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4月19日訊】(新唐人記者阿竺報導)在美國耶魯大學所在的紐黑文市,有一個特殊群體引起了美國媒體的關注。這是一群來自中國的老人,他們都是耶魯留學生們的陪讀家長。這群老人除了照看孫子、孫女外,最重要的生活內容就是在耶魯大學所屬的幾塊荒廢多年的土地上種菜。
耶魯大學裡的中國陪讀老人的活動據點:三棵樹
據《美留學生日報》報導,在耶魯的中國老人,絕大多數是中國留學生的父母。他們的平均年齡在60——70歲之間,為了照顧自己在美研修的兒女或幫助子女照看孫子孫女,他們遠涉重洋來到陌生的國度生活。他們基本上都不懂英語,能簡單說一、兩句的老人只是他們當中的極個別的人。因為語言障礙,很難與美國人溝通,因此中國老人互相「抱團取暖」就成為必然之事。所以,在耶魯陪讀的中國老人沒有不知道「三棵樹」的。
「三棵樹」指的是耶魯法爾南紀念花園一個小山坡上的三棵粗壯的歐洲山毛櫸樹。中國陪讀老人們閑來無事時,常常會三三兩兩地匯聚到這裡來聊聊天,曬曬太陽、活動活動,打打太極。有的老人還會順便在這個小山坡上挖點蒲公英、小野蔥之類的小野菜,他們說這小蔥熗鍋、炒雞蛋比超市買來的蔥要香,烙餡餅尤其好吃。
中國陪讀老人在耶魯濕地植物園裡開墾的菜地
去年,美國一家網站(Gardenclips.com)發佈了一個時長3分52秒的視頻,題為《都市菜園(中國當地品種蔬菜種植園)》Urban Vegetable Gardening (Vernacular Chinese Vegetable Garden),講述的是康涅狄格州紐黑文一群來自中國的老人在耶魯大學所屬荒廢多年的幾塊地上開墾種菜的故事。美聯社也曾對耶魯中國學生父母來美國種菜這一現象進行了詳細的圖文報導,稱在耶魯菜地種菜已經成為中國留學生家人們來美的「傳統」。
據耶魯的濕地植物園(Marsh Botanical Gardens)經理Eric Larson介紹,中國老人在此種菜已有近十年的歷史。這些老人的子女,一般都是耶魯的碩博生、博士後、訪問學者或科研人員,多已在美國成家立業,結婚生子。這些中國老人來到美國生活後,發現了這片荒蕪多年的土地便不約而同地來到這裡挖地種菜、搭瓜棚。菜地裡常能看到老人們懷抱幼小的孫兒,甚至有時候一家三代人會一起出現在這一畝三分地。
據稱,園子裡種的蔬果品種繁多,大都是美國人不認識也不知道怎麼吃的中國菜。而耶魯校方對這一現象持開放支持的態度,前述美國網站的視頻更是對這件事讚賞有加。
中國陪讀老人美國生活的樂與憂
隨著中國留學生和學者人數的不斷增多,這個中國老人的群體也日益壯大。耶魯大學國際學生學者辦公室(OISS,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 Scholars)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耶魯大學1/4的國際學生來自中國,這其中包括研究生、專業學生(professional students)、博士後和研究員,這一比例超過了其他任何國家的國際學生。而僅僅2015年秋季註冊入學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就多達617人。
如此數量眾多的中國學生學者湧入耶魯,隨之而來的是他們的父母,而人數之多以至於可以在耶魯校園北邊形成一個自己的小社會了:一個來自於中國各地、人員組成不斷變化著的社群。
《美留學生日報》的報導引述,畢業於耶魯大學的王俊博士介紹說,大批到美國來陪讀的中國老人既有相同之處,又充滿著多樣性。他們來自中國不同的地區和城市,其中中共的高層公務員也有大字不識幾個的農民。人生經歷、受教育程度、社會階層和家庭背景的巨大差異,使得這群體的成員表現出各種不同的性格和行為。
性格不一樣的家長來到美國之後在新生活新環境中的適應能力,心態感受和所選擇的活動各有千秋,有的老人更外向和開放,有的則內向,有的玩得很開心很享受,有的覺得沒意思或者不習慣,有的願意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有的並不愛說起自己的生活。
但另一方面,這個特殊據群體的成員也存在不少共同的特徵。
首先是大多老人的子女家裡有孩子需要照看,這也是這些老人來到美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帶孩子幾乎是這些中國老人共同的首要任務。
其次,在忙碌的子女不能經常陪同他們的情況下,不懂英語、不會開車,人生地不熟等等,給中國老人在美國生活造成的困難和不便,促使他們更自覺地「抱團取暖」。
