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清露冷秋分至 順時承俗好養生

2017年09月23日民風民俗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09月23日訊】秋分,是24節氣的第16個節氣。每年9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80°時為秋分,2017年的秋分時間交於9月23日4時01。

秋分之「分」為「半」之意。古籍《春秋繁露》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一天的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無極晝極夜現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八月中,解見秋分」「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就是說,秋分之日居秋季九十日之中,平分了秋季,從此進入晚秋時節。

中國古代把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漸盛,雷聲越來越少;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並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禮記》注曰:「水本氣之所為」,春夏氣至,故長,秋冬氣返,故涸也。秋天降雨減少,天氣乾燥,河水、湖泊開始乾涸。世間萬事萬物事物在此時呈現出收斂、積蓄的景象,為冬天做著準備。詩人筆下的「風清露冷至秋分,楊柳蟬嘶不復聞」、「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正是秋分時節的寫照。

秋分習俗


秋分日是四時八節的八大節之一,流傳了很多的習俗,如祭月、拜神、送秋牛、吃秋菜湯,等等。

祭月


據考證,中秋「祭月」的傳統,其實最開始是在秋分這一天進行,只不過後來因為這一天不固定,而且處在黃曆八月下旬,常常不一定都有圓月。為了避免祭月而無月,所以後來人們就把「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周禮》中已經有記載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並有「中秋」一詞。到唐代人們更為重視祭月的風俗,並且把中秋節定為固定的節日,唐太宗時已有「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明確記載。到明清時期,中秋節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送秋牛


在古代,秋分時候還有一種別緻的習俗。就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黃曆節氣,再印上農夫耕田圖樣,挨家挨戶去送,名曰「秋牛圖」。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說唱的人,言詞隨口而出,句句合轍押韻,內容主要是提醒秋耕、順應農時、祝福收成的吉祥話。

吃秋菜湯


古人將採回的秋菜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民間流傳:「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粘雀子嘴


秋分之日,民間這一天部分地區農民按習俗放假休息,家家戶戶要吃湯圓,與春分之日雷同,還要將十幾個或二三十個不用包心的湯圓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這就是傳說中的「粘雀子嘴」,寓意是阻止雀子不要來破壞莊稼,保佑當年五穀豐登。

豎雞蛋


秋分還流傳一種「豎雞蛋」的遊戲,也稱「立雞蛋」。秋分這天是南北半球晝夜平分的日子,地球地軸與地球繞日公轉的軌道平面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非常有利於「豎蛋」,這個遊戲在春分時也有,並且已經流傳到世界各地。

秋分養生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附向收斂、閉藏,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中醫認為,人體的生理活動要適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因此,秋季要特別重視保養內守之陰氣,凡起居、飲食、精神、運動等方面調攝皆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


秋分時節,樹葉飄落。「落葉滿階紅不掃」的景象容易令人悲秋。



防悲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分過後,萬物枯敗。古人感嘆「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來醖蟻消」;人們從物候的變化中推己及人,感同身受,難免產生垂暮、悲秋的情緒。

秋分養生首先宜注重精神調養,應保持神志安寧,減緩秋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可多穿艷麗色彩的衣服、多曬太陽,都有助於改善情緒。

防秋燥




秋分時節,可多食潤燥的燉湯。(許享富/大紀元)

秋分時節,降水量明顯減少,天氣乾燥,身體容易因為缺水而出現「秋燥」現象。中國古代醫學認為,人的五臟是根據五行之氣而命名的,同時,時令又依其五行之氣的屬性影響著各臟器。

《黃帝內經》中說「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古人認為天氣急切故生燥,金燥而有聲故生金,辛味之物都是金氣所生的,而辛味之物先生長於肺。所以,秋之金,內合於肺,燥氣主之。

對抗秋燥主要以增液生津為主。在飲食上應多食用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如百合、銀耳、秋梨、糯米、芝麻等柔潤食物;同時少食蔥、姜等辛辣食物,更不可過食寒涼冷飲,可適當多吃些酸。

防秋涼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開始天氣轉涼。夜越深,寒氣越重,也更易侵入體內。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防止寒氣入體。

(文:李倩倩/責任編輯:王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