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袁斌:中共怎樣用黨文化取代傳統文化

2019年05月08日評論
1949中共篡權當政後,不僅在政治上壓迫民眾,在經濟上剝削民眾,而且用黨文化系統的取代傳統文化,在精神上控制民眾。
那麼中共是怎樣用黨文化系統的取代傳統文化的呢?
1 中國是文明古國,傳統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儘管到了近代,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傳統文化已經式微,但它在大多數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並未徹底動搖,對於整個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仍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因此,中共要用黨文化系統取代傳統文化,首先就必須徹底否定和摧毀傳統文化。事實上它也正是這麼幹的。
傳統文化以儒、釋、道思想為根,所以中共否定和摧毀傳統文化的第一步就是清除他們在世間的具體體現──宗教。
中共剛一建政,旋即就拉開了鎮壓傳統宗教的大幕,全面取締會道門(即當地的宗教及幫會組織),毀寺焚經,強迫僧尼還俗,對其他宗教場所的破壞也從未手軟。在中共的暴力鎮壓下,原有的各種宗教團體相繼被瓦解和改造,佛教界、道教界真正的精英被鎮壓了,剩下的很多還了俗,還有很多是不公開的共產黨員,專門穿著袈裟、道袍和牧師的袍服歪曲佛經、道藏、聖經,從這些經典中為中共的政治運動找根據。通過鎮壓傳統宗教,中共的思想體系被確立為唯一合法的思想體系,共產主義被正式確立為唯一合法的精神信仰。
1949年以前,中國大約有200萬知識分子。作為「士大夫」階層,知識分子自古以來一直都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他們的思想對民間意識形態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中共要否定和摧毀傳統文化,當然不會放過他們。為此,中共建制之後,一直對知識分子進行打壓,經過批胡風、反右派、文革等一系列政治運動,作為傳統文化承載者的「士」階層,可以說在中國已不復存在。有道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了承載者,傳統文化還能存在和傳下去嗎?
對神的信仰和以「仁義禮智信」為主體的道德規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和精髓所在,而在中共的統治下,前者被視為封建迷信,後者被當成封建糟粕,一同被扣了上 「腐朽沒落」的帽子,統統都被批倒批臭打翻在地,誰敢繼續信守和宣揚它們,誰就會倒楣,誰就會遭到迫害。對有神論和傳統道德規範的這種搗毀砸爛,猶如釜底抽薪,是中共對中國傳統文化最致命的一擊。
毀壞文物是中共摧毀傳統文化的另一個重要手段。在文革時的「破四舊」中,不知有多少知識分子珍藏的孤本書和字畫都被付之一炬,或被打成紙漿。這些中華文化之精華經過數千年的承傳積澱,一旦毀去即無法還原,但中共卻以「革命」的名義毀得理直氣壯。
試想,中共把中國人思想裡的傳統文化清空之後,再把黨文化裝進去,從而系統的取代傳統文化是不是就輕而易舉了?
2 那麼中共是怎樣把黨文化裝進國人被清空的思想裡去的呢?
首先就是全方位的宣傳黨文化。什麼叫全方位?就是利用報紙、電視、廣播、書籍、雜誌、網絡等各種傳播手段,鋪天蓋的持續不斷的宣傳黨文化,讓中國人無時無處不被籠罩浸潤在這種文化的輿論氛圍之中。為此,中共始終強調新聞出版要堅持和貫徹黨性原則。
什麼是新聞出版行業的黨性原則?簡單的講,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政治掛帥,堅持為政治服務,黨要宣傳什麼就宣傳什麼,一切圍繞著黨的意志轉。對新聞而言就是要成為「黨的喉舌」,對出版而言就是要成為黨的「齒輪和螺絲刀」。以新聞為例,毛澤東提出,黨報要無條件地宣傳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成為黨聯繫群眾的紐帶;鄧小平主張,「要使我們黨的報刊成為全國安定團結的思想上的中心」;江澤民強調,新聞工作者必須講政治,同黨中央保持一致,確保新聞輿論宣傳的領導權牢牢掌握在忠於馬克思主義、忠於黨、忠於人民的人手裡。
堅持和貫徹黨性原則的結果,不可避免的導致了新聞出版行業的泛政治化,這也正是中共所需要的。毫不誇張的說,在1949年之後的中國,無論你翻開報紙還是書籍,打開電視還是收音機,你讀到的看到的聽到的東西幾乎無處不滲透著黨文化,區別僅僅在於具體內容、側重點和表達方式有所不同罷了。這種狀況在十年文革期間更是達到了巔峰造極的地步。
