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8月23日訊】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在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0度。根據新近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曆》,今年處暑到來的準確時間為8月23日13時27分。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炎熱的暑天就要結束,而天高雲淡、霜露雁行的秋季就要到了。
處暑之後,中國大陸的大部分地區氣溫開始逐漸下降,綿綿秋雨有時會提前到來,因此,民間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諺語。但總的來看,處暑期間的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有時,晴天下午的炎熱,仍然不亞於暑夏之季,所以中國民間還有“秋老虎” 的說法。尤其華南地區和長江沿岸低海拔地區,處暑到來後仍受夏季風的控制,3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仍將持續一段時間,更容易讓人感受到“秋老虎”的余威,從“處暑處暑,熱死老鼠”的民諺,就可以看出“秋老虎”的威力。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在此時節,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才吞食。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肅殺之氣漸濃,此時,黍、稷、稻、粱這一類農作物也進入成熟期。
處暑時節民間的習俗與活動
處暑這天,中國農村的農人特別忙碌,民間有“處暑風涼,收割打場。邊收邊耕,耙耱保墒”的童謠。
“處暑風涼,收割打場。邊收邊耕,耙耱保墒。”(網絡圖片)
首先要收麻。通常是爸爸在前面用刀砍麻,而孩子跟在後面,把麻一捧一捧地抱到院子裡,堆起來。媽媽則拿著一塊薄薄彎彎的鐵片,把麻一縷縷刮下來。麻收好了,就要趕著家中的老牛去翻地種蘿蔔了。
接下來還要“祭田神”。孩子們抱來大捧的紙旗,喊叫著,狂奔著,在自家的田地裡到處插上。大人們呢,在田間的十字路口,擺下瓜果蔬菜、雞鴨魚肉,向田神禱祝,期望著今年有個好的收成。
通常,在處暑前後,中國民間會有慶讚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農歷的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農歷七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的民俗活動。其中包括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請高僧唱經“放焰口”,豎燈篙、放荷花燈,以此來超渡孤魂野鬼,最後以關鬼門結束。
處暑前後的民間中元節放河燈活動。(網絡圖片)
而對於沿海漁民來說,處暑是漁業收穫的好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地區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
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此時雲淡風清、桂花飄香,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
處暑養生
處暑過後天氣轉涼。中午熱,早晚涼,晝夜形成較大的溫差。「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氣候特徵明顯。晝熱夜涼的氣候,對人陽氣的收斂形成了良好的條件。
處暑節氣宜食清熱安神之品。建議根據個人不同體質,選用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海帶、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等食品,以起到調養身心的作用。
處暑養生,飲食需清淡。(網絡圖片)
處暑節氣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所以此時,人們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應的調整,早睡早起是人們須周知的。良好的睡眠,不但可以消除疲勞,保護大腦,增強免疫力,還能促進發育,有利於美容。
同時,古人在睡眠養生法中還強調了子午覺的重要性(即每天於子時處於熟睡狀態,午時靜臥或小憩)。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極盛及衰,體內氣血陰陽失衡, 必欲靜臥,以候氣復。現代研究發現,夜間24時至4時,體內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而中午12時至13時,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另有統計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因此,子午覺既有防病保健的意義,又符合養生道理。
處暑時節後的養生重點是預防「秋燥」。一般來講,人體感覺最舒適的空氣相對濕度是40%~60%,過高過低都會感覺不舒適。由於秋天空氣中的水氣含量小, 其相對濕度下降,特別是空氣的相對濕度低於30%以下時,人們就會感覺到皮膚乾澀粗糙,鼻腔乾燥疼痛或口燥咽乾,大便乾結等,需要及時採取預防措施以避免 發展為疾病(即「秋燥癥」)。
飲食養生保健的方法對「秋燥」有很好的預防效果,特別提出要多吃一些寒涼多汁的蔬菜水果和流食,但是也需根據各人體質具體情況而定。選用如黃瓜、西紅柿、 冬瓜、百合、白蘿蔔、胡蘿蔔及梨、蘋果、葡萄、荸薺、甘蔗、柑橘、香蕉、柿子、菠蘿、羅漢果、大棗和湯、粥等,這不但有利於維生素的補充,還能夠增加水分的攝入。飲食上要儘可能少吃花椒、辣椒等辛熱食物,更不宜吃燒烤食品,以加重秋燥的癥狀。
一年的時光即將過去,讓我們告別美麗繁茂的盛夏,迎接果實纍纍的金秋!
