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共發行1.39萬億地方債 或如P2P一樣爆雷

2019年02月11日時政
【新唐人2019年02月11日訊】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中共使出慣用的手段,發行地方債來刺激基建經濟,拉動GDP。今年中共官方已將1.39萬億人民幣地方債額度下達地方。有分析指,這場地方債「盛宴」增加了債務崩潰風險,很可能如P2P一樣爆雷。
靠發債刺激經濟 增加債務崩潰風險
據陸媒第一財經網2月10日報導,2019年,中共官方將1.39萬億元人民幣的地方債額度,已提前下達地方。1月份,中國24個省市累計發行了約4,180億元地方債。而往年1月,這一數字為零。
中共財政部已經公開要求,地方債在今年9月底前要全部發完。據此推測,今年前三季度,地方債加速高位發行將會是常態。
在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的壓力下,當局為保住經濟增長,目前唯一的手段就是發行地方債。如今,地方債的發行越來越快,已變成了一場「盛宴」。而緊跟其後的是一場基建「盛宴」。
大陸證券日報報導,中共國家發改委今年共批復七項涉及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包括江蘇沿江城市群城際鐵路、武漢城市軌道交通、新疆准東五彩灣礦區大型煤炭基地一號礦井、金沙江拉哇水電站項目、連雲港軍民合用機場、呼和浩特新機場、陝西西安咸陽機場,總投資達4850億元。
有評論認為,地方債一來是借新還舊,另一方面就是為了各地方當局搞基建以拉動GDP增長,等於又走回了靠借貸拉動經濟的的老路。不過,大陸很多城市已經是靠借債度日,政府靠發債刺激經濟,只會增加債務崩潰的風險。
中共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委賀鏗去年5月中旬在一場論壇中表示,中國有40萬億的地方債,「地方政府就沒有一個想還債的,甚至連利息都付不起」。
大陸財經評論人士齊俊傑去年曾刊文,批評中共狂發地方債的舉措。文章稱,政府每次搞基建刺激,像什麼修個鬼城,蓋個政府大樓,在小縣城修個機場,又或者修個筆直的高速公路直通大海,這種為了花錢而花錢的項目,結果都是讓民營企業大量退出,經濟活力下降,短期取得刺激效果,但長期經濟效率反而更差了。
「你蓋完修完,項目就爛尾在那裡了,不產生價值,不產生收入,那麼5-10年之後,你拿什麼還債呢?難不成再借一筆錢,還掉之前的債?那麼這又跟P2P有什麼區別?」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認為,地方債跟中共畸形的產業經濟政策有關。
謝田表示:「通過大規模的投資來刺激經濟,來保持就業,維持它的政權。大規模刺激基建的時候,地方政府積累了很多很多的債務,實際上不光是政府,很多企業甚至是中國的大學,都積累了大量的債務,人們都在瘋狂的借貸、借錢,然後瘋狂的建設,從中開始為自己撈錢,貪污腐敗。」
他指出,真正要解決這些債務、爛賬,那可能涉及到房地產泡沫的問題,還有很多那些過度投入的基礎建設、高鐵,基層收不回來的問題,那可能就會拖垮國有銀行。所以,中共已經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中共轉嫁債務 民眾或血本無歸
巨大的地方債危機,不僅對中共而言是無解的死循環,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更預示著前方高危。因為中共無法消除地方債的無限膨脹,但卻能將債務泡沫部分轉移至民眾身上。
去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的指導意見》,迅速引發輿論關注。
《意見》中說:對嚴重資不抵債失去清償能力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依法實施破產重整或清算,堅決防止「大而不能倒」。
有網民對此表示:城投作為政府的融資平臺,一直代表政府搞建設、搞融資活動,民企參與的好多政府工程項目都是和城投簽的合同,政府借的很多錢也是以城投名義安排的。
「破產意味什麼?另一種極為不要臉的侵吞民脂民膏的方法。城投破產,很快就到銀行破產了。」
上海魏女士對自由亞洲表示,官方出臺這個《意見》後,她就開始極力勸說身邊的朋友,將人民幣兌換成美金並將錢從銀行中取出來。她表示,一旦城投破產會帶來十分可怕的後果。
北京的經濟學者胡星斗認為,官方已經展現出不為地方債「兜底」的決心,購買了城投債產品的消費者需要格外小心:「城投公司破產當然廣大的投資者可能會遭受重大損失。特別很多城投債都以理財的方式在銀行進行銷售,很多人買了那樣的一些城投公司的理財產品,那就有可能導致很多人血本無歸。」
財經專欄作家孫驍驥指出,中共會將地方債擊鼓傳花,轉移至居民債務。而轉嫁地方債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樓市和股市。
他認為,最近兩年中國房市去庫存,導致中小城市的房貸大量增加,中國家庭債務70%來自房貸,實質就是民眾在幫助地方政府和國企「去債務」。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多次警告,中國從2008年以來負債激增,已成為經濟不定時炸彈。說不定,哪天炸彈就爆了,其結果可能是毀滅性的。
(記者羅婷婷報導/責任編輯: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