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言賢語:包容是相處融洽的前提

2016年11月28日多倫多
【新唐人2016年11月28日訊】 我是個比較大條的媽,心挺粗的,女兒4歲時,坐TTC去買菜,一路上她緊緊揪著我的衣角,生怕我光顧著手上幾大兜兒的菜,把她落在車上,所以,女兒小時候總是跟在我後面跑。這樣大條的事情在這十年間一直在不斷的演變,從擔心被媽媽忘在哪裡,到提醒媽媽拿家門鑰匙、拿錢包,演變到現在的提醒鎖車、打信號燈、清潔車廂……

母女倆(Unsplash/Pixabay)

你是不是覺得有點兒分不清誰是孩子、誰是媽了?幸好這只是有時候,孩子的操心也是她爸爸平時一點點兒培養出來的,孩子爸經常會囑咐女兒:「你媽心粗,經常丟三落四,爸爸不在家的時候,你就要照顧你媽了。」這樣的話,很多家長都會跟孩子說,有很多是為了從小培養孩子對父母的孝心,我家卻是要落實到實處的,也就是得有切實的行動,不是因為我們對孩子要求苛刻,實在是攤上了我這個大條的媽,不得已而為之。

從小學會自主(cuncon/Pixabay)

女兒10歲了,現在只要是出門,孩子就會習慣性的問上一連串兒的問題:「車鑰匙帶了麼?家門鑰匙?門卡?錢包?水瓶?」如果我換了一個包,她會要求我再檢查一遍是否有遺漏。車子上路了,她也會時不時的提醒:「你忘了打信號燈,開車燈、車廂髒了……」我想說你很煩,但很心虛。我得承認,女兒被她爸教導的很好,言傳身教這一點,她爸做到了,平時都是孩子爸包容我的大條,漸漸的,孩子也學了個十成十。

讓孩子自信滿滿地成長(cuncon/Pixabay)

每年冬夏兩季的住宿營都是孩子期盼的重要活動,今年的夏令營我有幸跟著她一起去,結果讓孩子操心了一路。從打包行李開始,閨女就囑咐我帶一副備用眼鏡,到了營地又因為在餐廳沒見到我急得到處打聽,還囑咐我這個旱鴨子別下水,自己的手腕扭傷了,就一聲不吭的躲在房間裡,而我卻因為工作忽視了她的傷勢。事後,我很感激一直陪伴她的朋友,幫她度過了那段最難熬的疼痛期。

全家人互相包容(geralt/Pixabay)

多年來,我和我的家人互相包容著對方的不足,有摩擦、有寬容,各種情緒幾乎都經歷過,一路走來,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互相扶持,才讓這個家越來越融洽。我總結出的一點兒居家經驗就是:包容是融洽的前提。

——本文經《紀元心語》授權發布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