是凡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中國人都不會忘了一本書:《毛主席語錄》。這本毛澤東名言警句選編本堪稱是中國發行量最大讀者最多的一本書,上世紀60年代,累計發行了50億冊,其中,國內外各種版本多達500餘種,僅外語版本就有40多種,不僅風靡全國,而且流向了世界。因為《毛主席語錄》最流行的版本是用紅色封面包裝惡,又是紅色領袖的經典言論,所以被稱為「紅寶書」。文革中,中國人幾乎人手一本「紅寶書」,有的人甚至有好幾本。不僅如此,中國人在報紙上讀的最多的,在廣播裡聽的最多的,也都是「紅寶書」裡的「毛主席語錄」,可見整個新聞出版行業當時被黨文化染的紅到了何種程度。
改革開放後,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和發展,尤其是手機智能時代的到來,中共為了用黨文化占領新的輿論空間,又開始大力發展除報紙、書籍、雜誌、電視、廣播等傳統媒介之外的宣傳黨文化的新手段。如中共中央宣傳部在今年第一天推出的官方App「學習強國」,內容多是官媒上的文章或者中央台新聞節目的片段,用戶可以用它閱讀官方媒體關於習近平的文字和視頻報道,品味習近平的每日一言,溫習習近平思想。按照中宣部的要求,中共黨員必須下載和定期閱讀這款app。為了督促黨員使用「學習強國」,這款APP還特的導入了學習積分制,凡是每天登入就可獲得1分,閱讀一篇文章、觀看一支影片也各得1分。如果閱讀文章累計時間超過4分鐘,再加1分;觀看影片超過5分鐘也可加1分。
試想,在中共的高壓下,中國人長期浸潤在這種充滿黨文化的輿論氛圍裡,讀的是黨文化,聽的是黨文化,看的是黨文化,他們的思想裡能不灌滿了黨文化嗎?
3 為了系統的取代傳統文化,中共不但通過報紙、廣播、電視、書籍、雜誌和網絡等傳播手段大張旗鼓的宣傳黨文化,同時也十分重視利用文學藝術巧妙的推銷黨文化。如果說前者的主要作用在於通過向受眾灌輸黨文化的理論、觀點和資訊,以達到讓他們接受黨文化的目地,那麼後者的主要作用則在於通過塑造黨文化的藝術形象感染國人,以收到使他們在感情上認同黨文化的效果。
為了利用文學藝術推銷黨文化,中共明確規定文學藝術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文學家也好,藝術家也好,創作什麼和怎樣創作都得聽命於黨的意志。與此同時,還精心打造了一大批所謂 「文化精品」,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為中共首肯的當屬大型音樂舞蹈劇《東方紅》。
《東方紅》的上演被中共譽為「新中國文藝演出的最大盛事之一」。宣傳媒體稱,《東方紅》聚集了30多名各個門類最傑出的藝術家,動用了3000多人的宏大陣容,採用歌、舞、詩三位一體的形式,以豪邁磅礴的氣勢和雄偉壯闊的場面,藝術地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打倒軍閥統治,趕走日本侵略者,埋葬蔣家王朝,解放全中國的壯麗輝煌、激動人心的光榮歷程,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中國革命史詩中的藝術瑰寶和革命英雄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時代經典,是建國後新中國文化藝術成就的集大成之作。
1965年,《東方紅》又被拍攝成藝術影片,在國內外上映。從那以後,這台大型音樂舞蹈劇中的眾多經典曲目,如《井岡山》、《八月桂花遍地開》、《飛越大渡河》、《長征》、《游擊隊歌》、《到敵人後方去》、《保衛黃河》、《團結就是力量》、《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歌唱祖國》《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等,很快風靡全國,甚至傳唱至今,影響了幾代中國人。
特別需要提及的是,《東方紅》不但是周恩來親自策劃的,而且從開始排練到上演,事無巨細他都詳細加以指導,以致被人稱作「周總導演」。這種指導有藝術方面的,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把關」。其中他最為關心的是如何在這部歌舞劇中表現中共的誕生、秋收起義、遵義會議這幾次大的歷史事件。「東方曙光」是一場反映中共誕生的大歌舞,當時尚沒有這方面的現成歌曲,周很是著急。時任文化部部長的周巍峙為此專門到音樂研究所找到了一首名為《北京吹來十月的風》的歌詞。周看了歌詞很高興,認為它很好地說明了馬列主義傳播和中國革命的關係,也表達了毛澤東所說的「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官方說法。而作曲家李煥之參考二十年代群眾歌曲的風格為這首歌詞譜的曲子也很受周的讚賞。最後,周還親自為這首歌設計了布景:天幕的左側是光芒四射的馬克思、列寧畫像,在畫像前同時升起兩面旗幟,一面是黨旗,一面是繪有毛澤東青年時代頭像的紅旗。在兩面旗幟的導引下,行進著中共的隊伍。
試想,文學藝術被中共控制之後,中國人從小到大,讀的許多文學作品都是黨的文學,欣賞的許多藝術作品也都是黨的藝術,他們的內心情感能不浸透了黨文化嗎?