http://www.youtaker.com/
* 處暑日期的計算:[Y*D+C]-L
o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3.13,20世紀=23.95。
o 舉例說明:2088年處暑日期=[88×0.2422+23.13]-[88/4]=44-22=22,8月22日處暑。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炎熱的暑天就要結束,而天高雲淡、霜露雁行的秋季就要到了。
處暑之後,中國大陸的大部分地區氣溫開始逐漸下降,綿綿秋雨有時會提前到來,因此,民間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諺語。但總的來看,處暑期間的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有時,晴天下午的炎熱,仍然不亞於暑夏之季,所以中國民間還有“秋老虎” 的說法。尤其華南地區和長江沿岸低海拔地區,處暑到來後仍受夏季風的控制,3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仍將持續一段時間,更容易讓人感受到“秋老虎”的余威,從“處暑處暑,熱死老鼠”的民諺,就可以看出“秋老虎”的威力。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在此時節,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才吞食。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肅殺之氣漸濃,此時,黍、稷、稻、粱這一類農作物也進入成熟期。
處暑時節民間的習俗與活動
處暑這天,中國農村的農人特別忙碌,民間有“處暑風涼,收割打場。邊收邊耕,耙耱保墒”的童謠。
“處暑風涼,收割打場。邊收邊耕,耙耱保墒。”(網絡圖片)
首先要收麻。通常是爸爸在前面用刀砍麻,而孩子跟在後面,把麻一捧一捧地抱到院子裡,堆起來。媽媽則拿著一塊薄薄彎彎的鐵片,把麻一縷縷刮下來。麻收好了,就要趕著家中的老牛去翻地種蘿蔔了。
接下來還要“祭田神”。孩子們抱來大捧的紙旗,喊叫著,狂奔著,在自家的田地裡到處插上。大人們呢,在田間的十字路口,擺下瓜果蔬菜、雞鴨魚肉,向田神禱祝,期望著今年有個好的收成。
通常,在處暑前後,中國民間會有慶讚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農歷的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農歷七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的民俗活動。其中包括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請高僧唱經“放焰口”,豎燈篙、放荷花燈,以此來超渡孤魂野鬼,最後以關鬼門結束。
處暑前後的民間中元節放河燈活動。(網絡圖片)
而對於沿海漁民來說,處暑是漁業收穫的好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地區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
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此時雲淡風清、桂花飄香,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
處暑養生
處暑過後天氣轉涼。中午熱,早晚涼,晝夜形成較大的溫差。「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氣候特徵明顯。晝熱夜涼的氣候,對人陽氣的收斂形成了良好的條件。
處暑節氣宜食清熱安神之品。建議根據個人不同體質,選用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海帶、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等食品,以起到調養身心的作用。
處暑養生,飲食需清淡。(網絡圖片)
處暑節氣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所以此時,人們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應的調整,早睡早起是人們須周知的。良好的睡眠,不但可以消除疲勞,保護大腦,增強免疫力,還能促進發育,有利於美容。
同時,古人在睡眠養生法中還強調了子午覺的重要性(即每天於子時處於熟睡狀態,午時靜臥或小憩)。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極盛及衰,體內氣血陰陽失衡, 必欲靜臥,以候氣復。現代研究發現,夜間24時至4時,體內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而中午12時至13時,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另有統計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因此,子午覺既有防病保健的意義,又符合養生道理。
處暑時節後的養生重點是預防「秋燥」。一般來講,人體感覺最舒適的空氣相對濕度是40%~60%,過高過低都會感覺不舒適。由於秋天空氣中的水氣含量小, 其相對濕度下降,特別是空氣的相對濕度低於30%以下時,人們就會感覺到皮膚乾澀粗糙,鼻腔乾燥疼痛或口燥咽乾,大便乾結等,需要及時採取預防措施以避免 發展為疾病(即「秋燥癥」)。
飲食養生保健的方法對「秋燥」有很好的預防效果,特別提出要多吃一些寒涼多汁的蔬菜水果和流食,但是也需根據各人體質具體情況而定。選用如黃瓜、西紅柿、 冬瓜、百合、白蘿蔔、胡蘿蔔及梨、蘋果、葡萄、荸薺、甘蔗、柑橘、香蕉、柿子、菠蘿、羅漢果、大棗和湯、粥等,這不但有利於維生素的補充,還能夠增加水分的攝入。飲食上要儘可能少吃花椒、辣椒等辛熱食物,更不宜吃燒烤食品,以加重秋燥的癥狀。
一年的時光即將過去,讓我們告別美麗繁茂的盛夏,迎接果實纍纍的金秋!
http://www.youtaker.com/
* 處暑日期的計算:[Y*D+C]-L
o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3.13,20世紀=23.95。
o 舉例說明:2088年處暑日期=[88×0.2422+23.13]-[88/4]=44-22=22,8月22日處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