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10月11日訊】俄羅斯族也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俄羅斯族一般是移民和蘇聯歸國華僑的後裔。十八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初,由於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原因,先後有大批俄羅斯人遷居我國新疆北部地區。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許多華僑也攜帶其俄羅斯妻子和兒孫甚至俄羅斯親友回到新疆等地。主要散居於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烏魯木齊等地,從事手工業、運輸業、農業等。
俄羅斯族是個非常注重禮節的民族,俄羅斯族人性情開朗,說話幽默,民族自尊心較強,一般都好客,講究禮節。迎接客人,最隆重的傳統禮節是用麵包和鹽迎接客人,象徵著善意和友誼。
過去忌諱給人送手套,因為這意味著挑釁。據說古代俄羅斯人決鬥前雙方先互遞手套,這是決鬥即將開始的信號。他們還喜歡乾淨整潔,對於容貌和服裝的整潔尤為重視。穿西服時必須打領帶或領結,襯衣下擺要扎到褲腰裡面,而不能露在外面。在各種正式場合一般都穿皮鞋不穿布鞋。婦女最好穿裙子,以示莊重。
俄羅斯族婦女的頭飾頗為講究
俄羅斯族婦女的頭飾頗為講究,未婚姑娘和已婚婦女的頭飾有嚴格的區別。少女梳一條長長的辮子,並在辮子裡編上色彩鮮艷的髮帶和小玻璃球,頭髮可以露在外面。已婚婦女則先將頭髮梳成兩條辮子盤在頭上,再用頭巾或帽子把辮子裹在裡面,頭髮不能外露,尤其是在長輩面前更要注意,否則就被視為不禮貌的行為。她們還喜歡戴耳環、項鏈,不少老年婦女還戴十字架。
俄羅斯族的節日與宗教信仰有關
俄羅斯族非常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復活節」最為隆重。他們會在每年公曆的元月7日俄羅斯族均歡度聖誕節 。紀念耶穌降生。這一天俄羅斯人到教堂祈禱後,家人們聚在一起慶賀。每年3月21日是東正教徒紀念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三日後復活的復活節。復活節前40天,教徒們要齋戒、素 食。復活節那天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每年復活節後50天為降靈節。降靈節亦稱聖靈降臨節 ,是東正教紀念耶穌門徒領受聖靈的節日。主要有「復活節」、「聖誕節」、「舊曆年」、「清明節」、「主領洗節」等。
過節這天,每家除準備豐富多彩的「比切尼」(糕點)之外,還要準備煮熟的彩蛋(復活節彩蛋),即將煮熟的雞蛋塗上紅、黃、藍、咖啡、綠、紫等色彩,每當客人來到,主人就分一個彩蛋,以象徵生命的昌盛。節日期間人們要以上好的點心、餅乾款待來客,親友們互登門祝賀,青年男女則載歌載舞,跳起節奏強烈的俄羅斯踢踏舞,拉起三弦琴和手風琴,盡情歡樂。每年復活節後50天為降靈節,降靈節亦稱聖靈降臨節,是東正教紀念耶穌門徒領受聖靈的節日。
踢踏舞是俄羅斯族的一種民間舞蹈,復活節時跳的舞蹈之一。(網絡圖片)
踢踏舞是俄羅斯族的一種民間舞蹈,復活節時跳的舞蹈之一。跳此舞時,男女老少穿上皮鞋一起參加。用手風琴伴奏,眾人圍成一圈,用腳尖、腳跟、或腳掌的某一部位擊地,發出踢踏響聲。婦女們邊跳邊揮手絹,男人們邊跳邊吹口哨,拉琴者亦加入跳舞行列邊拉邊跳。節奏清晰多變,腳下動作靈活而響聲大,場面活躍熱烈。
聖誕節
聖誕節是中國俄羅斯族人的一個盛大的宗教節日。(網絡圖片)
聖誕節也是中國俄羅斯族人的一個盛大的宗教節日,是為了慶祝耶穌的誕生。俄羅斯人的聖誕節在每年俄歷的1月7日舉行,聖誕節的前一天,即1月6日被稱為聖誕前夜(сочельник ),西方稱為平安夜。