4 與民主國家不同,中國的學校教育,從小學到大學,不管什麼年級,什麼專業,都有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政治教育。
什麼是政治教育?說白了就是給學生灌輸黨文化,而且是全面的循序漸進的灌輸。這是中共用黨文化系統取代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人的大腦就像一個容器,剛來到世間的生命,這個容器都是空白的,什麼都沒有,在之後的成長過程中,容器裡被裝進什麼,裡面就有什麼,裝進去的是傳統文化,裡面就是傳統文化,反之,裝進去的是黨文化,裡面就是黨文化。那麼由誰來裝呢?在一個人的兒童和青少年時代,除了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學校。中共之所以一直強調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原因就在於此。
毛時代把政治教育置於學校各項工作的首位,即使到今天這一點也沒改變。就在剛剛過去不久的3月18日,習近平首次召集全國大學、中學、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代表座談會。在這次會議上,習近平強調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共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在這個根本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這就要求我們把下一代教育好、培養好,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這兩句話再形象生動不過的道出了中共對政治教育的看重。
政治教育的核心和主要內容是所謂的政治課,這門課是每個學生從小學到大學都不能不學的必修課,只是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具體內容有所不同罷了。
以現今的高中政治課為例。按照中共教育管理部門的規定,這門課的性質是對高中學生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基本觀點教育,以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建設常識為基本內容,引導學生緊密結合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經歷探究學習和社會實踐的過程,領悟所謂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切實提高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逐步樹立建設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所謂馬克思主義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終身發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基礎。高中思想政治課與初中思想品德課和高校政治理論課相互銜接,與時事政策教育相互補充,與高中相關科目的教學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
除了專門灌輸黨文化的政治課之外,政治教育還滲透在從小學到大學的各門課程之中,不僅是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課程,也包括自然科學方面的課程在內。而在文革時期,這種情形更是發展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且看1969年北京市中學試用課本《數學》第二冊《第四章.簡單圖形》是怎麼講解幾何圖形的:
偉大領袖毛主席是我們心中的紅太陽。讓我們懷著無限忠於毛主席,無限忠於毛澤東思想,無限忠於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深厚階級感情,剪個「忠」字表忠心。我們剪「忠」字時,可以把紙對摺起來剪,因為這個圖形沿著中間的直線對摺過來,左、右兩部分能夠完全重合。一般地,如果把一個圖形沿著中間的直線對摺過來,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這種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能夠重合在一起的點叫做對稱點。
試想,在中共的迫使之下,中國人從小學到大學,一直都在上政治課,都在學習黨文化,他們的思想裡能不深深的留下這種文化的烙印嗎?
5 神化領袖人物是中共用黨文化系統取代傳統文化的一種重要策略。原因很簡單,馬恩列斯毛(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的簡稱)既是黨文化的創立者,也是黨文化的體現者,把他們捧上神壇,能夠極大的提升黨文化在民眾心目中的權威地位。
在中共對馬恩列斯毛的神化中,以對毛澤東的神化最具代表性,最為典型。
中共對毛澤東的神化始於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延安整風」。經過那次整風,作風武斷、行事專橫的毛,被塑造成「服從組織紀律」的典範;性格桀驁不馴、驕橫跋扈的毛,被塑造成「謙虛和戒驕的模範」;在權力和個人理想面前向來輕視人的生命,漠視群眾疾苦的毛,變成了「密切聯繫群眾」和「傾聽群眾呼聲」的模範;原來被群眾詛咒應「被雷公劈死」的毛,成了為人民謀幸福的「大救星」……
在1945年召開的中共「七大」上,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劉少奇在會上作修改黨章的報告時更是把毛捧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說:
「我們的黨,已經是一個有了自己偉大領袖的黨。這個領袖,就是我們黨和現代中國革命的組織者與領導者——毛澤東同志。我們的毛澤東同志,是我國英勇無產階級的傑出代表,是我們偉大民族的優秀傳統的傑出代表。他是天才的創造的馬克思主義者……
我們的毛澤東同志,不只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而且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理論家和科學家……
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的毛澤東同志,出色地成功地進行了這件特殊困難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事業。這在世界馬克思主義運動的歷史中,是最偉大的功績之一,是馬克思主義這個最好的真理在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人口的民族中空前的推廣。這是特別值得感謝的。
當著革命是在毛澤東同志及其思想的指導之下,革命就勝利,就發展;而當著革命是脫離了毛澤東同志及其思想的指導時,革命就失敗,就後退。
1949年建政後,中共對毛澤東的神化有增無減,調門一次比一次高。到了文革,在毛澤東的授意默許之下,林彪等更是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史無前例的「造神」運動,直接將毛送上了神壇。
文革剛開始,林彪就給毛澤東冠上了「偉大導師、偉大領袖、偉大統帥、偉大舵手」即「四個偉大」的頭銜。他還竭力鼓吹:「毛主席的話,句句是真理,一句超過我們一萬句。」「毛主席這樣的天才,全世界幾百年,中國幾千年才出一個。毛主席是世界上最大的天才。……在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著作中,我們要百分之九十九地學習毛主席著作。」「大海航行靠舵手,幹革命靠的是毛澤東思想」。一時間,中國人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達到了極點,人人跳忠字舞、唱語錄歌、戴毛主席像章、早請示晚匯報、三忠於四無限,幾近瘋狂。
試想,中共讓中國人長期把馬恩列斯毛當神來膜拜,學習他們的理論,效仿他們的人生,國人的血液裡能不深深浸透了黨文化嗎?
