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8月17日訊】
遼寧莊河 光明山鎮的北關,有一鄉下人,叫王子臣,三歲喪父,由寡母勤勞撫養成人。60年代,由政府照顧,保送王子臣,到芙蓉銅礦當工人,還入了(中共邪)黨。當時的國家職工,又是(邪黨)黨員,在農村顯得了不起。娶了媳婦,也生了孩子。夫婦上班,缺人做飯、帶孩子,就把老母親,從農村接到礦上,做飯帶孩子。既有了「保姆」,又不必付工資,本當和睦相處,以慰老母安度晚年。可是,王子臣,娶了媳婦忘了娘,媳婦對婆婆不好,兒子又聽妻子的,共同虐待親娘。親娘侍候子、媳,稍不如意,非打則罵。年長日久,母親不堪忍受,有時說:「我這苦命人,真不如死了好。」其媳說:「你想死嗎?你真死了,我就到市場賣你的大碗肉!」(把岳母當作畜牲肉賣)。她敢對老媽說這樣的話,可見平時是如何的虐毒了。
有一天夜裡,風雨交加,雷聲隆隆,一團紅球破窗而入,「轟」的一聲巨響,天雷同時擊斃了王子臣夫婦。當時炕上共躺了老少三代五口人:王子臣夫婦睡在兩頭,在中間的祖母、小孫子,竟安然無恙!天雷擊人,如此之巧。這是1964年的事,鄉裡的人,都知道此事。
獻縣政府裡的辦事人員王某,是個文職官員,靠耍筆桿子,幫人訴訟打官司,乘機敲詐勒索。然而,每當他得到一筆不義之財後,必然會被另一起意外事件,消耗掉,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這裡的城隍廟,有個小道童。一天夜晚,路過大殿的走廊下,聽到廊屋裡,有撥動算盤和說話的聲音,小道童就停下來靜聽。聽見其中一位說:「王某這小子,今年搜刮的錢財,可真不少!得想個法子,給他消耗消耗!」另一位說:「何必費那麼多腦汁,只消一個翠雲,就夠他受了。」
城隍廟裡經常鬧鬼,小道童已司空見慣,並不害怕。只是不知剛才那二官所說的翠雲,到底是什麼人?不久,獻縣城內的妓院,新來了一位名叫翠雲的妓女,那王某就被這翠雲的色相迷住了。在她身上,花去了不義之財已有八、九成,最後,王某沾染上一身惡瘡性病,他請醫用藥,百般調治,把所有的積蓄全花盡了。
有人給王某粗略地算了一筆帳:積其一生的盤剝敲詐勒索,大約就有三、四萬兩文銀。可到後來,他得了一場暴病,突然死去,連買口棺材的錢都沒有。
前輩楊槐亭先生說:他的家鄉,有位仕宦官員,當過縣令,任滿榮歸鄉裡,閉門謝客,對於與自己不相干的任何事,都不聞不問,安逸享受,頤養天年,頗得隱居之樂。只是想到桑榆年晚,膝下沒兒子,難免心中又生憂愁。不久,他的夫人竟生得一個兒子,夫婦倆欣慰無比,猶如掌上明珠,珍愛之情,難以言喻。
後來,這孩子患病,生命垂危,可把這位老先生急壞了。他聽說嶗山有位道士,能預卜未來,便親自前往叩問。道士聽了他的敘述和請求之後,只是淡淡地一笑,說:「貴公子還有多少事未了,哪能這麼小就死呢?」說完默然,再不理會這位先生。這位先生心懷悵惘,仍然不知是凶是吉。回來請得一位名醫,想不到很快就把這孩子的病治好了。
這位公子,長大成人,性情驕縱,行為放蕩,吃喝嫖賭,無所不作,沒幾年,就把父輩的家產財寶,盪盡花光了。到後來,這位先生,流離失所,寄食於人,竟如「若敖氏之鬼餒」,落得無人祭祀。
鄉親們議論說:「這位老先生無惡無譽,怎麼會生出個敗家子呢?」
有人講:「想當初,他不過是一個處境寒酸的窮學生,一旦做了縣令,任期不滿十年,便突然成了腰纏萬貫的富翁。那麼,他的為官之道、致富之路,還用得著細說嗎?所以有這樣的報應,也在情理之中。」
又有人說:「用不正當的手段弄到的錢財,是不長久、不堅固的。他做得隱蔽,人看不到。但是神目如電,罪孽依然難逃!」
北村的鄭蘇仙,一天做了個夢,夢到自己到了陰曹地府,剛好碰見閻羅王在審理案件。
鄭蘇仙看見鄰村的一位老太婆被帶到堂前,閻羅王立刻改變了那威嚴可畏的面容,站起身來,向老婆子拱手施禮,並請她上坐,叫人獻上茶來。最後,又命令手下的判官說:「送老人家,到好的地方去投生。」
