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怡郊:上海自貿區:炸不響的「啞炮」

2013年10月19日評論
【新唐人2013年10月20日訊】九月二十九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掛牌儀式頗為低調,低調得與此前中國當局大肆宣揚不相符合;低調得與官方將上海自貿區設立定位為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標誌、是與當年建立深圳特區、浦東改革開放和加入WTO具有一樣的意義完全不相稱。或許,這樣的低調正是與市場對上海自貿區設立的期望完全落空相適應的。

根據當前已經設立的上海自貿區現狀來看,不要說沒有中外市場期盼的中國金融改革──人民幣利率和匯率市場化,甚至連稅收的優惠和改革也沒有,唯一的亮點就是「負面清單」。所謂「負面清單」就是除了這張清單中列出的項目,外商均可以投資。且不說中國經濟發展今天實際上並不怎麼缺乏資金,即使從吸引外商的角度來看也是令人失望的。因為,這份「負面清單」把一些利潤豐厚的領域都列為外商禁入。

如此一來,上海自貿區的設立哪有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氣息?這樣的自貿區假如在十年前、二十年前設立,與現在設立有什麼兩樣?

而當初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準備設立上海自貿區是抱著很大希望的,是可以看作習李中國新任中央領導上台以後拿出的大動作,以應對當前中國經濟的艱難局面,希圖依此打開他們領導下中國的新局面。

自貿區走樣,既得利益集團漁利

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從一開始就進行得不順利。

今年三月李克強來上海調研考察,拍板敲定要在上海搞自貿區,到八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需要國務院近二十二個部門的會簽,這就遇到了種種疑問和謹慎,事情進行得非常不順利。其中證監會和銀監會公開提出不同意見,而李克強據說也因此拍桌斥責。

中國政府的各個部門其實是各個領域利益、尤其是各個領域中壟斷的國有企業利益的代表。各個利益對自貿區的態度,其實就是自貿區與其既得利益的衝突。

自由貿易區不同於保稅區,其作為國際經濟一體化較高級形式,常常用於國家與國家及地區間的經濟合作。這裡面具體包括:除非明確規定保留項目,其他所有服務部門一律開放,包括未來出現的新部門;保護直接投資,允許外資企業以損害企業權益為由,援引國際法起訴當地政府,謀求國際仲裁;強調競爭中立,在融資、監管和透明度等方面,確保不給國有企業競爭優勢;維護勞工權益,執行國際勞工組織五大基本原則,包括結社自由、集體談判、禁止強制勞動、禁止就業歧視等。

這就使得幾乎所有部門的國有企業喪失優越地位,難免使得這些國企在政府中的代表紛紛反對自貿區。自貿區對商貿和金融衝擊最大,尤其是金融業。因為真正的自貿區必然要實現人民幣利率和匯率的市場化。

中國國有資產幾乎佔有中國金融業的全部,受到國家的保護力度也是最強的。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不需要多少金融業務知識,不需要搞多少理財服務,不需要多少精明的商業判斷,只需依靠政府壟斷與利息差,「躺著」也能賺錢。這是完全沒有經歷市場競爭造成的惡果,是幾十年政府保護造成的惡果。利益集團已經形成且根深柢固。

真正意義上的自貿區設立,起碼使這些國有商業銀行在自貿區內喪失了壟斷地位甚至優越地位,在平等競爭基礎上,這些老大的國有商業銀行會失去生存下去的信心的。

不過,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對中國經濟發展好處很多。大的背景是,全球貿易再平衡後,中國舊有出口主導增長模式遇到挑戰,同時現在美國主導並推動兩個談判,「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TPP和TTIP兩個自由貿易區形成後,不僅降低多邊體制WTO重要性,也因區域內產生「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效應,中國若不在其內,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可能很快就會喪失。

所謂的「克強經濟學」的核心是去槓桿,去刺激、提升產業結構。這意味著通過市場機制,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達到改革升級的目的。建立上海自貿區,是希望通過國際市場的競爭,促進國內資源的優化配置,由此來倒逼中國的經濟與金融改革,倒逼國有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所以,習李把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看成是自己的一次改革標誌。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李克強想要設立的自貿區居然遇到那麼大的阻力。九月二十九日掛牌的上海自貿區,幾無新鮮東西。

習李必然向既得利益集團妥協

李克強所屬的「團派」,在如今各大中央企業的既得利益集團中,他們及他們手下的親信幹將牽涉其中的還很少,他們已經佔有的壟斷利潤可能還不多,因此李克強因為少利益牽扯而可能更有決心觸碰既得利益集團的「蛋糕」,更有設立中國(上海)自貿區並把自貿區的經驗推向全國的想法。

可是設立真正意義上的自貿區並把自貿區的經驗推向全國,能不能成功、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成功,固然取決於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的抵抗,但恐怕更取決於如今當權的習近平李克強自身。

建立真正意義上的自貿區或者說中國經濟的進一步改革開放,阻力來源於兩大既得利益集團。一批是與習近平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中共老一輩高幹子弟,他們上一代是所謂「打江山」的,因此他們佔著特權更為跋扈更為理直氣壯也更為頑固,比起另一大既得利益集團江澤民「上海幫」官員的子弟更不懂妥協,而江派高官本身就是靠見風使舵、溜鬚拍馬而身居高位的,所以他們的傳人在政治高壓下更容易妥協。

如果我們不論既得利益集團的阻力,就是習李他們本身從鞏固自己的統治為出發點,他們也不可能真正搞中國的自貿區。

如果在平等的市場環境下,普遍缺乏自身市場動力的現有的幾百家大型國有企業,究竟還能存活幾家?誰也不敢說。缺少了國企,現在中國這樣模式的政府對經濟還能指揮如意?習李恐怕不會不作如是想。因此,不管現有的國企與習李統治集團家族的利益關係有多少,他們都不會讓國企就此垮台的,他們向既得利益集團妥協幾乎是必然的。

至於自貿區中企業可以擁有獨立工會的權利,這一點習李是不可能同意的,更不要說把這一點推廣到全國。因為有了獨立工會,結束中共一黨統治的日子還會遠嗎?

所以,把上海自貿區搞成現在這個樣子,其實是可以預料的。即使將來兩三年內在自貿區搞金融改革,那仍然是有限的。中國(上海)自貿區必定是個炸不響的「啞爆竹」。

文章來源:《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