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抗日老兵 被勞改26年險些丟命(圖)

2020年05月25日文化漫步
錢青原是抗日國軍炮兵連長,日本投降後,他不願參加剿共,解甲返鄉。1949年後,他被中共安上「反革命」、「右派」等多項罪名,被勞改勞教26年,險些把命都丟了。
錢青,原名錢炳坤,1917年出生於杭州鼓樓的一戶大戶人家,父親錢駿曾任國民革命軍第26軍四團團長。1936年,錢青考上復旦大學新聞系。「七七事變」後,他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16期。畢業後分到的正是父親原來任團長、由浙二師演變的國軍75軍。
國軍抗日犧牲慘烈
大陸近年盛行的抗戰劇,把侵華日軍描繪得不堪一擊,中共八路軍、新四軍以劣勢裝備,可以手撕日本鬼子,步槍可以打下日本飛機,新版《亮劍》裡的八路軍可以一槍幹掉八百裡外的鬼子,打得日軍魂飛魄散。於是乎,共產黨被打扮成為「抗日中流砥柱」。
這完全是對歷史的歪曲篡改,自然遭到瞭解真相的廣大民眾「吐槽」和唾棄。我們現在來看看親身經歷抗戰的國軍老兵錢青是如何描述抗戰的真實殘酷情況的。 
1940年,完成黃埔軍校學業的錢青,被分配到了第26集團軍75軍第6師,擔任炮兵連長,隸屬陳誠負責的第六戰區,駐守湘鄂川一帶。
抗戰的殘酷在一開始就表露無遺。在抗日戰場的5年多時間裡,錢青參加了棗宜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等上千場戰役。錢青說,上了戰場就顧不了那麼多,必須往前拼。
最讓他感到悲愴的是,每天都有戰友犧牲死亡,出發前還說晚上去他家吃飯,回來時卻只看到挑著行李的勤務兵。
打仗時,錢青的主要職責是指揮炮兵,相比步兵,炮兵的安全係數略高一些,但他們最怕日軍飛機轟炸,被炸彈丟中,必死無疑。
「日本人很難對付,殺死一個日本鬼子,我們要犧牲三四個人。」日軍武器好、裝備好、訓練有素,即便是現在回憶起來,錢青仍記憶深刻。偶然的一次,錢青發現日軍不光碉堡工事做得好,而且每個碉堡裡還安裝了一根鐵鏈,這是為了防止機槍手逃跑,提前把他們鎖在裡面。
據有關資料,在國民黨正面抗日戰場,中日雙方傷亡比例在4比1到2比1之間,這個比例還是算保守的估計。 不願剿共 被當反革命3次勞改勞教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戰勝利後,錢青抱著「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念頭,他解甲從湖北前線回到杭州老家。之後,他被分配在聯勤總部浙江省供應局,主要分管軍械彈藥庫,1947年,他和一位杭州姑娘結婚。  
1949年5月3日,共軍佔領了杭州。錢青住在北山路的老房子裡,與人合辦了一個小型醬油廠,妻陪子伴,生活平靜。然而兩年後,他在「鎮反運動」中被逮捕,杭州某小報隨即登出消息--「潛伏匪特錢青已經被槍決」。妻子看到報紙,還跑到松木場找他的屍體。
之後,他被共產黨定下「利用祖產進行反革命活動」、歷任偽職和「右派」等多項罪名,被勞改、勞教。整整26年的煎熬,險些把命都丟了。
1979年,錢青再回到杭州時已62歲,靠著謄印謀生。妻子已改嫁到上海,兩個兒子也有各自的家庭。錢青一個人住在孩兒巷豆腐巷2平方米的居室,自己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在或濕冷或炎熱的夜裡孤獨成眠。2004年,他才領到了人生的第一筆退休金,那時他已經87歲。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