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07月24日訊】前世今生是一個古老而又新穎的話題。說它古老,是因在很多的古籍中,記載著大量有關生命不滅、輪迴不止的實例。說它新穎,是因現在東西方都在開展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的著述。
前世今生或許真的匪夷所思,不過卻能從另一面打開世人的眼界,對勸告世人行善重德、珍惜生命有著很大的裨益。所以歷代的士人筆記,對此也多樂於記載。本篇將要介紹的是安息國太子安世高。
安息國太子安世高天賦異稟,自幼博學多聞,他對天文、地理、醫藥、術類等學科都非常精通。不但天資過人,德行也很恭謹,他對待父王母後都非常孝順,因此太子的盛名傳遍西域。
由於太子天性悲憫,聰慧過人,卻也無師自通地為人說一些通達的道理,時時撫慰人心,使人們長存喜悅和安樂。
身為太子,世間的一切對於他都是觸手可及,但他又好像不屬於這個富貴之鄉。他不尚慕聲色,在偌大的王宮過著僧侶一樣的寂靜生活。
安息國王去世後,太子看到榮華、富貴、權柄都無法左右人的生死無常。於是即位一年後,安世高將王位讓給自己的叔父。
一天,他忽然開悟一般,想起自己的前世今生。他想起來,前生在中土的廣州被殺,想起來要去喚醒一位同門。對於很多人渺茫莫測的前世今生,在他的心中成為彈指之間的過往經歷。
安世高隻身東渡中土,很快掌握了漢語。東漢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安世高受皇帝邀請,主持翻譯事務,由此成為漢譯佛經第一人。
漢靈帝末年,洛陽大亂。安世高想起還未了結的願,動身前往廬山,去喚醒他的一位同門。在前世,他和這位同門一起出家學道。一天,他們托缽乞食時,這個同門對不稱己意的施主心懷怨恨。前世的安世高常常規勸他,改一改嗔怒的脾氣,但是積習難除,這個同門屢勸不聽。
安世高對他說:「我要去廣州了結一段宿怨。你學佛法的精進程度遠超於我,但是本性易怒,來世會托生為醜惡的形體。如果我能得道,一定會來度你。」
這個前世的安世高到達廣州後,當時正逢寇賊作亂。初來乍到的他遇到一位少年,這少年一時暴怒陡起歹心,就將他殺了。就這樣他托生在安息國的王宮,成為太子,名叫安世高。
而他的同門死後,也如安世高的前世所言,因為同門喜歡生氣發怒,托生後容貌非常醜陋。由於同門喜歡布施,所以托生為龍王,今日能夠統轄方圓千裡,擁有數不盡的奇珍異寶。
安世高到達共亭湖邊的廟宇,他的同門說,他的壽命將要終盡,這個醜陋的身體爛在湖裡會污穢湖水。他懇求安世高將他度化到大山西面的大澤中。為避免墜入地獄,又請安世高代他設壇修法、建造寺塔,以便將來能夠托生到善道。
安世高對他說了很長的一陣梵語,又為他唱起梵語的頌歌。慈憫的胸懷、虔敬空靈的歌聲使龍王感動得淚如雨下。看到龍王升到山頂後,安世高對他揮揮手,龍王一轉眼就消失了。據說,後來江西潯陽郡的蛇村,就是龍王當時脫去醜惡形體的地方。
安世高了了這個心願即前往廣州,尋找前世殺害自己的那名少年。昔日那名血氣方剛的翩翩少年如今已是白眉皓首的老翁。
安世高對他講起前世今生的宿怨因果,老翁聽得意猶未盡。安世高說他還有一段業債未了,他要去會稽(浙江紹興)償還過去世的命債。老翁幡然醒悟,眼前的僧人絕不是尋常之輩,不能以戲言相待。於是布施資財,隨同安世高一同來到會稽,見證一段果報。
二人剛進入市集就碰到一群打架鬥毆的人,不知何處飛來一塊石頭正好砸在安世高的頭上,當下氣絕身亡。老翁親眼見證因緣果報,心下即刻慧悟,從此虔心研究佛法。
安息國太子不遠萬裡,長途跋涉來到中土,翻譯佛經之際,也尋找前世的宿怨,了解彼此的恩怨,正應了中土的一句話:「冤家宜解不宜結」。
在大法大道沒有洪傳之前,立志修行的僧人要修幾生幾世才能脫離苦趣。釋迦牟尼佛曾預言,當優曇婆羅花開時,就是轉輪聖王下世度人之時,這個時候不用出家也可以修行。言外之意,不管生生世世結下多少仇怨,若能遇到轉輪聖王下世度人的真法,就可得到真正的救度。親愛的朋友,您可別錯過這樣的機緣啊!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劉玉)
