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美麗的神州,承傳了五千年的文明,演繹出無數絢麗神奇。然而,西來幽靈,捲起紅禍。無神論、黨文化,破壞傳統,扭曲心靈。今日大陸,道德急劇下滑,亂象叢生,危機四伏。誠信缺失,安全感何在?陰霾迷霧中,亟待釐清事實,探究溯源,剖析中共之禍。正本清源,去除毒害,方獲新生。
人生的黃昏,在那一片土地上,浸透著深深的悲傷和無奈。這個世界,屬於誰?
2016年10月11日清晨,在江蘇省淮安市城東鄉,年近七旬的王先生用紅色的繩子拉著失明的妻子,爬上二樓天臺,跳樓身亡。王某生前患有結腸癌,其妻因糖尿病失明多年。據分析,兩位老人很可能是因為無錢治病而走上絕路。
10月29日,遼寧大連55歲的男子劉振遠被家人遺棄,露宿街頭。劉老漢的女兒和他的親弟弟都拒絕接他回家,女兒說:「父親有尿毒症,還有腎衰竭,這我管不了。」劉老漢拒絕好心人為其安排住宿,堅持等候家人。8天後,老漢在寒風中慘死街頭,親屬始終沒有出現。
5月15日凌晨4時,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工程學院附近,一位騎自行車的老婦人突然倒地,市民報警後,救護車和公安到場,搶救無效後竟然揚長而去,把老婦人遺棄現場。老婦生前收養的8隻流浪狗一直守護在遺體周圍,不肯離去。
2009年,湖南省常德市一名81歲的老人從自家二樓陽臺跳下,所幸沒有生命危險。老人意識清醒,向圍觀的人講出心裡話:「跳樓是因為一個人過得很辛苦,沒意思。」
據報導,目前,中國每年至少有10萬名55歲以上的老年人自殺死亡,佔每年自殺人數的36%,老年人已成為中國自殺率最高的人群。
2014年,一份《農村老年人自殺的社會學研究》報告出爐。主要研究者之一、武漢大學社會學系講師劉燕舞表示,自從2000年以後,中國農村老年人的自殺率上升得特別快,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而且隨著現代社會的畸形發展,這種現象愈演愈烈,已呈蔓延之勢。傳統的孝道已經蕩然無存。
劉燕舞在調研過程中,聽到了很多慘烈的故事。例如,有不少老人,因為行動困難,拿不到藥水瓶也站不上板凳懸樑,便在不及人高的窗戶上,搭起一根繩,挎住頭,蜷起腿活活吊死。有一位老人要自殺,但是怕子女事後不埋他,便自己挖了個坑,躺在裡面邊喝藥邊扒土。湖北省景山縣的一位老人,有一天,他換上一身乾淨的衣服,坐在堂屋中間,一邊在火盆裡給自己燒紙錢,一邊喝農藥,當紙錢燒到一半時,老人就不省人事了,被發現時,人已離世。村民說:「他是怕死了以後,孩子連紙錢都不給燒。」
劉燕舞分析指出,農村老人自殺率升高,主要源於四大困難:生存、疾病、精神、日常照料。在許多地區,一旦老年人喪失了工作能力,就「沒用了,也就該死了」,薄情的兒女就會用各種方式將老年父母逼死,並稱之為自殺。有些老人甚至表示,他有三個兒子「藥兒子(喝農藥自殺)、繩兒子(上吊自殺)、水兒子(投水自殺),哪個都比自己的親兒子親。」
劉燕舞感慨地說:「人都會老。」「老人們應該活得舒服些,能從容幸福地面對死亡,能走得有尊嚴點,而不是採用非常規的手段,那太悲涼了。」
有關農村老人自殺率高的現象,王培堯在2014年8月撰文分析:老無所醫成為農村老人自殺和慢性自殺的主要因素。作者以山東萊州老家的一個鄰居為例:這位當年生產隊的勞動能手,進入老年後,被肺氣腫折磨多年。老人平常吃的藥是靠自己刨草藥換錢買的,若要打點滴根本沒錢。老人在醫院住了不久,執意回家,之後死亡,等於選擇慢性自殺。
文章還寫,據衛生部第三次衛生服務調查,目前中國城鄉低收人者應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達41%,應就診而未就診的比例在城市是47%,農村貧困地區則高達70%∼90%。生不起病、看不起病、吃不起藥是農村老人的普遍現象。大連醫科大學賈樹華曾通過調查發現,農村「90%的自殺死亡者,從未尋求過任何幫助,自殺家庭獲得國家和政府管道的正式救助,幾乎是零」。