鄭蘇仙小聲請教身旁的冥官道:「這位老農婦,生前有什麼功德,閻羅王竟如此優待她?」冥官說:「這位老太太的功德,就是她一輩子不存損人利己之心。這利己之心,幾乎人人都有,即使是飽學的名儒、修道的人士和高官貴人,也在所難免。人若存有利己之心,便難免損害他人。於是,許多機巧奸詐,便會應運而生;許多罪過冤讎,也會隨之而造,甚至會做出流毒四海、遺臭萬年的事情來。這一切,都因為有損人利己這一念之差。而這位老太太,一輩子能努力克制利己的私心,不做損人利己的事。若是拿她的品德與那些整天讀書講學卻滿腦子雜念邪思橫生的儒學書生及官場中人相比較,會使他們愧無容身之地!閻王爺如此禮遇,又有什麼不應該?」
鄭蘇仙回憶說:在這位老太婆被帶上殿以前,有一位身穿官服的人,氣宇軒昂地走上殿來。此人對閻王說:「我做官以來,所到之處只喝一杯清茶。沒有任何貪污受賄的行為,今在鬼神面前,我可以說是毫無愧色了!」
閻王爺對他這番話,付之一笑,說道:「國家朝廷設置官職,就是為了治理地方,安撫百姓。就連那些管理交通驛站和掌管水閘的小官,都有興利除弊的職責。如果僅僅不貪財、不大吃大喝就是好官,那麼,在官府大堂上,設置一具木偶,它也是連一杯清茶也不喝的,這豈不比你老兄強得多了?」
那穿官服的,又強辯說:「我雖說沒什麼功勞,但也沒有任何罪過呀!」
閻王說:「你一輩子力求保全自己,置國家、地方與百姓的利益於不顧。沈家亂倫的案件,你為了躲避嫌疑,而不敢出來仗義直言,這不是損害百姓嗎?調稅和量刑的事情,原需要除弊更新,而你怕給自己帶來麻煩,增加工作量,怕負重大責任,故意不去實施,這不是坑害國家嗎?在三年一次的考核中,你的政績在哪裡?要知道,身居官位,無功便是有過呀!」
那個穿官服的人,立刻現出羞慚的面容,顯得局促不安。剛才那傲慢的氣勢鋒芒,頓時大減。
閻王見他這副表情,又笑了,說道:「怨不得你這麼高傲,平心而論,你還算得上是一位三、四等的好官。甭擔心,你下輩子還會有官做!」隨即命手下鬼卒,將他送至某處,去托生。
這位閻王,尊敬農婦無私心,告誡為官要勤政。值得活著的人們深思。
(以上均據宋代淡痴道人《玉曆寶鈔》之附錄文章)
──轉自《正見網》有刪節
(責任編輯:張信燕)
一、虐待母親,雷擊夫婦
遼寧莊河 光明山鎮的北關,有一鄉下人,叫王子臣,三歲喪父,由寡母勤勞撫養成人。60年代,由政府照顧,保送王子臣,到芙蓉銅礦當工人,還入了(中共邪)黨。當時的國家職工,又是(邪黨)黨員,在農村顯得了不起。娶了媳婦,也生了孩子。夫婦上班,缺人做飯、帶孩子,就把老母親,從農村接到礦上,做飯帶孩子。既有了「保姆」,又不必付工資,本當和睦相處,以慰老母安度晚年。可是,王子臣,娶了媳婦忘了娘,媳婦對婆婆不好,兒子又聽妻子的,共同虐待親娘。親娘侍候子、媳,稍不如意,非打則罵。年長日久,母親不堪忍受,有時說:「我這苦命人,真不如死了好。」其媳說:「你想死嗎?你真死了,我就到市場賣你的大碗肉!」(把岳母當作畜牲肉賣)。她敢對老媽說這樣的話,可見平時是如何的虐毒了。
有一天夜裡,風雨交加,雷聲隆隆,一團紅球破窗而入,「轟」的一聲巨響,天雷同時擊斃了王子臣夫婦。當時炕上共躺了老少三代五口人:王子臣夫婦睡在兩頭,在中間的祖母、小孫子,竟安然無恙!天雷擊人,如此之巧。這是1964年的事,鄉裡的人,都知道此事。
二、文官王某敲詐勒索,惡死慘報
獻縣政府裡的辦事人員王某,是個文職官員,靠耍筆桿子,幫人訴訟打官司,乘機敲詐勒索。然而,每當他得到一筆不義之財後,必然會被另一起意外事件,消耗掉,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這裡的城隍廟,有個小道童。一天夜晚,路過大殿的走廊下,聽到廊屋裡,有撥動算盤和說話的聲音,小道童就停下來靜聽。聽見其中一位說:「王某這小子,今年搜刮的錢財,可真不少!得想個法子,給他消耗消耗!」另一位說:「何必費那麼多腦汁,只消一個翠雲,就夠他受了。」
城隍廟裡經常鬧鬼,小道童已司空見慣,並不害怕。只是不知剛才那二官所說的翠雲,到底是什麼人?不久,獻縣城內的妓院,新來了一位名叫翠雲的妓女,那王某就被這翠雲的色相迷住了。在她身上,花去了不義之財已有八、九成,最後,王某沾染上一身惡瘡性病,他請醫用藥,百般調治,把所有的積蓄全花盡了。
有人給王某粗略地算了一筆帳:積其一生的盤剝敲詐勒索,大約就有三、四萬兩文銀。可到後來,他得了一場暴病,突然死去,連買口棺材的錢都沒有。
三、貪官蔽隱,兒子盪盡!