這些中國老人,每天早上把孩子送上校車,然後直到下午接回來和做晚餐,這中間很多個小時都屬於自由時間,家裡有更小的還沒上幼兒園的孩子的,老人則辛苦些。平時老人們除了步行去「三棵樹」散心,去菜地裡種菜,還會結伴搭校巴去附近的兩個亞洲超市買買菜或是一起去爬山,人多的時候,一上車幾乎半車都是中國老人,頗為熱鬧,有些線路的司機還能說上兩句中文跟老人們打招呼。為了方便聯絡,老人們還建了一個微信群,名字就叫「耶魯三棵樹」,即使足不出戶也能在群裡交流聯絡,分享附近的新鮮事。
週末則是他們闔家歡聚的美好時光,子女們往往會開車帶著父母孩子去遠一些的美國超市商場大採購或是出去玩,一年下來還會安排一家人外出旅遊。
說到在中美兩地生活的差異,老人們都覺得美國最好的地方在於環境好,空氣好,人的素質也高,儘管有語言障礙無法交流,但常常看到陌生人熱情跟他們打招呼,他們還是生活得很安心。
報導稱,有一位老先生介紹採訪時說,自己來美國幾次從來沒有水土不服,然而剛一回到霧霾籠罩的長沙,馬上覺得呼吸道和喉嚨開始不舒服。其實,他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個特例。
當然,在美國的生活中也存在讓中國老人不習慣不喜歡的地方。比如,即使自己做飯仍然覺得美國的食材味道不如中國的好;耶魯校友雜誌報導中,好幾位中國老人都問為什麼店鋪打烊之後燈還亮著?中國老人們對美國人隨時開著空調的行為感到不可思議,認為這完全是浪費能源;對美國人可以私人持槍更認為是件「不可想像」的事。
另外,當老人到來,兩邊父母之間或父母和子女之間的差異,也會導致一些不可避免摩擦發生。比如:子女可能不喜歡吃自己公婆或是岳父母做的飯;在養育下一代的方式方法上出現的意見分歧——有的爺爺奶奶看到自己的孫子吃Costco的嬰兒食品而不是自家做的會很緊張,還有的家庭會因為寶寶該睡在哪發生爭執,老人總想把孩子帶到床上睡。
此外,來到美國後,老人自身也需要做很大的調整適應。他們在中國大陸時,可能曾經是官員,現在到了美國每天要花更多時間來切菜、打掃衛生以及給孩子換尿布。
報導表示,儘管存在上述諸多的問題和矛盾,大多數的家庭總得來說還是調整、安排得相當好。老人們的到來讓年輕的子女有時間和自由去追求事業。不僅如此,由於這些年輕夫婦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知道,只要父母跟他們一起住並且照看著孫輩,就不會孤獨。老人們甚至會期盼著下一次來美團聚。
責任編輯:唐睿
耶魯大學裡的中國陪讀老人的活動據點:三棵樹
據《美留學生日報》報導,在耶魯的中國老人,絕大多數是中國留學生的父母。他們的平均年齡在60——70歲之間,為了照顧自己在美研修的兒女或幫助子女照看孫子孫女,他們遠涉重洋來到陌生的國度生活。他們基本上都不懂英語,能簡單說一、兩句的老人只是他們當中的極個別的人。因為語言障礙,很難與美國人溝通,因此中國老人互相「抱團取暖」就成為必然之事。所以,在耶魯陪讀的中國老人沒有不知道「三棵樹」的。
「三棵樹」指的是耶魯法爾南紀念花園一個小山坡上的三棵粗壯的歐洲山毛櫸樹。中國陪讀老人們閑來無事時,常常會三三兩兩地匯聚到這裡來聊聊天,曬曬太陽、活動活動,打打太極。有的老人還會順便在這個小山坡上挖點蒲公英、小野蔥之類的小野菜,他們說這小蔥熗鍋、炒雞蛋比超市買來的蔥要香,烙餡餅尤其好吃。
中國陪讀老人在耶魯濕地植物園裡開墾的菜地
去年,美國一家網站(Gardenclips.com)發佈了一個時長3分52秒的視頻,題為《都市菜園(中國當地品種蔬菜種植園)》Urban Vegetable Gardening (Vernacular Chinese Vegetable Garden),講述的是康涅狄格州紐黑文一群來自中國的老人在耶魯大學所屬荒廢多年的幾塊地上開墾種菜的故事。美聯社也曾對耶魯中國學生父母來美國種菜這一現象進行了詳細的圖文報導,稱在耶魯菜地種菜已經成為中國留學生家人們來美的「傳統」。
據耶魯的濕地植物園(Marsh Botanical Gardens)經理Eric Larson介紹,中國老人在此種菜已有近十年的歷史。這些老人的子女,一般都是耶魯的碩博生、博士後、訪問學者或科研人員,多已在美國成家立業,結婚生子。這些中國老人來到美國生活後,發現了這片荒蕪多年的土地便不約而同地來到這裡挖地種菜、搭瓜棚。菜地裡常能看到老人們懷抱幼小的孫兒,甚至有時候一家三代人會一起出現在這一畝三分地。
據稱,園子裡種的蔬果品種繁多,大都是美國人不認識也不知道怎麼吃的中國菜。而耶魯校方對這一現象持開放支持的態度,前述美國網站的視頻更是對這件事讚賞有加。
中國陪讀老人美國生活的樂與憂