留守奶奶猝死去,屍體被狗分食。(網路圖片)
目前大陸社會貧富兩極嚴重分化,醫療資源配置極其不公。2011年,陸媒刊文提出,中國財政支出中社會保障的支出比重,遠低於人均GDP水準相近的其他國家,而社會保障支出中的絕大部分又用於城鎮居民。據前香港衛視執行臺長楊錦麟主持的電視節目透露,2012年中國三公消費高達3.9萬億元。「三公」,即:公費旅遊、公車消費、公款吃喝。龐大的三公消費動用納稅人的錢,擠佔了教育、衛生、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支出。
從2009年開始,中共逐步推出了農村養老計畫,但是面對中國眾多的老年人口,這項新的合作醫療保險制度只是杯水車薪。中共的戶籍政策要求,農村的老年人只有在戶口所在地才能獲得醫療福利,這迫使很多民工將自己的父母留在家鄉。很多留守的老年人表示,當他們的醫療費用光後,他們只能忍著病痛不再就醫,甚至有很多患上絕症的農村老人在家中等死。
《2014中國農村養老現狀國情報告》顯示,農村60%的老人沒有存款、三成老人生活上需要得到照料。今年5月底,在「上海論壇2016」活動期間,香港理工大學講座教授Albert Park發言介紹說,中國有1/4的65歲以上的老人生活在貧困中。隨著年齡的增長,城市居民的衛生保健支出顯著增加,而農村地區幾乎沒有增長,中國的戶均消費存在巨大的城鄉差距。
2016年7月消息,大陸記者從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獲悉,該局2012年度收支預算為50.2億元,其中廣州市公務員公費醫療一年花費14億元,遠遠超過廣州210萬農民的醫保總額。
人口所教授穆光宗認為,在「未富先老」的時代背景下,農村養老應該是多資助、多層面、多元化的,國家和政府要承擔起更多責任,政府應該是農民養老的第一責任主體。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階段,傳統的養老方式和保障體系受到巨大的衝擊。龐大數量的城市空巢老人、農村留守老人缺乏精神慰藉和醫療照護。此外,棄老現象層出不窮。「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溫馨晚景正在遠離千萬個家庭。
據中民社會救助研究院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中國,每年有大約50萬名老年人失蹤,即每天大約失蹤1370人,其中很多人是被子女遺棄。大多數老人失蹤案都發生在農村和小城市裡,這些地區的年輕人通常都離開家鄉,前往一線大城市尋找工作。
大陸歷史學家章立凡受訪時直指:棄老案件屢發,「這是野蠻社會才會出現的事」。他認為,中國社會出現這種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源於中共多年來實施一胎化政策,沒有足夠的養老保障。老人一旦被子女遺棄,便無所依靠,甚至致死。
另有專家分析:「傳統孝道的退化、計畫生育、人口流動等因素導致家庭結構改變,增加了家庭贍養的難度。另外,4-2-1家庭結構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老年人遭歧視、漠視、遺棄等現象的發生。」
自2013年7月1日起,中共通過了一項法律,旨在強迫成年子女探望他們年邁的父母。但是,該法律出臺後遭到巨大非議。民眾普遍認為,老人即使與兒女生活在一起,由於子女不孝以及迫於經濟壓力等因素,老人的生活依然無法得到保障。此外,由於養老制度的缺失,那些沒有經濟來源的老人在家裡得不到尊重,有病無錢治。如果子女連自身的生活都難保障,更難顧及到老人。
眾多網友評論:針對老年的民生問題,究其罪魁禍首,正是中共自身。官員貪腐成風,壓迫盤剝人民,給普通民眾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而中共試圖通過法律將政府本該承擔的責任轉嫁到百姓身上,這種用法律來量化道德的作法令人感到可笑。