前輩楊槐亭先生說:他的家鄉,有位仕宦官員,當過縣令,任滿榮歸鄉裡,閉門謝客,對於與自己不相干的任何事,都不聞不問,安逸享受,頤養天年,頗得隱居之樂。只是想到桑榆年晚,膝下沒兒子,難免心中又生憂愁。不久,他的夫人竟生得一個兒子,夫婦倆欣慰無比,猶如掌上明珠,珍愛之情,難以言喻。
後來,這孩子患病,生命垂危,可把這位老先生急壞了。他聽說嶗山有位道士,能預卜未來,便親自前往叩問。道士聽了他的敘述和請求之後,只是淡淡地一笑,說:「貴公子還有多少事未了,哪能這麼小就死呢?」說完默然,再不理會這位先生。這位先生心懷悵惘,仍然不知是凶是吉。回來請得一位名醫,想不到很快就把這孩子的病治好了。
這位公子,長大成人,性情驕縱,行為放蕩,吃喝嫖賭,無所不作,沒幾年,就把父輩的家產財寶,盪盡花光了。到後來,這位先生,流離失所,寄食於人,竟如「若敖氏之鬼餒」,落得無人祭祀。
鄉親們議論說:「這位老先生無惡無譽,怎麼會生出個敗家子呢?」
有人講:「想當初,他不過是一個處境寒酸的窮學生,一旦做了縣令,任期不滿十年,便突然成了腰纏萬貫的富翁。那麼,他的為官之道、致富之路,還用得著細說嗎?所以有這樣的報應,也在情理之中。」
又有人說:「用不正當的手段弄到的錢財,是不長久、不堅固的。他做得隱蔽,人看不到。但是神目如電,罪孽依然難逃!」
四、閻王尊敬農婦無私心,告誡為官要勤政!
北村的鄭蘇仙,一天做了個夢,夢到自己到了陰曹地府,剛好碰見閻羅王在審理案件。
鄭蘇仙看見鄰村的一位老太婆被帶到堂前,閻羅王立刻改變了那威嚴可畏的面容,站起身來,向老婆子拱手施禮,並請她上坐,叫人獻上茶來。最後,又命令手下的判官說:「送老人家,到好的地方去投生。」
鄭蘇仙小聲請教身旁的冥官道:「這位老農婦,生前有什麼功德,閻羅王竟如此優待她?」冥官說:「這位老太太的功德,就是她一輩子不存損人利己之心。這利己之心,幾乎人人都有,即使是飽學的名儒、修道的人士和高官貴人,也在所難免。人若存有利己之心,便難免損害他人。於是,許多機巧奸詐,便會應運而生;許多罪過冤讎,也會隨之而造,甚至會做出流毒四海、遺臭萬年的事情來。這一切,都因為有損人利己這一念之差。而這位老太太,一輩子能努力克制利己的私心,不做損人利己的事。若是拿她的品德與那些整天讀書講學卻滿腦子雜念邪思橫生的儒學書生及官場中人相比較,會使他們愧無容身之地!閻王爺如此禮遇,又有什麼不應該?」
鄭蘇仙回憶說:在這位老太婆被帶上殿以前,有一位身穿官服的人,氣宇軒昂地走上殿來。此人對閻王說:「我做官以來,所到之處只喝一杯清茶。沒有任何貪污受賄的行為,今在鬼神面前,我可以說是毫無愧色了!」
閻王爺對他這番話,付之一笑,說道:「國家朝廷設置官職,就是為了治理地方,安撫百姓。就連那些管理交通驛站和掌管水閘的小官,都有興利除弊的職責。如果僅僅不貪財、不大吃大喝就是好官,那麼,在官府大堂上,設置一具木偶,它也是連一杯清茶也不喝的,這豈不比你老兄強得多了?」
那穿官服的,又強辯說:「我雖說沒什麼功勞,但也沒有任何罪過呀!」
閻王說:「你一輩子力求保全自己,置國家、地方與百姓的利益於不顧。沈家亂倫的案件,你為了躲避嫌疑,而不敢出來仗義直言,這不是損害百姓嗎?調稅和量刑的事情,原需要除弊更新,而你怕給自己帶來麻煩,增加工作量,怕負重大責任,故意不去實施,這不是坑害國家嗎?在三年一次的考核中,你的政績在哪裡?要知道,身居官位,無功便是有過呀!」
那個穿官服的人,立刻現出羞慚的面容,顯得局促不安。剛才那傲慢的氣勢鋒芒,頓時大減。
閻王見他這副表情,又笑了,說道:「怨不得你這麼高傲,平心而論,你還算得上是一位三、四等的好官。甭擔心,你下輩子還會有官做!」隨即命手下鬼卒,將他送至某處,去托生。
這位閻王,尊敬農婦無私心,告誡為官要勤政。值得活著的人們深思。
(以上均據宋代淡痴道人《玉曆寶鈔》之附錄文章)
──轉自《正見網》有刪節
(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