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2月1日訊】進入2014年以來,普通上市公司和國企均已捲入兇猛的高管離職潮。據陸媒報導,從2014年年初以來,滬深兩市已有199家上市公司累計發布了214份高管辭職公告;此前,有香港雜誌披露,由於北京當局搞「國企改革」,打算從高管的高額薪酬開刀,結果遭遇到抵制和挑戰,有170多名高管提出「請辭」。
上市公司高管辭職潮與公司困境有關
據《信息時報 》報導,進入2014年以來,截至1月30日,滬深兩市已有199家上市公司累計發布了包括龍建股份董監高、貝因美再現董事長、湘鄂情副總裁在內的214位高管辭職的公告。其中,以滬市主板上市公司辭職的高管最多,共有75家公司發布了82份辭職公告。深市中小板公司僅位於其次,共有51家公司披露了56份辭職報告。
而最近辭職的有:1月30日新賽股份公司董事兼董事長何偉於提出了辭職申請;1月29日,中小板兩家公司霞客環保公司董事長孫銀龍和董事王東,湘鄂情公司副總裁誾肅,滬市主板公司鵬博士皆發布了高管辭職消息。而1月28日晚間,包括高金食品、新世紀、龍建股份在內的14家公司就「不約而同」發布了17份高管辭職公告。
這些高管離職的原因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外界注意到,不少上市公司高管辭職潮與公司困境有關。
例如:國民技術,本月以來公司出現了董事劉晉平、紀曉鍾和王力強以及副總劉曉宇等「組團」離職情況。公司一邊發布高管辭職消息,一邊也在下調公司年報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3年年度利潤同比下滑的程度由原來的30%至50%變為80%至99%;而重慶鋼鐵,在公司發布2013年全年業績預虧25億元之後,公司董事長鄧強先宣布掛冠而去;全聚德,在公司發布了2013年全年凈利潤同比下滑28.4%業績快報之後,公司出現了董事王他一以及監事周紅離職情況。
報導分析稱,目前正處於年報業績披露時期,公司經營業績不佳,或公司的一些項目正陷入困境中,都會對高管辭職產生壓力,不排除一些高管離職跟看淡公司發展前景有關。
國企高管辭職潮與「國企改革」有關
據香港《動向》雜誌2014年1月號披露,自從北京當局宣稱搞「國企改革」將從高管的高額薪酬開刀的消息之後不到兩周,就遭遇到來自國企的抵制和挑戰。據稱,有30多家國企黨委提出:「不能搞一刀切」,「要考慮和國際接軌」,「市場經濟原則不能受衝擊」等。並有170多名高管先後提出「請辭」,聲稱要到「外資」、或「中外合資」、「民企」任職。
報導引述中共國資委一位專家表示,一方面,國企企業家地位來自於類似官員的行政任命而非市場化選聘;另一方面,他們在薪酬上卻享受著市場化的成果。這種亦官亦商的職業待遇,自然就會讓大家覺得不合理和不公平。
而大陸「中恆聚信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瑛則表示,不管中共的動機是什麼,觸動現有的利益格局是個好事。
《新紀元》雜誌第361期的報導針對國企高管集體辭職的現象表示,大陸的央企及國企過去一直被江派權貴利益集團壟斷掌控。在內憂外困下,現任當權者被迫實行改革,對國企一路「開刀」,去年有31名國企高管落馬。外界認為,習李要從江派手中奪權、搶錢,進行內部龐大的權力和財富的轉移,談何容易?難免引爆激烈權斗。
上市公司高管辭職潮與公司困境有關
據《信息時報 》報導,進入2014年以來,截至1月30日,滬深兩市已有199家上市公司累計發布了包括龍建股份董監高、貝因美再現董事長、湘鄂情副總裁在內的214位高管辭職的公告。其中,以滬市主板上市公司辭職的高管最多,共有75家公司發布了82份辭職公告。深市中小板公司僅位於其次,共有51家公司披露了56份辭職報告。
而最近辭職的有:1月30日新賽股份公司董事兼董事長何偉於提出了辭職申請;1月29日,中小板兩家公司霞客環保公司董事長孫銀龍和董事王東,湘鄂情公司副總裁誾肅,滬市主板公司鵬博士皆發布了高管辭職消息。而1月28日晚間,包括高金食品、新世紀、龍建股份在內的14家公司就「不約而同」發布了17份高管辭職公告。
這些高管離職的原因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外界注意到,不少上市公司高管辭職潮與公司困境有關。
例如:國民技術,本月以來公司出現了董事劉晉平、紀曉鍾和王力強以及副總劉曉宇等「組團」離職情況。公司一邊發布高管辭職消息,一邊也在下調公司年報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3年年度利潤同比下滑的程度由原來的30%至50%變為80%至99%;而重慶鋼鐵,在公司發布2013年全年業績預虧25億元之後,公司董事長鄧強先宣布掛冠而去;全聚德,在公司發布了2013年全年凈利潤同比下滑28.4%業績快報之後,公司出現了董事王他一以及監事周紅離職情況。
報導分析稱,目前正處於年報業績披露時期,公司經營業績不佳,或公司的一些項目正陷入困境中,都會對高管辭職產生壓力,不排除一些高管離職跟看淡公司發展前景有關。
國企高管辭職潮與「國企改革」有關
據香港《動向》雜誌2014年1月號披露,自從北京當局宣稱搞「國企改革」將從高管的高額薪酬開刀的消息之後不到兩周,就遭遇到來自國企的抵制和挑戰。據稱,有30多家國企黨委提出:「不能搞一刀切」,「要考慮和國際接軌」,「市場經濟原則不能受衝擊」等。並有170多名高管先後提出「請辭」,聲稱要到「外資」、或「中外合資」、「民企」任職。
報導引述中共國資委一位專家表示,一方面,國企企業家地位來自於類似官員的行政任命而非市場化選聘;另一方面,他們在薪酬上卻享受著市場化的成果。這種亦官亦商的職業待遇,自然就會讓大家覺得不合理和不公平。
而大陸「中恆聚信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瑛則表示,不管中共的動機是什麼,觸動現有的利益格局是個好事。
《新紀元》雜誌第361期的報導針對國企高管集體辭職的現象表示,大陸的央企及國企過去一直被江派權貴利益集團壟斷掌控。在內憂外困下,現任當權者被迫實行改革,對國企一路「開刀」,去年有31名國企高管落馬。外界認為,習李要從江派手中奪權、搶錢,進行內部龐大的權力和財富的轉移,談何容易?難免引爆激烈權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