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5月26日訊】一位畢業於常青藤名校的美國人,第一次來中國時就被東方這個神祕而古老的國度吸引住了,他之後,二十多年間三次前往中國,拍攝了5000幅左右的黑白照片,爲中國清末、民國時期留下了珍貴的影像檔案和歷史記錄。
西德尼·戴維·甘博(Sidney D. Gamble,1890-1968)出生在美國的俄亥俄州,其祖父詹姆斯·甘博(James Gamble,1803-1891)是寶潔公司的創始人之一。1908年,少年甘博與父母旅行時第一次來到杭州旅行,就喜歡上了這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度,隨後他又分別在1917—1919年、1924年—1927年以及1931年—1932年尋訪中國。他用鏡頭記錄了中國各地社會風俗、不同階層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甘博與他拍攝的照片。(網絡圖片)
1984年,甘博去世十五年以後,他的女兒凱瑟琳·科倫夫人,機緣巧合在家裡的閣樓裡發現了這些保存完整的照片。被重新發現的甘博的這些照片只有底片,存放在漂亮的紫檀木箱子裡。底片是那種高度易燃的硝酸膠片。科倫夫人僱傭了一名專業的檔案管理員將這些底片從箱子裡取出,裝進專門的檔案袋裡,並將甘博手寫的有關每幅照片的信息,打印整齊貼在每個檔案袋上。1989年,這些相片首次在北美19個城市及中國13個城市巡迴展出。目前杜克大學圖書館永久保存著這些相片的底片,並對公衆開放。
甘博曾以自願者的身分,先後任北京基督教青年會和中國平民教育運動的社會調查幹事,並就職燕京大學基金會。 甘博在1921年出版的《北京的社會調查》和1926出版的《二十五年來北京之物價工資及生活程度》等,最早用社會調查的方法對北京社會生活各方面進行了梳理,至今仍然是研究那個時期北京社會的重要參考資料。

中國民間的強國訴求,攝於1917-1919之間。(甘博攝影)

北京的生意人和帳房先生,攝於1917年-1919年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北京,一家工廠內工人在織地毯,攝於1917年-1919年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北京的一個機械加工廠車間,攝於1917-1919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木匠在工房內忙碌著,攝於1917年-1919年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北京的一個拾糞人,攝於1917年-1919年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北京語言學校在考試,攝於1917年-1919年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杭州基督教青年會情景,攝於1917年-1919年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廣州的士兵,攝於1917年-1919年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湖北宜昌,一艘船打算靠岸,攝於1917年-1919年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四川成都的挑夫,攝於1917年。(圖片:甘博攝影)

四川遂寧的水果攤,攝於1917年。(圖片:甘博攝影)

民國初期四川一戶做蠟燭的人家(圖片:甘博攝影)

湖北宜昌街頭理髮攤,攝於1917年。(圖片:甘博攝影)

中國學生的合影,攝於1917年-1919年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中國農村的一個生豬買賣集市,攝於1917年-1919年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湖北省沙市一條河上的渡船(圖片:甘博攝影)

湖北宜昌街邊小販,攝於1917年-1919年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四川省成都新都縣農民在割稻子(圖片:甘博攝影)

北京一所監獄內,犯人在做火柴,攝於1917年-1919年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北京頤和園昆明湖上的玉帶橋,攝於1917-1919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北京的囚犯,攝於1917-1919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天津,一名外國醫生在給中國的孩子看病,攝於1917年-1919年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天津一名姓周的男子,攝於1917年-1919年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天津街頭的馬車,攝於1917-1919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天津東馬路青年會門口,等候接新郎新孃的馬車,攝於1917年-1919年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廣東東莞橋頭鎮的一個基督教福音堂,攝於1917年-1919年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杭州街頭,手藝人表演做鼓,攝於1919年。(圖片:甘博攝影)

河北山海關街頭賣大蒜的小販,攝於1917-1919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杭州大運河上運送木材的船隻,攝於1917年-1919年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杭州的牛拉車,攝於1917年-1919年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杭州街邊的小吃店,攝於1917年-1919年之間。(圖片:甘博攝影)
(轉自《希望之聲》/責任編輯:王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