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嬰是夷維(今山東高密)人,公元前556年,其父晏桓子死後,他繼任齊國卿相,先後輔佐靈公、莊公、景公三任君主,輔政長達五十餘年,不但是齊國名相,也是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與外交家。
晏嬰雖然貴為大國宰相,生活卻相當儉樸。有一天他剛剛要吃飯,齊景公派遣的使者來了。使者傳達完國君的命令後,總不能讓他餓着肚子回去呀,於是晏嬰就留他一齊用餐。遺憾的是,晏家的飲食相當簡單,竟然沒有多餘的飯菜,晏嬰只能把自己吃的飯菜分出一半給使者。一個人的飯菜兩個人吃,結果可想而知——晏嬰沒能吃飽,使者也沒能吃飽。
使者回到宮中向景公一說,景公感慨地嘆道:「唉,像我們齊國這樣的大國,堂堂晏嬰身為一國宰相,家中這樣貧窮,寡人卻不知道,這是寡人過失啊!」立即打發官吏送去大量金錢,並且宣布,以後國都臨淄城裡市場貨物的租稅,也全由晏宰相收取,作為他家的收入,讓他用來改善生活、招待賓客。
哪知晏嬰卻無論金錢還是租稅,都不肯接受。齊景公三次派人送過去,晏嬰也三次堅決拒絕。
晏嬰向來人解釋說:「我晏嬰並不貧困,全家衣食無憂,國君對我的賞賜已經夠豐厚了。我聽說從國君那裡獲得過多的財物而惠施於老百姓,是代替國君統治百姓,忠臣不做這種事;從國君那裡獲得過多的財物而不施與老百姓,那就成了貯藏財物的筐子、箱子,仁慈的人不做這種事;因為從國君那裡獲得過多的財物而得罪了其他人,死後錢財往往會轉移到別人手裡,明智的人不做這種事。如今我有飯吃有衣穿,免於忍飢受凍,已經很滿足了,怎能再接受這些額外的賞賜呢!」
見晏嬰如此「固執」,齊景公只得親自出面勸道:「從前,寡人的先祖齊桓公,將超過一萬戶的食邑賞賜給名相管仲,管仲不加推辭就接受了;今天,你為什麼堅決不接受寡人的賞賜呢?」晏嬰答道:「我聽說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那或許正是管仲的『一失』與我晏嬰的『一得』吧?」於是,無論景公如何勸說,晏嬰還是什麼也沒接受。
後來,齊景公又賞賜給晏嬰食邑,晏嬰也沒接受。齊景公見晏子的住宅既狹窄潮濕而又在鬧市區,喧囂不已,塵土飛揚,實在不能居住,想在地勢高而又比較安靜的地方替他建造寬敞的房子,以改善其居住條件,又被晏嬰婉言謝絕。甚至齊景公乘晏嬰出使晉國時替他翻建了新屋,晏嬰也拒絕搬遷,而是與原先的老鄰居們住在一起。
齊景公有個心愛的女兒,看中了晏嬰,想做他的妻子。既然女兒有這個願望,老父親決定親自出面做媒了。這天,齊景公找了個借口,到晏嬰家裡來做客。不消說,晏嬰要設宴款待。
君臣二人相對而飲,酒過三巡,景公見到晏嬰的妻子,就問:「這是你的妻子嗎?」晏嬰答道:「是的。」待晏妻離開以後,景公又悄悄地對晏嬰說:「唉,你的這位內助,真是年老而又醜陋啊。寡人倒有個女兒,年輕而又美麗,寡人願意將她嫁過來,做你的妻子,你看怎麼樣?」
晏嬰大吃一驚,急忙離開座位,恭敬地答道:「啟稟主公,我的這位妻子確實已經老了,而且也丑了。然而,我已經與她生活了好多年了,她也有過年輕而又美麗的時候呀。作為女子,嫁人時就將自己的一生——包括年輕與衰老、美貌與醜陋都託付給人了。我晏嬰既然接受了她一生的託付,主公您即使施給我以恩惠,我也不能因此而背棄她的託付啊!」
說完了這番話,晏嬰又恭恭敬敬地對着齊景公一拜再拜,堅決辭謝了他的好意。齊景公心中雖然不高興,卻也不能再多說什麼了。
公元前500年,晏嬰因病而逝。人們既懷念他治理齊國的功績,又敬佩他的行事與為人,就像尊稱「老子」「孔子」「墨子」一樣,也尊稱晏嬰為「晏子」。一代史學大家司馬遷甚至由衷敬佩地說:「假如晏子還活在世上,我即使替他執鞭駕車,也心甘情願——甚至是非常樂意、特別嚮往啊!」
