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雲,「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動念已先知」。有人因一念的誠善而得到福報,因天道佑善;有人因一念的邪惡,就明顯遭天譴罰。一切順吉逆凶的感應,就如同響之應聲一樣。
所謂福田就在心田,種什麼因,即獲什麼果,天理昭彰,絲毫無差。
古語還有「福禍無門,唯人自招」,講的都是勸人向善的道理,提醒世人慎重自己的起心動念。
以下為古籍中記載的幾個善惡各報的例子︰
一、積金不如積德
明朝有位王中丞總制兩廣。有一天他清查庫帑,有盈餘金三十四萬兩,戶部已經開銷,沒有存帳;在軍餉方面,也都發清,是一筆無主可歸的公帑。乃因國家久無戰爭,軍人數少而餉多,日積月累,遂有此筆大盈餘,誰也不能查究從何而來,朝廷亦不知。他查到後,打算具疏奏知朝廷。
他的一位老友勸他說:「公一塵不染,朝野共知,但此次查到之銀既非下取民膏,亦非侵占國庫。公有四子,可稍為之計劃,報以三十萬兩,留四萬兩分授四子。於公之忠介無損也。」
王中丞聽了笑著說:「如此有如孀居之婦,守三十年節,一旦為兒孫計而改節,不可惜嗎?」乃盡數奏報,不留錙銖,人們稱讚王中丞是位難得的真君子。後來他歷任郡守,諸孫接連科舉大魁,一個接一個地擔任清貴顯要的官職,家道久興不衰。
清朝紹興府有位布政使,善於搜刮民脂民膏,貪污積財數十萬;被免官回鄉後,買了十萬畝良田,在郡中算得上是首富了。他經常夢到祖父告訴他說:「你就要遭到陰間的報應啦!」布政使不相信祖父托夢所說的話。
他只有一個兒子一個孫子,整天吃喝嫖賭,揮霍錢財,結果都是短命而死。兒孫死後不久,布政使就中風癱瘓,此時家中的財產已經全部敗光了。
他臨終時說:「我官做到了布政使不能算小,田買了十萬畝也不能算少,都是在我手中置的,如今雙手空空,家道衰落。這到底是什麼道理啊!」此乃現報,況且死後還有地獄,則更是可畏的了。
世事紛紜轉頭空,惟有自己積德行善,才是有益的事情。王中丞堅守名節,不僅一生富貴康寧,而且福蔭後人;而這位布政使不擇手段斂財,不僅自己遭了惡報而且貽禍子孫。二人心念不同,結局相去天淵,獎善罰惡,天理在衡量著一切。
二、勿謀他人財產
所謂福田就在心田,種什麼因,結什麼果,天理昭彰,絲毫無差。
明朝有一富人徐池,與徐入的住處很近,徐池看見徐入的房屋壯觀漂亮,便想方設法謀取。徐入起初並沒有賣房的打算,徐池就引誘他的兒子去賭博,以致於傾家蕩產,最後只得把房子賣給徐池。徐入很難過,於是父子不和睦,憤悶而死。
不久,徐池的三個兒子和五個孫子都得了疫病。徐池夢到祖父對他說:「你的災禍就要來臨了!你還記得不久前得到房屋的原因嗎?徐入在陰府控告你了!」徐池很害怕,第二天一早就到城隍廟去祈禱,才剛走進廟,一位乞丐看見徐池,表現出很驚訝的樣子。
有人問他原因,乞丐悄聲說:「昨夜偶然睡在廟裡,看見有人手拿訴狀,控訴徐池誘他兒子賭博而傾家蕩產,沒想到今天就碰上徐池來祈禱,所以我很震驚。」徐池聽了更加恐懼。
不出一年,徐池也一病不起,不久就死了,子孫也都相繼而亡。
因貪圖別人的房屋而設計陷害,使他的子弟變壞,父子不睦,最後使他傾家蕩產,存心實在險惡!各人的財產,來源各人的福報,不是陰謀陷害可以得到的,分外之財不可得,不義之財不可取!
宋朝時江西趙尚書與常省元為鄰居,見常家庭院雅緻,千方百計想要謀取。常省元立契並於後附詩《書園契上趙尚書》送給他,詩曰:「乾坤到處是吾亭,機械從來未必真。覆雨翻雲成底事,清風明月冷看人。蘭亭禊事今非晉,桃洞神仙也笑秦。園是主人身是客,問君還有幾年身?」
趙尚書得詩後很慚愧,就將契據還給了他。趙尚書跟徐池比起來,可以說是提前覺悟,轉禍為福了。
(出自《太上感應篇集註》《德育古鑑》《宋詩紀事》)
——轉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