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唐太宗的治理下,出現了很多流傳於世的人才。魏徵算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人,因為大部分人才都是對唐太宗非常尊重的,即使勸諫也是非常委婉的。這個魏徵卻除外,敢於直言頂撞唐太宗。當然,所頂撞之事都是與國於民有利的事。
魏徵,鉅鹿人,曾遷居到相州的內黃。武德末年,做太子洗馬。當他看到太宗同隱太子成暗中傾軋爭奪,常勸建成早做打算。太宗殺了隱太子後,把魏徵叫來責問:「你為什麼要離間我們兄弟?」當時大家都替魏徵擔驚受怕,魏徵慷慨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說:「皇太子如果聽了我的話,肯定不會有今天的殺身之禍。」太宗聽了這話肅然起敬,對他分外敬重,提升他為諫議大夫,多次把他請進卧室,向他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
魏徵本有治國的才能,性情剛直不阿,絕不隨便放棄自己的主張。太宗每次和他交談,從來沒有不高興的。魏徵欣幸遇到了賞識自己的主子,竭盡才力來效勞。太宗又安慰他說:「你以前直言勸諫前後二百多件事,都稱我的心意,不是你忠心為國,怎能如此?」
貞觀三年,魏徵幾次升遷做上祕書監,參預朝政,深謀遠慮,起了很好的作用。太宗曾對他說:「論你的罪過比當年管仲射中齊桓公的帶鉤還要嚴重,而我對你的信任卻超過了齊桓公對管仲的信任,近代君臣之間融洽相處,難道還有誰能像我這樣對你嗎?」貞觀六年,唐太宗駕幸九成宮,設宴招待親近的大臣,長孫無忌說:「王珪、魏徵,過去侍奉隱太子,我見到他們就像見到仇敵一樣,想不到今天能在一起參加宴會。」太宗說:「魏徵過去確實是我的仇敵,但他能為侍奉的主子盡心出力,這是很值得稱道的。我能夠提拔重用他,自比古人應無愧色!魏徵常常不顧情面懇切勸諫,不許我做錯事,所以我器重他。」魏徵再拜說:「陛下引導我提意見,我才敢提意見。如果陛下不接受我的意見,我又怎麼敢去犯龍鱗、觸忌諱。」太宗龍心大悅,賞賜每人十五萬錢。
貞觀七年,魏徵替代王珪任侍中,加封到鄭國公。不久因病請求辭去所任的官職,只做個閑職散官。太宗說:「我把你從仇敵中選拔出來,委任你中樞機要的職務,你看到我不對的地方,從沒有不勸諫的。你難道沒看到黃金埋在礦裡,有什麼可貴的呢?若遇上的冶金工匠把它鍛煉成器物,就會被人們當做寶貝。因此我把自己比作黃金,把你當做高明的冶煉工匠。你雖然有病,但還不算衰老,怎能想就此辭職呢?」魏徵聽了只好作罷。後來又堅決要辭職,太宗同意解除他侍中的職務,任為特進,仍舊管門下省政事。
貞觀十二年,太宗因為皇孫誕生,下詔宴請公卿大臣,太宗在酒席間極其高興,對大臣們說:「貞觀以前,跟我平定天下,轉戰於艱險危難之間,房玄齡功勞之大是沒有人能比得上的。自貞觀以來,對我竭盡心力,進獻忠直之言,安定國家,造福百姓,成就我今天的功業,被天下人所稱道的人,就只有魏徵了。即使古代的名臣,也不過如此罷了。」於是親自解下佩刀賜給他們二人。庶人承乾在東宮做太子時,不講品德不幹好事,魏王泰越來越得到寵愛,內外百官對承乾是否還能做太子都有疑議。太宗聽到後很厭惡,對侍從的大臣們說:「當今朝臣之中,講忠誠正直沒有比得上魏徵的,我派他做皇太子的師傅,用來斷絕天下人的想法。」
貞觀十七年,就任命魏徵做太子太師,仍舊管門下省的政事。魏徵陳述自己有病,太宗對他說:「太子是宗廟社稷的根本,一定要有好的師傅,所以挑選你這樣中正無私之臣,作為太子的輔弼。我知道你有病,不妨躺在床上來教導太子。」魏徵只得就職。不久魏徵得了重病,他家裡原先沒有正廳,太宗當時本想給自己建造一座小殿,就停下工來把材料給魏徵造正廳,五天完工。又派宮中的使者賜給他布被和素色的墊褥,以順從他的喜好。過了幾天,魏徵去世,太宗親自到他的靈柩前痛哭,追贈他為司空,賜謚號文貞。太宗親自給他撰寫碑文,還親筆書寫在石碑上。又特賜給他家食實封九百戶。太宗後來常對身邊的大臣們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因而哭了很久。於是下詔說:「過去只有魏徵,經常指責我的過錯。自從他去世後,我雖有過錯也沒有人敢公開指出。難道我只在過去有錯誤,而今天全是正確的嗎?恐怕還是百官苟且順從,不敢來觸犯龍鱗吧!所以我再次虛心徵求意見,以便清醒頭腦進行反省,你們直言勸諫了而我不採用,我願承擔責任。我需要採納忠言而大家又不說,這個責任誰來承擔?從今以後,大家都得竭盡忠誠,我如有對或不對的言行,你們要直言勸諫不要保留隱瞞。」