在聖誕前夜教徒要全天禁食,直到晚上才能開齋。聖誕前夜的晚上信徒和非信徒按習慣要吃聖誕鵝,這是聖誕晚餐必不可少的。人們將買回來的鵝腹中填入蘋果、麵包和過了油的蔥頭,加入各種作料,烤熟食用。當節日來臨時,俄羅斯族人都要用柏樹或松樹布置成華麗的聖誕樹,準備豐盛的節日食物。晚上團聚時,裝扮的聖誕老人要給大家贈送聖誕禮物,還要舉行唱詩會。
報喜節
報喜節也是新疆等地俄羅斯族傳統歲時活動,一般在農曆三月上旬舉行。據《新約聖經》載:聖母瑪利亞在這天領受了天使向她宣布上帝的旨意,她將由「聖靈」感孕而生耶穌。
節日期間人們要進行各種慶賀活動。三月四日孩子們把烤好的百靈鳥形狀的餅乾帶到田地裡,拋向天空,然後再接住,以示迎春。婦女們於三月九日把一塊亞麻布鋪在村外的地上,擺上一個大圓麵包,請春天母親享用。姑娘們則用紙或布紮成各種小鳥,用繩子拴的折下的樹枝下。各人自找山披、屋頂、柴垛等較高的地方,搖動樹枝,唱迎春歌。也有的地方於三月二十五日慶祝報喜節,因為這時春天已來臨,候鳥也已返回。在這一天,人們唱迎春歌。
洗禮節
洗禮節,新疆等地俄羅斯族的傳統宗教節日,每年公曆1月19日舉行。據《新約聖經》載:耶穌曾三次顯示其神性,第二次受洗禮時,「聖靈」和鴿子降在他頭上,顯示他為上帝的兒子。東正教注重這次顯聖,定於公曆一月十九日為此節日。洗禮本是基督教的一種入教儀式。在洗禮節那天人們除去教堂祈禱外,還要到江河裡破冰取「聖水」,有的人還要跳進冰窟窿裡洗一洗。十八日晚按風俗習慣是占卜時間,尤其是女孩子們要預卜自己的終身大事。
豐收節
豐收節,新疆等地俄羅斯族傳統農祀活動,每年公曆十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舉行。收割結束時,人們特意在地裡留下最後一束小麥,將它周圍的雜草除盡、然後擺上麵包、鹽和奶酷等供品,表示感謝大地的恩賜,祈求來年獲得更大豐收。
謝肉節
謝肉節,又稱「送冬節」,新疆等地俄羅斯的傳統見時節日。時間由原來每年的公曆2月底或3月初改定為大齋(東正教的齋戒日期在復活節之前7周開始,無固定日期,一般不得早於每年的3月22日或晚於4月25日)前的一周舉行。節期為七天。
按照民間習俗,節期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內容:星期一是迎春日;星期二是娛樂日;星期三是美食日;星期四是醉酒日;星期五是新姑爺回門日;星期六是姑娘相新嫂子日;星期天是送冬日和寬恕自己的言行。在謝肉節期間,家家戶戶大擺酒宴,因為在謝肉節過後的齋戒期內不能吃葷和喝酒。
俄羅斯族是個非常注重禮節的民族,俄羅斯族人性情開朗,說話幽默,民族自尊心較強,一般都好客,講究禮節。迎接客人,最隆重的傳統禮節是用麵包和鹽迎接客人,象徵著善意和友誼。
過去忌諱給人送手套,因為這意味著挑釁。據說古代俄羅斯人決鬥前雙方先互遞手套,這是決鬥即將開始的信號。他們還喜歡乾淨整潔,對於容貌和服裝的整潔尤為重視。穿西服時必須打領帶或領結,襯衣下擺要扎到褲腰裡面,而不能露在外面。在各種正式場合一般都穿皮鞋不穿布鞋。婦女最好穿裙子,以示莊重。
俄羅斯族婦女的頭飾頗為講究
俄羅斯族婦女的頭飾頗為講究,未婚姑娘和已婚婦女的頭飾有嚴格的區別。少女梳一條長長的辮子,並在辮子裡編上色彩鮮艷的髮帶和小玻璃球,頭髮可以露在外面。已婚婦女則先將頭髮梳成兩條辮子盤在頭上,再用頭巾或帽子把辮子裹在裡面,頭髮不能外露,尤其是在長輩面前更要注意,否則就被視為不禮貌的行為。她們還喜歡戴耳環、項鏈,不少老年婦女還戴十字架。
俄羅斯族的節日與宗教信仰有關
俄羅斯族非常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復活節」最為隆重。他們會在每年公曆的元月7日俄羅斯族均歡度聖誕節 。紀念耶穌降生。這一天俄羅斯人到教堂祈禱後,家人們聚在一起慶賀。每年3月21日是東正教徒紀念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三日後復活的復活節。復活節前40天,教徒們要齋戒、素 食。復活節那天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每年復活節後50天為降靈節。降靈節亦稱聖靈降臨節 ,是東正教紀念耶穌門徒領受聖靈的節日。主要有「復活節」、「聖誕節」、「舊曆年」、「清明節」、「主領洗節」等。