──轉自《明話全媒》
(責任編輯:劉玉)
晏嬰雖然貴為大國宰相,生活卻相當儉樸。有一天他剛剛要吃飯,齊景公派遣的使者來了。使者傳達完國君的命令後,總不能讓他餓着肚子回去呀,於是晏嬰就留他一齊用餐。遺憾的是,晏家的飲食相當簡單,竟然沒有多餘的飯菜,晏嬰只能把自己吃的飯菜分出一半給使者。一個人的飯菜兩個人吃,結果可想而知——晏嬰沒能吃飽,使者也沒能吃飽。
使者回到宮中向景公一說,景公感慨地嘆道:「唉,像我們齊國這樣的大國,堂堂晏嬰身為一國宰相,家中這樣貧窮,寡人卻不知道,這是寡人過失啊!」立即打發官吏送去大量金錢,並且宣布,以後國都臨淄城裡市場貨物的租稅,也全由晏宰相收取,作為他家的收入,讓他用來改善生活、招待賓客。
哪知晏嬰卻無論金錢還是租稅,都不肯接受。齊景公三次派人送過去,晏嬰也三次堅決拒絕。
晏嬰向來人解釋說:「我晏嬰並不貧困,全家衣食無憂,國君對我的賞賜已經夠豐厚了。我聽說從國君那裡獲得過多的財物而惠施於老百姓,是代替國君統治百姓,忠臣不做這種事;從國君那裡獲得過多的財物而不施與老百姓,那就成了貯藏財物的筐子、箱子,仁慈的人不做這種事;因為從國君那裡獲得過多的財物而得罪了其他人,死後錢財往往會轉移到別人手裡,明智的人不做這種事。如今我有飯吃有衣穿,免於忍飢受凍,已經很滿足了,怎能再接受這些額外的賞賜呢!」
見晏嬰如此「固執」,齊景公只得親自出面勸道:「從前,寡人的先祖齊桓公,將超過一萬戶的食邑賞賜給名相管仲,管仲不加推辭就接受了;今天,你為什麼堅決不接受寡人的賞賜呢?」晏嬰答道:「我聽說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那或許正是管仲的『一失』與我晏嬰的『一得』吧?」於是,無論景公如何勸說,晏嬰還是什麼也沒接受。
後來,齊景公又賞賜給晏嬰食邑,晏嬰也沒接受。齊景公見晏子的住宅既狹窄潮濕而又在鬧市區,喧囂不已,塵土飛揚,實在不能居住,想在地勢高而又比較安靜的地方替他建造寬敞的房子,以改善其居住條件,又被晏嬰婉言謝絕。甚至齊景公乘晏嬰出使晉國時替他翻建了新屋,晏嬰也拒絕搬遷,而是與原先的老鄰居們住在一起。
齊景公有個心愛的女兒,看中了晏嬰,想做他的妻子。既然女兒有這個願望,老父親決定親自出面做媒了。這天,齊景公找了個借口,到晏嬰家裡來做客。不消說,晏嬰要設宴款待。
君臣二人相對而飲,酒過三巡,景公見到晏嬰的妻子,就問:「這是你的妻子嗎?」晏嬰答道:「是的。」待晏妻離開以後,景公又悄悄地對晏嬰說:「唉,你的這位內助,真是年老而又醜陋啊。寡人倒有個女兒,年輕而又美麗,寡人願意將她嫁過來,做你的妻子,你看怎麼樣?」
晏嬰大吃一驚,急忙離開座位,恭敬地答道:「啟稟主公,我的這位妻子確實已經老了,而且也丑了。然而,我已經與她生活了好多年了,她也有過年輕而又美麗的時候呀。作為女子,嫁人時就將自己的一生——包括年輕與衰老、美貌與醜陋都託付給人了。我晏嬰既然接受了她一生的託付,主公您即使施給我以恩惠,我也不能因此而背棄她的託付啊!」
說完了這番話,晏嬰又恭恭敬敬地對着齊景公一拜再拜,堅決辭謝了他的好意。齊景公心中雖然不高興,卻也不能再多說什麼了。
公元前500年,晏嬰因病而逝。人們既懷念他治理齊國的功績,又敬佩他的行事與為人,就像尊稱「老子」「孔子」「墨子」一樣,也尊稱晏嬰為「晏子」。一代史學大家司馬遷甚至由衷敬佩地說:「假如晏子還活在世上,我即使替他執鞭駕車,也心甘情願——甚至是非常樂意、特別嚮往啊!」
──轉自《明話全媒》
(責任編輯: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