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習家軍中評選一個在中共十九大後權力上升最顯著者,大概可以敲定習近平的清華同窗、中組部部長陳希。陳希在十九大上雖然只是成為中共政治局委員,並沒有進入政治局常委會,但以其目前的權勢,在當前的18名政治局委員中,當是排在一、二位的。
在中共中央黨序列的幾個部門中,中組部長這個人事大總管本身就位居前列。十九大後,陳希「意外」兼任中央黨校校長,固然與習近平不想讓王滬寧這匹「大黑馬」手握太多權力有關。但這一此消彼長的過程,也必然讓陳希的權力「越界」。
在此輪機構改組,陳希打理的中組部兼併了跨黨國序列的中編辦,以及國務院序列的國家公務員局、國家行政學院,令這種權力的「越界」越發變得明顯。
當前的中共中央黨校和國家行政學院,基本功能大致有三大塊——培訓官員、科研、決策諮詢。後兩項並非中組部的傳統功能,這意味著陳希「跨界」獲得了這兩項權力。而直接掌控高官的培訓(此前主要做培訓規劃,兼掌控個別小學院)也會令這位陳校長(院長)積累一大堆高官「門生」,由此帶來的人脈資源也是不可小覷。
中共治下,主管人事有三駕馬車——中組部、人社部、中編辦。就權勢而言,中組部當然是「頭羊」。
人社部雖然由一名正部級的中組部副部長兼任,但辦公地點卻並不在中組部內。加上人社部與國家公務員局「匹配」,所以該部在數量龐大的行政編制官員(中管官員之外)的人事問題上還是有相當大的自主權的。
而這次中組部兼併國家公務員局,則意味著陳希將直接把所有行政編制人員的人事權統統攥在手裡。人社部此後也就大概只能對事業編制、企業編制的小兵們吆喝一下,權力是縮水不小。
而中編辦原來好歹還是中編委的辦事機構,而中編委主任是李克強,中組部兼併中編辦之後,李克強的主任位置等於懸空了,權力全部被中組部接管。
想像一下,這一輪「合併同類項」,可以令陳希的「身價」看漲多少。
更深一層來講,陳希的權力飆升,實際是習近平對江澤民時期形成的政治局常委會分工的一個新的變構。
中共十八大後,政法委書記和專職的意識形態主管被「請出」政治局常委會,是第一個變構。
而十九大後,習近平以陳希取代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王滬寧出任中央黨校校長,同時不讓王滬寧插手組織人事,則是第二個變構。這等於習近平可以直接通過陳希操控中央黨校和中組部,而不必像第一個任期那樣,要費力「穿透」攪局不斷的劉雲山。
在此意義上,陳希這個中組部長的權力邊界要延伸到多遠,實際取決於習近平希望把「扁平化」掌控的範圍設定到多遠。習止步,陳希的權域也就相應定盤。
──轉自《大紀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明湘)
在中共中央黨序列的幾個部門中,中組部長這個人事大總管本身就位居前列。十九大後,陳希「意外」兼任中央黨校校長,固然與習近平不想讓王滬寧這匹「大黑馬」手握太多權力有關。但這一此消彼長的過程,也必然讓陳希的權力「越界」。
在此輪機構改組,陳希打理的中組部兼併了跨黨國序列的中編辦,以及國務院序列的國家公務員局、國家行政學院,令這種權力的「越界」越發變得明顯。
當前的中共中央黨校和國家行政學院,基本功能大致有三大塊——培訓官員、科研、決策諮詢。後兩項並非中組部的傳統功能,這意味著陳希「跨界」獲得了這兩項權力。而直接掌控高官的培訓(此前主要做培訓規劃,兼掌控個別小學院)也會令這位陳校長(院長)積累一大堆高官「門生」,由此帶來的人脈資源也是不可小覷。
中共治下,主管人事有三駕馬車——中組部、人社部、中編辦。就權勢而言,中組部當然是「頭羊」。
人社部雖然由一名正部級的中組部副部長兼任,但辦公地點卻並不在中組部內。加上人社部與國家公務員局「匹配」,所以該部在數量龐大的行政編制官員(中管官員之外)的人事問題上還是有相當大的自主權的。
而這次中組部兼併國家公務員局,則意味著陳希將直接把所有行政編制人員的人事權統統攥在手裡。人社部此後也就大概只能對事業編制、企業編制的小兵們吆喝一下,權力是縮水不小。
而中編辦原來好歹還是中編委的辦事機構,而中編委主任是李克強,中組部兼併中編辦之後,李克強的主任位置等於懸空了,權力全部被中組部接管。
想像一下,這一輪「合併同類項」,可以令陳希的「身價」看漲多少。
更深一層來講,陳希的權力飆升,實際是習近平對江澤民時期形成的政治局常委會分工的一個新的變構。
中共十八大後,政法委書記和專職的意識形態主管被「請出」政治局常委會,是第一個變構。
而十九大後,習近平以陳希取代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王滬寧出任中央黨校校長,同時不讓王滬寧插手組織人事,則是第二個變構。這等於習近平可以直接通過陳希操控中央黨校和中組部,而不必像第一個任期那樣,要費力「穿透」攪局不斷的劉雲山。
在此意義上,陳希這個中組部長的權力邊界要延伸到多遠,實際取決於習近平希望把「扁平化」掌控的範圍設定到多遠。習止步,陳希的權域也就相應定盤。
──轉自《大紀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