魏徵,鉅鹿人,曾遷居到相州的內黃。武德末年,做太子洗馬。當他看到太宗同隱太子成暗中傾軋爭奪,常勸建成早做打算。太宗殺了隱太子後,把魏徵叫來責問:「你為什麼要離間我們兄弟?」當時大家都替魏徵擔驚受怕,魏徵慷慨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說:「皇太子如果聽了我的話,肯定不會有今天的殺身之禍。」太宗聽了這話肅然起敬,對他分外敬重,提升他為諫議大夫,多次把他請進卧室,向他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
魏徵本有治國的才能,性情剛直不阿,絕不隨便放棄自己的主張。太宗每次和他交談,從來沒有不高興的。魏徵欣幸遇到了賞識自己的主子,竭盡才力來效勞。太宗又安慰他說:「你以前直言勸諫前後二百多件事,都稱我的心意,不是你忠心為國,怎能如此?」
貞觀三年,魏徵幾次升遷做上祕書監,參預朝政,深謀遠慮,起了很好的作用。太宗曾對他說:「論你的罪過比當年管仲射中齊桓公的帶鉤還要嚴重,而我對你的信任卻超過了齊桓公對管仲的信任,近代君臣之間融洽相處,難道還有誰能像我這樣對你嗎?」貞觀六年,唐太宗駕幸九成宮,設宴招待親近的大臣,長孫無忌說:「王珪、魏徵,過去侍奉隱太子,我見到他們就像見到仇敵一樣,想不到今天能在一起參加宴會。」太宗說:「魏徵過去確實是我的仇敵,但他能為侍奉的主子盡心出力,這是很值得稱道的。我能夠提拔重用他,自比古人應無愧色!魏徵常常不顧情面懇切勸諫,不許我做錯事,所以我器重他。」魏徵再拜說:「陛下引導我提意見,我才敢提意見。如果陛下不接受我的意見,我又怎麼敢去犯龍鱗、觸忌諱。」太宗龍心大悅,賞賜每人十五萬錢。
貞觀七年,魏徵替代王珪任侍中,加封到鄭國公。不久因病請求辭去所任的官職,只做個閑職散官。太宗說:「我把你從仇敵中選拔出來,委任你中樞機要的職務,你看到我不對的地方,從沒有不勸諫的。你難道沒看到黃金埋在礦裡,有什麼可貴的呢?若遇上的冶金工匠把它鍛煉成器物,就會被人們當做寶貝。因此我把自己比作黃金,把你當做高明的冶煉工匠。你雖然有病,但還不算衰老,怎能想就此辭職呢?」魏徵聽了只好作罷。後來又堅決要辭職,太宗同意解除他侍中的職務,任為特進,仍舊管門下省政事。
貞觀十二年,太宗因為皇孫誕生,下詔宴請公卿大臣,太宗在酒席間極其高興,對大臣們說:「貞觀以前,跟我平定天下,轉戰於艱險危難之間,房玄齡功勞之大是沒有人能比得上的。自貞觀以來,對我竭盡心力,進獻忠直之言,安定國家,造福百姓,成就我今天的功業,被天下人所稱道的人,就只有魏徵了。即使古代的名臣,也不過如此罷了。」於是親自解下佩刀賜給他們二人。庶人承乾在東宮做太子時,不講品德不幹好事,魏王泰越來越得到寵愛,內外百官對承乾是否還能做太子都有疑議。太宗聽到後很厭惡,對侍從的大臣們說:「當今朝臣之中,講忠誠正直沒有比得上魏徵的,我派他做皇太子的師傅,用來斷絕天下人的想法。」
貞觀十七年,就任命魏徵做太子太師,仍舊管門下省的政事。魏徵陳述自己有病,太宗對他說:「太子是宗廟社稷的根本,一定要有好的師傅,所以挑選你這樣中正無私之臣,作為太子的輔弼。我知道你有病,不妨躺在床上來教導太子。」魏徵只得就職。不久魏徵得了重病,他家裡原先沒有正廳,太宗當時本想給自己建造一座小殿,就停下工來把材料給魏徵造正廳,五天完工。又派宮中的使者賜給他布被和素色的墊褥,以順從他的喜好。過了幾天,魏徵去世,太宗親自到他的靈柩前痛哭,追贈他為司空,賜謚號文貞。太宗親自給他撰寫碑文,還親筆書寫在石碑上。又特賜給他家食實封九百戶。太宗後來常對身邊的大臣們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因而哭了很久。於是下詔說:「過去只有魏徵,經常指責我的過錯。自從他去世後,我雖有過錯也沒有人敢公開指出。難道我只在過去有錯誤,而今天全是正確的嗎?恐怕還是百官苟且順從,不敢來觸犯龍鱗吧!所以我再次虛心徵求意見,以便清醒頭腦進行反省,你們直言勸諫了而我不採用,我願承擔責任。我需要採納忠言而大家又不說,這個責任誰來承擔?從今以後,大家都得竭盡忠誠,我如有對或不對的言行,你們要直言勸諫不要保留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