中國有1/4的65歲以上的老人生活在貧困中。(網路圖片)
道德和文化的迷失,是最大的陰影,籠罩著步入老齡化的大陸社會。
章立凡指出,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人民的價值觀都被扭曲,「只有向錢看,沒有進行道德教育」。2016年「每日電訊報」報導,中國的老年人通常會依靠子女的情感和經濟支持。但是,近幾十年來的經濟發展導致許多年輕一代更多的關注職場,而不是父母晚年的幸福。
2016年9月,梓銘發表評論《那些正在遭受家暴和被拋棄的老人們》。文章列舉了一些老人受到家暴的案例,並引用了《道德經》中的論述:「道喪而後德,德喪而後仁,仁喪而後義,義喪而後禮,夫禮也,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作者評說:「試看當今時代,我們不得不汗顏驚心,我們不就是禮中之人嗎?我們的眾生不就是忠信淺薄之人嗎?沒有傳統的文化來重塑我們的精神世界,不以文化讓眾生重返道德世界,我們拚命創造的物質文明可能會毀於一旦。」
曾經,在華夏大地,在並不太久遠的從前,人們敬天地,明善惡,知是非。「善惡有報,因果不虛」深入人心。人與人之間充滿溫暖和關愛,老年人在養兒育女、忙碌一生後,能夠安享晚年,自然從容地走向旅途的終點。
然而,中共篡權後,以無神論替代有神論,以冷酷的黨性消滅人性。特別是江澤民在執政控權的近三十年間,鼓動全民逐利忘義,導致官場貪腐,個體縱欲,傳統的道德禮儀被徹底拋棄踐踏。在衝突迭起的社會亂象中,家庭秩序隨之混亂失衡。對此道德的嚴重衰微之勢,任何強制的手段都無法糾正扭轉,唯有拋棄中共、去除魔性、喚醒善念、恢復人性,方可治本。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當生命從蓬勃的韶華向衰老過渡,人們呼喚愛心天倫。中華兒女,亟待重建道德、回歸傳統。唯此,才能真正維護人倫價值、讓孝道重返家庭。夕陽下的溫暖愜意,屬於所有的人。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人生的黃昏,在那一片土地上,浸透著深深的悲傷和無奈。這個世界,屬於誰?
2016年10月11日清晨,在江蘇省淮安市城東鄉,年近七旬的王先生用紅色的繩子拉著失明的妻子,爬上二樓天臺,跳樓身亡。王某生前患有結腸癌,其妻因糖尿病失明多年。據分析,兩位老人很可能是因為無錢治病而走上絕路。
10月29日,遼寧大連55歲的男子劉振遠被家人遺棄,露宿街頭。劉老漢的女兒和他的親弟弟都拒絕接他回家,女兒說:「父親有尿毒症,還有腎衰竭,這我管不了。」劉老漢拒絕好心人為其安排住宿,堅持等候家人。8天後,老漢在寒風中慘死街頭,親屬始終沒有出現。
5月15日凌晨4時,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工程學院附近,一位騎自行車的老婦人突然倒地,市民報警後,救護車和公安到場,搶救無效後竟然揚長而去,把老婦人遺棄現場。老婦生前收養的8隻流浪狗一直守護在遺體周圍,不肯離去。
2009年,湖南省常德市一名81歲的老人從自家二樓陽臺跳下,所幸沒有生命危險。老人意識清醒,向圍觀的人講出心裡話:「跳樓是因為一個人過得很辛苦,沒意思。」
自殺!觸目驚心
據報導,目前,中國每年至少有10萬名55歲以上的老年人自殺死亡,佔每年自殺人數的36%,老年人已成為中國自殺率最高的人群。
2014年,一份《農村老年人自殺的社會學研究》報告出爐。主要研究者之一、武漢大學社會學系講師劉燕舞表示,自從2000年以後,中國農村老年人的自殺率上升得特別快,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而且隨著現代社會的畸形發展,這種現象愈演愈烈,已呈蔓延之勢。傳統的孝道已經蕩然無存。