6 常言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共深知,要讓黨文化在國人心中真正紮下根,實現其系統取代傳統文化的計劃,光靠宣傳黨文化的大道理是不夠的,光靠神化領袖人物也是不夠的,還必須有一大批能夠弘揚黨文化的鮮活的人物榜樣供人們去學習效仿,以他們的人格力量把黨文化潛移默化的植入國人的心中。因此,中共始終把塑造弘揚黨文化的所謂英雄人物當作一項規模巨大的系統工程。
2009年中共精心推出了所謂「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他們中有清貧奮鬥一生的方志敏,為國捐軀的狼牙山五壯士,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張思德,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勇堵敵人槍眼的黃繼光,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雲,勇救公社羊群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傑—-對於幾代中國人來說,他們的名字和「事蹟」可謂耳熟能詳,而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共產主義戰士」雷鋒。
在中國,提起雷鋒可謂家喻戶曉,無人不知,在中共塑造的眾多所謂英雄人物中,他的知名度最高。不僅如此,雷鋒在大陸其實已不僅僅是一個具體的人,而是成了一個典型的政治概念——「雷鋒精神」,成了黨文化的人格樣本。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中共宣傳的雷鋒與真實的雷鋒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以後者為原形,按照當年的政治需要,經過反覆改編、拔高、加工塑造出來的一個地地道道的假典型。
雷鋒給人們的印象是如此的親近生活,同時又是完美無瑕、形象照人,這與圖片的宣傳作用是分不開的。據大陸媒體披露,在雷鋒短暫的22歲生命中,拍過的照片有六七百張。但這些照片幾乎很少有抓拍的,絕大多數都是根據當時的政治需要和上級指示創作的。在這些照片中,有一部分是拍攝者根據當年流傳的經過加工的雷鋒事蹟「補拍」的,更多的照片則是拍攝者或冥思苦想,或靈機一動,「擺拍」與「導演」出來的。換句話說,絕大多數傳世的雷鋒照片都是程度不同的造假之作,都是當年政治需要的產物!
還有一件事更具諷刺意義! 中共的宣傳說,雷鋒出身貧寒,所以特別珍惜毛主席給他帶來的幸福生活。穿破了的襪子是補了又補,捨不得丟棄。他總結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但在雷鋒的遺物中,人們卻發現了好些時髦高級商品,其中有一塊梅花牌手錶。梅花牌手錶是什麼概念呢?雷鋒當時的工資是每月8元,而梅花表價為200元以上。換句話說,雷鋒把兩年多的工資全都積攢了下來買了這塊梅花表,這與現在的月光族女孩把錢都花在化妝品上有什麼區別呢?一個女孩天天吃酸菜,為的是省下錢來買高檔化妝品,你能說這女孩是艱苦樸素嗎?
其實不止是雷鋒,中共塑造的所謂英雄人物個個都是造假造出來的。更重要的還在於,這些英雄個個都是黨文化的載體。拿所謂的「雷鋒精神」來說,什麼是「雷鋒精神」?用周恩來的話說就是「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鬥志」。這不正是地地道道的黨文化裡的重要內容嗎?
試想,在中共的精心誘導之下,一代代中國人以這些所謂的英雄人物為榜樣,學習著他們的言行、精神和品格,其實也就是學習他們身上體現的黨文化,能不淪為這種文化的俘虜嗎?
綜上所述,中共自1949年篡權以來,在否定和摧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通過全方位的宣傳和推銷黨文化,通過強制進行政治教育,通過神化領袖人物和塑造英雄模範,成功的用黨文化系統的取代了傳統文化,由此給中華民族帶來了難以估量的災難性影響。
今天,中華民族要從這種影響中走出來獲得新生,唯有一條路,那就是解體中共,徹底否定和拋棄黨文化,重新回歸傳統文化。
作者提供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