隨著中國留學生和學者人數的不斷增多,這個中國老人的群體也日益壯大。耶魯大學國際學生學者辦公室(OISS,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 Scholars)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耶魯大學1/4的國際學生來自中國,這其中包括研究生、專業學生(professional students)、博士後和研究員,這一比例超過了其他任何國家的國際學生。而僅僅2015年秋季註冊入學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就多達617人。
如此數量眾多的中國學生學者湧入耶魯,隨之而來的是他們的父母,而人數之多以至於可以在耶魯校園北邊形成一個自己的小社會了:一個來自於中國各地、人員組成不斷變化著的社群。
《美留學生日報》的報導引述,畢業於耶魯大學的王俊博士介紹說,大批到美國來陪讀的中國老人既有相同之處,又充滿著多樣性。他們來自中國不同的地區和城市,其中中共的高層公務員也有大字不識幾個的農民。人生經歷、受教育程度、社會階層和家庭背景的巨大差異,使得這群體的成員表現出各種不同的性格和行為。
性格不一樣的家長來到美國之後在新生活新環境中的適應能力,心態感受和所選擇的活動各有千秋,有的老人更外向和開放,有的則內向,有的玩得很開心很享受,有的覺得沒意思或者不習慣,有的願意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有的並不愛說起自己的生活。
但另一方面,這個特殊據群體的成員也存在不少共同的特徵。
首先是大多老人的子女家裡有孩子需要照看,這也是這些老人來到美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帶孩子幾乎是這些中國老人共同的首要任務。
其次,在忙碌的子女不能經常陪同他們的情況下,不懂英語、不會開車,人生地不熟等等,給中國老人在美國生活造成的困難和不便,促使他們更自覺地「抱團取暖」。
這些中國老人,每天早上把孩子送上校車,然後直到下午接回來和做晚餐,這中間很多個小時都屬於自由時間,家裡有更小的還沒上幼兒園的孩子的,老人則辛苦些。平時老人們除了步行去「三棵樹」散心,去菜地裡種菜,還會結伴搭校巴去附近的兩個亞洲超市買買菜或是一起去爬山,人多的時候,一上車幾乎半車都是中國老人,頗為熱鬧,有些線路的司機還能說上兩句中文跟老人們打招呼。為了方便聯絡,老人們還建了一個微信群,名字就叫「耶魯三棵樹」,即使足不出戶也能在群裡交流聯絡,分享附近的新鮮事。
週末則是他們闔家歡聚的美好時光,子女們往往會開車帶著父母孩子去遠一些的美國超市商場大採購或是出去玩,一年下來還會安排一家人外出旅遊。
說到在中美兩地生活的差異,老人們都覺得美國最好的地方在於環境好,空氣好,人的素質也高,儘管有語言障礙無法交流,但常常看到陌生人熱情跟他們打招呼,他們還是生活得很安心。
報導稱,有一位老先生介紹採訪時說,自己來美國幾次從來沒有水土不服,然而剛一回到霧霾籠罩的長沙,馬上覺得呼吸道和喉嚨開始不舒服。其實,他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個特例。
當然,在美國的生活中也存在讓中國老人不習慣不喜歡的地方。比如,即使自己做飯仍然覺得美國的食材味道不如中國的好;耶魯校友雜誌報導中,好幾位中國老人都問為什麼店鋪打烊之後燈還亮著?中國老人們對美國人隨時開著空調的行為感到不可思議,認為這完全是浪費能源;對美國人可以私人持槍更認為是件「不可想像」的事。
另外,當老人到來,兩邊父母之間或父母和子女之間的差異,也會導致一些不可避免摩擦發生。比如:子女可能不喜歡吃自己公婆或是岳父母做的飯;在養育下一代的方式方法上出現的意見分歧——有的爺爺奶奶看到自己的孫子吃Costco的嬰兒食品而不是自家做的會很緊張,還有的家庭會因為寶寶該睡在哪發生爭執,老人總想把孩子帶到床上睡。
此外,來到美國後,老人自身也需要做很大的調整適應。他們在中國大陸時,可能曾經是官員,現在到了美國每天要花更多時間來切菜、打掃衛生以及給孩子換尿布。
報導表示,儘管存在上述諸多的問題和矛盾,大多數的家庭總得來說還是調整、安排得相當好。老人們的到來讓年輕的子女有時間和自由去追求事業。不僅如此,由於這些年輕夫婦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知道,只要父母跟他們一起住並且照看著孫輩,就不會孤獨。老人們甚至會期盼著下一次來美團聚。
責任編輯:唐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