劉燕舞在調研過程中,聽到了很多慘烈的故事。例如,有不少老人,因為行動困難,拿不到藥水瓶也站不上板凳懸樑,便在不及人高的窗戶上,搭起一根繩,挎住頭,蜷起腿活活吊死。有一位老人要自殺,但是怕子女事後不埋他,便自己挖了個坑,躺在裡面邊喝藥邊扒土。湖北省景山縣的一位老人,有一天,他換上一身乾淨的衣服,坐在堂屋中間,一邊在火盆裡給自己燒紙錢,一邊喝農藥,當紙錢燒到一半時,老人就不省人事了,被發現時,人已離世。村民說:「他是怕死了以後,孩子連紙錢都不給燒。」
劉燕舞分析指出,農村老人自殺率升高,主要源於四大困難:生存、疾病、精神、日常照料。在許多地區,一旦老年人喪失了工作能力,就「沒用了,也就該死了」,薄情的兒女就會用各種方式將老年父母逼死,並稱之為自殺。有些老人甚至表示,他有三個兒子「藥兒子(喝農藥自殺)、繩兒子(上吊自殺)、水兒子(投水自殺),哪個都比自己的親兒子親。」
劉燕舞感慨地說:「人都會老。」「老人們應該活得舒服些,能從容幸福地面對死亡,能走得有尊嚴點,而不是採用非常規的手段,那太悲涼了。」
有關農村老人自殺率高的現象,王培堯在2014年8月撰文分析:老無所醫成為農村老人自殺和慢性自殺的主要因素。作者以山東萊州老家的一個鄰居為例:這位當年生產隊的勞動能手,進入老年後,被肺氣腫折磨多年。老人平常吃的藥是靠自己刨草藥換錢買的,若要打點滴根本沒錢。老人在醫院住了不久,執意回家,之後死亡,等於選擇慢性自殺。
文章還寫,據衛生部第三次衛生服務調查,目前中國城鄉低收人者應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達41%,應就診而未就診的比例在城市是47%,農村貧困地區則高達70%∼90%。生不起病、看不起病、吃不起藥是農村老人的普遍現象。大連醫科大學賈樹華曾通過調查發現,農村「90%的自殺死亡者,從未尋求過任何幫助,自殺家庭獲得國家和政府管道的正式救助,幾乎是零」。
留守奶奶猝死去,屍體被狗分食。(網路圖片)
農村養老的困境
目前大陸社會貧富兩極嚴重分化,醫療資源配置極其不公。2011年,陸媒刊文提出,中國財政支出中社會保障的支出比重,遠低於人均GDP水準相近的其他國家,而社會保障支出中的絕大部分又用於城鎮居民。據前香港衛視執行臺長楊錦麟主持的電視節目透露,2012年中國三公消費高達3.9萬億元。「三公」,即:公費旅遊、公車消費、公款吃喝。龐大的三公消費動用納稅人的錢,擠佔了教育、衛生、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支出。
從2009年開始,中共逐步推出了農村養老計畫,但是面對中國眾多的老年人口,這項新的合作醫療保險制度只是杯水車薪。中共的戶籍政策要求,農村的老年人只有在戶口所在地才能獲得醫療福利,這迫使很多民工將自己的父母留在家鄉。很多留守的老年人表示,當他們的醫療費用光後,他們只能忍著病痛不再就醫,甚至有很多患上絕症的農村老人在家中等死。
《2014中國農村養老現狀國情報告》顯示,農村60%的老人沒有存款、三成老人生活上需要得到照料。今年5月底,在「上海論壇2016」活動期間,香港理工大學講座教授Albert Park發言介紹說,中國有1/4的65歲以上的老人生活在貧困中。隨著年齡的增長,城市居民的衛生保健支出顯著增加,而農村地區幾乎沒有增長,中國的戶均消費存在巨大的城鄉差距。
2016年7月消息,大陸記者從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獲悉,該局2012年度收支預算為50.2億元,其中廣州市公務員公費醫療一年花費14億元,遠遠超過廣州210萬農民的醫保總額。
人口所教授穆光宗認為,在「未富先老」的時代背景下,農村養老應該是多資助、多層面、多元化的,國家和政府要承擔起更多責任,政府應該是農民養老的第一責任主體。
「老有所養」緣何成空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階段,傳統的養老方式和保障體系受到巨大的衝擊。龐大數量的城市空巢老人、農村留守老人缺乏精神慰藉和醫療照護。此外,棄老現象層出不窮。「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溫馨晚景正在遠離千萬個家庭。
