導演王利波就是從這一著作獲得了采訪線索,並根據所得線索逐一采訪了當時在北京從事地震預測工作的科學家,如黃相寧、耿慶國、汪成民;當年在京津唐渤張一帶的基層科研人員,包括時任青龍縣科委的王春青等人。除了大量的親歷口述之外,影片還展示了一些當時的文件和數據圖表。
b
紀錄片《掩埋》視頻二
當年那場慘絕人寰的災難,並不是完全沒有前兆,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預報,而是由於官方對真相的隱瞞,才導致如此慘重的傷亡,這是片中人物講述的核心內容。導演將這部作品命名為《掩埋》,並非僅僅是指無數鮮活的生命被地震所導致的坍塌物所掩埋,更是指向了被官方主流話語所掩埋的一些事實。在影片的結尾部分,片中人物也頻頻發出了對汶川地震的詰問和反思,“汶川地震其實是在重演唐山地震的情況”,“這個錯誤就意味着後面的地震,還會繼續奪去我們中國人民的生命”。《掩埋》是對歷史的一次追訴,是對真相的永恆尋求。
紀錄片《掩埋》(視頻三至十二) 請關注新唐人文史欄目【禁片】
新唐人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