前世今生或許真的匪夷所思,不過卻能從另一面打開世人的眼界,對勸告世人行善重德、珍惜生命有著很大的裨益。所以歷代的士人筆記,對此也多樂於記載。本篇將要介紹的是安息國太子安世高。
安息國太子安世高天賦異稟,自幼博學多聞,他對天文、地理、醫藥、術類等學科都非常精通。不但天資過人,德行也很恭謹,他對待父王母後都非常孝順,因此太子的盛名傳遍西域。
由於太子天性悲憫,聰慧過人,卻也無師自通地為人說一些通達的道理,時時撫慰人心,使人們長存喜悅和安樂。
身為太子,世間的一切對於他都是觸手可及,但他又好像不屬於這個富貴之鄉。他不尚慕聲色,在偌大的王宮過著僧侶一樣的寂靜生活。
安息國王去世後,太子看到榮華、富貴、權柄都無法左右人的生死無常。於是即位一年後,安世高將王位讓給自己的叔父。
一天,他忽然開悟一般,想起自己的前世今生。他想起來,前生在中土的廣州被殺,想起來要去喚醒一位同門。對於很多人渺茫莫測的前世今生,在他的心中成為彈指之間的過往經歷。
安世高隻身東渡中土,很快掌握了漢語。東漢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安世高受皇帝邀請,主持翻譯事務,由此成為漢譯佛經第一人。
漢靈帝末年,洛陽大亂。安世高想起還未了結的願,動身前往廬山,去喚醒他的一位同門。在前世,他和這位同門一起出家學道。一天,他們托缽乞食時,這個同門對不稱己意的施主心懷怨恨。前世的安世高常常規勸他,改一改嗔怒的脾氣,但是積習難除,這個同門屢勸不聽。
安世高對他說:「我要去廣州了結一段宿怨。你學佛法的精進程度遠超於我,但是本性易怒,來世會托生為醜惡的形體。如果我能得道,一定會來度你。」
這個前世的安世高到達廣州後,當時正逢寇賊作亂。初來乍到的他遇到一位少年,這少年一時暴怒陡起歹心,就將他殺了。就這樣他托生在安息國的王宮,成為太子,名叫安世高。
而他的同門死後,也如安世高的前世所言,因為同門喜歡生氣發怒,托生後容貌非常醜陋。由於同門喜歡布施,所以托生為龍王,今日能夠統轄方圓千裡,擁有數不盡的奇珍異寶。
安世高到達共亭湖邊的廟宇,他的同門說,他的壽命將要終盡,這個醜陋的身體爛在湖裡會污穢湖水。他懇求安世高將他度化到大山西面的大澤中。為避免墜入地獄,又請安世高代他設壇修法、建造寺塔,以便將來能夠托生到善道。
安世高對他說了很長的一陣梵語,又為他唱起梵語的頌歌。慈憫的胸懷、虔敬空靈的歌聲使龍王感動得淚如雨下。看到龍王升到山頂後,安世高對他揮揮手,龍王一轉眼就消失了。據說,後來江西潯陽郡的蛇村,就是龍王當時脫去醜惡形體的地方。
安世高了了這個心願即前往廣州,尋找前世殺害自己的那名少年。昔日那名血氣方剛的翩翩少年如今已是白眉皓首的老翁。
安世高對他講起前世今生的宿怨因果,老翁聽得意猶未盡。安世高說他還有一段業債未了,他要去會稽(浙江紹興)償還過去世的命債。老翁幡然醒悟,眼前的僧人絕不是尋常之輩,不能以戲言相待。於是布施資財,隨同安世高一同來到會稽,見證一段果報。
二人剛進入市集就碰到一群打架鬥毆的人,不知何處飛來一塊石頭正好砸在安世高的頭上,當下氣絕身亡。老翁親眼見證因緣果報,心下即刻慧悟,從此虔心研究佛法。
安息國太子不遠萬裡,長途跋涉來到中土,翻譯佛經之際,也尋找前世的宿怨,了解彼此的恩怨,正應了中土的一句話:「冤家宜解不宜結」。
在大法大道沒有洪傳之前,立志修行的僧人要修幾生幾世才能脫離苦趣。釋迦牟尼佛曾預言,當優曇婆羅花開時,就是轉輪聖王下世度人之時,這個時候不用出家也可以修行。言外之意,不管生生世世結下多少仇怨,若能遇到轉輪聖王下世度人的真法,就可得到真正的救度。親愛的朋友,您可別錯過這樣的機緣啊!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