據中民社會救助研究院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中國,每年有大約50萬名老年人失蹤,即每天大約失蹤1370人,其中很多人是被子女遺棄。大多數老人失蹤案都發生在農村和小城市裡,這些地區的年輕人通常都離開家鄉,前往一線大城市尋找工作。
大陸歷史學家章立凡受訪時直指:棄老案件屢發,「這是野蠻社會才會出現的事」。他認為,中國社會出現這種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源於中共多年來實施一胎化政策,沒有足夠的養老保障。老人一旦被子女遺棄,便無所依靠,甚至致死。
另有專家分析:「傳統孝道的退化、計畫生育、人口流動等因素導致家庭結構改變,增加了家庭贍養的難度。另外,4-2-1家庭結構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老年人遭歧視、漠視、遺棄等現象的發生。」
自2013年7月1日起,中共通過了一項法律,旨在強迫成年子女探望他們年邁的父母。但是,該法律出臺後遭到巨大非議。民眾普遍認為,老人即使與兒女生活在一起,由於子女不孝以及迫於經濟壓力等因素,老人的生活依然無法得到保障。此外,由於養老制度的缺失,那些沒有經濟來源的老人在家裡得不到尊重,有病無錢治。如果子女連自身的生活都難保障,更難顧及到老人。
眾多網友評論:針對老年的民生問題,究其罪魁禍首,正是中共自身。官員貪腐成風,壓迫盤剝人民,給普通民眾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而中共試圖通過法律將政府本該承擔的責任轉嫁到百姓身上,這種用法律來量化道德的作法令人感到可笑。
中國有1/4的65歲以上的老人生活在貧困中。(網路圖片)
道德與文化的迷失
道德和文化的迷失,是最大的陰影,籠罩著步入老齡化的大陸社會。
章立凡指出,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人民的價值觀都被扭曲,「只有向錢看,沒有進行道德教育」。2016年「每日電訊報」報導,中國的老年人通常會依靠子女的情感和經濟支持。但是,近幾十年來的經濟發展導致許多年輕一代更多的關注職場,而不是父母晚年的幸福。
2016年9月,梓銘發表評論《那些正在遭受家暴和被拋棄的老人們》。文章列舉了一些老人受到家暴的案例,並引用了《道德經》中的論述:「道喪而後德,德喪而後仁,仁喪而後義,義喪而後禮,夫禮也,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作者評說:「試看當今時代,我們不得不汗顏驚心,我們不就是禮中之人嗎?我們的眾生不就是忠信淺薄之人嗎?沒有傳統的文化來重塑我們的精神世界,不以文化讓眾生重返道德世界,我們拚命創造的物質文明可能會毀於一旦。」
曾經,在華夏大地,在並不太久遠的從前,人們敬天地,明善惡,知是非。「善惡有報,因果不虛」深入人心。人與人之間充滿溫暖和關愛,老年人在養兒育女、忙碌一生後,能夠安享晚年,自然從容地走向旅途的終點。
然而,中共篡權後,以無神論替代有神論,以冷酷的黨性消滅人性。特別是江澤民在執政控權的近三十年間,鼓動全民逐利忘義,導致官場貪腐,個體縱欲,傳統的道德禮儀被徹底拋棄踐踏。在衝突迭起的社會亂象中,家庭秩序隨之混亂失衡。對此道德的嚴重衰微之勢,任何強制的手段都無法糾正扭轉,唯有拋棄中共、去除魔性、喚醒善念、恢復人性,方可治本。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當生命從蓬勃的韶華向衰老過渡,人們呼喚愛心天倫。中華兒女,亟待重建道德、回歸傳統。唯此,才能真正維護人倫價值、讓孝道重返家庭。夕陽下的溫暖愜意,屬於所有的人。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