過節這天,每家除準備豐富多彩的「比切尼」(糕點)之外,還要準備煮熟的彩蛋(復活節彩蛋),即將煮熟的雞蛋塗上紅、黃、藍、咖啡、綠、紫等色彩,每當客人來到,主人就分一個彩蛋,以象徵生命的昌盛。節日期間人們要以上好的點心、餅乾款待來客,親友們互登門祝賀,青年男女則載歌載舞,跳起節奏強烈的俄羅斯踢踏舞,拉起三弦琴和手風琴,盡情歡樂。每年復活節後50天為降靈節,降靈節亦稱聖靈降臨節,是東正教紀念耶穌門徒領受聖靈的節日。
踢踏舞是俄羅斯族的一種民間舞蹈,復活節時跳的舞蹈之一。(網絡圖片)
踢踏舞是俄羅斯族的一種民間舞蹈,復活節時跳的舞蹈之一。跳此舞時,男女老少穿上皮鞋一起參加。用手風琴伴奏,眾人圍成一圈,用腳尖、腳跟、或腳掌的某一部位擊地,發出踢踏響聲。婦女們邊跳邊揮手絹,男人們邊跳邊吹口哨,拉琴者亦加入跳舞行列邊拉邊跳。節奏清晰多變,腳下動作靈活而響聲大,場面活躍熱烈。
聖誕節
聖誕節是中國俄羅斯族人的一個盛大的宗教節日。(網絡圖片)
聖誕節也是中國俄羅斯族人的一個盛大的宗教節日,是為了慶祝耶穌的誕生。俄羅斯人的聖誕節在每年俄歷的1月7日舉行,聖誕節的前一天,即1月6日被稱為聖誕前夜(сочельник ),西方稱為平安夜。
在聖誕前夜教徒要全天禁食,直到晚上才能開齋。聖誕前夜的晚上信徒和非信徒按習慣要吃聖誕鵝,這是聖誕晚餐必不可少的。人們將買回來的鵝腹中填入蘋果、麵包和過了油的蔥頭,加入各種作料,烤熟食用。當節日來臨時,俄羅斯族人都要用柏樹或松樹布置成華麗的聖誕樹,準備豐盛的節日食物。晚上團聚時,裝扮的聖誕老人要給大家贈送聖誕禮物,還要舉行唱詩會。
報喜節
報喜節也是新疆等地俄羅斯族傳統歲時活動,一般在農曆三月上旬舉行。據《新約聖經》載:聖母瑪利亞在這天領受了天使向她宣布上帝的旨意,她將由「聖靈」感孕而生耶穌。
節日期間人們要進行各種慶賀活動。三月四日孩子們把烤好的百靈鳥形狀的餅乾帶到田地裡,拋向天空,然後再接住,以示迎春。婦女們於三月九日把一塊亞麻布鋪在村外的地上,擺上一個大圓麵包,請春天母親享用。姑娘們則用紙或布紮成各種小鳥,用繩子拴的折下的樹枝下。各人自找山披、屋頂、柴垛等較高的地方,搖動樹枝,唱迎春歌。也有的地方於三月二十五日慶祝報喜節,因為這時春天已來臨,候鳥也已返回。在這一天,人們唱迎春歌。
洗禮節
洗禮節,新疆等地俄羅斯族的傳統宗教節日,每年公曆1月19日舉行。據《新約聖經》載:耶穌曾三次顯示其神性,第二次受洗禮時,「聖靈」和鴿子降在他頭上,顯示他為上帝的兒子。東正教注重這次顯聖,定於公曆一月十九日為此節日。洗禮本是基督教的一種入教儀式。在洗禮節那天人們除去教堂祈禱外,還要到江河裡破冰取「聖水」,有的人還要跳進冰窟窿裡洗一洗。十八日晚按風俗習慣是占卜時間,尤其是女孩子們要預卜自己的終身大事。
豐收節
豐收節,新疆等地俄羅斯族傳統農祀活動,每年公曆十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舉行。收割結束時,人們特意在地裡留下最後一束小麥,將它周圍的雜草除盡、然後擺上麵包、鹽和奶酷等供品,表示感謝大地的恩賜,祈求來年獲得更大豐收。
謝肉節
謝肉節,又稱「送冬節」,新疆等地俄羅斯的傳統見時節日。時間由原來每年的公曆2月底或3月初改定為大齋(東正教的齋戒日期在復活節之前7周開始,無固定日期,一般不得早於每年的3月22日或晚於4月25日)前的一周舉行。節期為七天。
按照民間習俗,節期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內容:星期一是迎春日;星期二是娛樂日;星期三是美食日;星期四是醉酒日;星期五是新姑爺回門日;星期六是姑娘相新嫂子日;星期天是送冬日和寬恕自己的言行。在謝肉節期間,家家戶戶大擺酒宴,因為在謝肉節過後的齋戒期內不能吃葷和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