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子彈,爬過一個男子的頭顱,撬開了他的天靈蓋。
一群學生,120人1排,共6排,手拉手,排成人牆,跟軍隊講道理,被全部射殺。
一輛坦克戰車,履帶輾過一個男孩的頭顱,發出一種古怪聲,然後頭顱像花兒一樣扇形綻開,嵌入了柏油路裡。
這些是天安門殺戮中源自學生、目擊者、新聞記者的証詞。
天安門殺戮,即指1989年4月15日至6月4日發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學生愛國民主運動,中共調遣軍隊在6月3日晚至4日進行了武力清場。這場為期50天的示威活動以悲劇終結。軍隊使用了國際禁用的達姆彈,還以運兵裝甲車與坦克戰車,射殺和輾碎手無寸鐵的平民和學生,死難者至少數百至數千人。
這是反人類的軍事犯罪,中共比誰都清楚這點。之後的歲月,這個黨以政治恐怖和謊言,要將這段血腥記憶從歷史中抹掉。
1989年天安門殺戮後,這台浸著鮮血的國家機器,每天都在運轉著,在城市,在鄉村,在每個人的呼吸裡,乃至在其能夠觸及的地球每個角落。
30年來,中共已「進化」得完美無缺:從全國63萬個行政村的村黨支部書記,直至中南海的黨總書記等大大小小的無數共黨官僚,成為了一窩又一窩的巨嬰皇帝。年輕女人是他們治國的動力。他們凌駕於法律之上,亦或他們本身就是法律。他們幹的所有事兒,似乎只有這四項:爭搶著做皇帝;保住屁股下的位子;壓榨人民;防止人民起義。
中共看每個人都像是敵人,架設了至少6億顆攝像頭,平均2人一顆,進行人臉識別、數據整合和網格化追蹤,打造了21世紀地球上最大規模的網路虛擬空間和現實社會空間的「雙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監獄」。每個人均被割裂為原子。
與此同時,中共折辱佛祖、耶穌、孔子等神祇聖賢,視自己為人間惟一的「神」,不僅向世界輸出制度、道路、理論、掠奪、腐敗等中共病毒,甚至還外銷天安門殺戮。沒有軍警鎮壓,中共連一天也活不下去。
「天安門殺戮是永遠存在的。我們必須不斷回望如此大規模的殘暴的軍事犯罪。」一位曾在北京長安街和天安門廣場目擊罹難者的澳大利亞記者寫道,「我們需要一遍又一遍地不斷講述和重新發現它。」
劉建當時是一名大學生,19歲。他從1989年4月市民自發悼念胡耀邦起開始拍照,4月27日遊行示威、5月13日絕食抗議、5月20日攔截軍隊入京、5月30日「民主之神」雕塑揭幕,直至6月4日晨在醫院停屍房拍到死難者遺體後為止,他幾乎完整記錄了整個1989年天安門學生運動。在政府當局高壓整肅後,他藏匿了拍攝的這些膠片。他於2016年移民美國。在慘劇發生30年時,他決定顯影這些塵封已久的底片。這些圖像誠如他所言,「只是共產黨罪證的一小部分」。
在民衆血泊中長大的中共,極力抹掉人民記憶,將骯髒的歷史洗得閃閃發光。但劉建飽滿有力的照片,則代表了他那一代清白無辜的學生向中共射出的復仇之劍。首次面世的照片,讓後來者得以再次回望這場交織著眼淚、鮮血、咆哮和死亡的學生愛國民主運動。
1989年六四前,北京大學生在天安門廣場抗議。(Jian Liu提供)
除了死者,許多活人的生命也留在了1989年。他們跟天安門殺戮有了一種骨肉相連的血緣。
在12,000公裡外的法國,一個在天安門腿部中3顆子彈的19歲學生,在子彈於體內肆虐了19年後才將其取出。他自言是活著的中共屠城的「證據」。在遙遠的國度,他的職業是推動中國民主化。他在身患重症中四處奔走。在引發學生走上街頭的胡耀邦過世的祭日——4月15日,他倒在飛行途中,沒留下遺言。外界認爲他是天安門殺戮30周年時被中共軍隊殺害的人。
在僅數十米深圳河之隔的香港,一位曾陪著學生最後從天安門廣場撤離的女記者,常在午夜夢回中再度泅入血光氾濫的天安門廣場。30年來,她常在驚夢中以淚披面。她認為在1989年6月4日的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下面,自己和千千萬萬的民眾和學生一直在駐守。「我們從來沒有撤離,沒有放棄」,她寫道,「沒有超度,沒有死亡。」
在中共心臟的零地帶——北京以及其它省市的偏遠鄉村,那些痛失女兒、兒子、丈夫、父親的難屬們,他們每年都聯署致中共公開信,要求公正解決三項訴求:「真相、賠償、問責。」但她們得到的卻是騷擾和監視。30年來,確知的202名死難者的親屬中,已有55人銜恨離世。作為天安門殺戮亡靈的守靈人,她們在30周年清明節的祭文中抱歉地寫道:「卅年了,還沒有為你們討回公道,還無法讓你們安息,我們無比愧疚。」
這30年間的悲慟和絕望,無字可述,恰似被子彈撬開天靈蓋後空空的頭顱。一位親臨殺戮場的香港記者抓住了其中的一絲淒涼,這位記者說,他常夢到解放軍在開槍,聽到子彈出膛聲。他不斷地回想那些槍聲,他哽咽著自問:「那些子彈究竟是往哪裡去了?」
1989年六四前夕,天安門廣場上,和平抗議的民眾聚集在自由女神像旁,秩序良好。(Jian Liu提供)
是的,那些子彈究竟往哪裡去了?
天安門殺戮,最大的悲劇,是成百上千的普通民眾和學生被殺死,卻永遠也不會被記錄在案。
還能說什麼呢?除了失語,只剩下震耳欲聾的沉默,仍在整日整夜地突圍。
——轉自《大紀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