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了一遍《肖申克的救贖》 發現以前完全沒看懂 

2020年06月01日時政評論
01
作為諸多影迷心目中的NO.1,長期掛在IMDb第一的神劇,《肖申克的救贖》近幾年倒是境遇不佳。
想來也正常,「在監獄裡挖了19年洞的越獄故事」實在有太濃的雞湯味,高逼格觀眾早就不屑於談論,再加上審美疲勞和喜新厭舊的人類通病,《肖申克的救贖》遭受冷遇並不讓人意外。
閒來無事,我又翻出來看了一篇,發現了幾個有意思的點,今天來說說。
很多人一提到《肖申克的救贖》,就喜歡反覆誦讀那句台詞,「有一種鳥兒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每片羽毛都閃著自由的光輝」。
說實話,這種甜得發膩的文藝腔,總是足以讓我產生隱隱作嘔的生理反應。
我個人非常反感這種浮誇的文藝風格,是因為它們往往會嚴重降低一個人對現實的感知能力,它們總是流於矯飾而缺乏一種直指人心的力量。
任何一個有常識的人都會知道,動輒幾十年的牢獄生活,再多的詩情畫意也給你磨沒了吧。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監獄生活,枯燥到讓人發瘋,讓你用一把小榔頭每日不停的挖牆,不要說堅持19年,一個月你估計就會崩潰。沒有異於常人的堅韌和毅力,是做不到的。
一方面,真實面對毫無盡頭的單調生活的折磨,另一方面,又往往總會抱著一絲絲即將被折磨殆盡的渺茫希望,這種強烈的心理反差,絕不是一句矯情的文藝句子能夠形容的。
一部好的電影,直擊人心的往往是那種平實的情節和對話,藏在這些情節和對話所不經意透露出的細節中。
02
不是所有人都看過這部電影,所以在說這些細節前,有必要給沒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簡單介紹一下劇情。
故事主角是銀行家安迪,他含冤入獄,罪名是謀殺了他的妻子和情夫。
而他被關押的監獄就叫「肖申克」。
在監獄裡,他被壞蛋欺辱,同時也結識了瑞德等一眾好友。
因為本身是銀行家,他利用自己的才能在幫助典獄長和警察避稅和做帳後,改善了自己在監獄裡的處境。
新來的獄友湯米偶然透露出殺害安迪妻子和情夫的真正凶手,讓安迪燃起了翻案的希望,誰知典獄長出於私心不但不想幫助安迪洗清罪名,還殘忍殺害了湯米,讓安迪脫罪的希望徹底破滅。
然而,安迪卻不只有這條路通往自由。他甚至瞞過了好友瑞德,默默挖牆19年,終於在一個雨夜成功越獄。越獄後,他不但第一時間告發了典獄長貪污的事實,還順利取走了典獄長貪污的錢。
電影發展到這裡,觀眾才恍然大悟,安迪其實早就計劃好了一切。他用他超強的堅韌性格和毅力完成了所有計劃。
如果你僅僅把這部電影看成一個雞湯故事,看成一個不可能在現實中重現的拙劣意淫,那你很可能犯了個大錯。
這其實是部關乎希望、現實和自由的偉大電影,它想要揭示的現實意義,絕不亞於任何一個真實的故事。
03
我來講其中一個細節。
電影裡,安迪具備遠超常人的隱忍、堅毅性格,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他以每週一封信的頻率給州議會寄信,終於獲得一堆捐贈的舊書籍,可以用來充實他管理的監獄圖書館了。
知道他在收到這堆書籍時,說了什麼嗎?他嘴角略微上揚的說了3個字,「才6年」!這實在太讓人討厭了,長達6年堅持寫信,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完全無法想像,卻被他如此輕描淡的說出,仿佛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這個小細節其實也是在交代安迪為什麼可以默默挖牆19年。
安迪在這堆書籍裡,意外找到了一張黑膠唱片——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
在文化生活幾乎沒有的監獄,本身酷愛音樂的安迪如獲至寶,當他迫不及待用電唱機播放唱片的時候,突然靈機一動,想讓他的獄友們也能享受這美妙的音樂,即使他知道他會因此被嚴厲懲罰。
被獨自囚禁兩個星期後,一臉憔悴的安迪再次出現在食堂,兩眼卻暗含耀眼的光芒。
他和獄友們隨即開始的一段對話,我認為是整部電影最為精采的部分。
獄友:「關兩週值得嗎?」
安迪:「我最舒服的兩週。」
獄友:「屁話!獨囚最難熬了。」
「在裡面度日如年。」
安迪不以為然:「有莫扎特陪我。」
獄友:「他們准你帶點唱機?」
安迪看著獄友:「......在腦裡,在心裡」,他一邊指著頭,一邊指著左胸說到,「音樂之美是奪不走的」,
看著獄友沒有反應,安迪說,「你們沒有體會過嗎?」
這個時候,電影的另一位主角,無所不能的黑人瑞德打破了暫時的冷場,
「我年輕時吹口琴,現在沒興致了,在牢裡也沒意義。」
安迪:「就是在這裡才有意義,有音樂才不會忘記。」
瑞德不解:「忘記什麼?」
安迪:「有些地方......是牆關不住的,在人的內心......有他們管不到的東西,是完全屬於你的。」
瑞德:「你指的是什麼?」
安迪:「希望!」
瑞德:「希望?朋友,我告訴你,希望才危險,希望能把人逼瘋,希望沒有用,你最好認命。」
安迪:「像布魯克一樣嗎?」
瑞德聞聽頓時語塞,憤而離開.....
04
布魯克是誰?
是圖書館的老管理員,是已經在肖申克呆了50年的老囚犯,是一個雙腿患有關節炎的老好人......就在不久前,布魯克假釋出獄,因為已經不能適應監獄外的正常生活,天天處於極度痛苦之中,最後上吊自殺了。
安迪提到布魯克的用意再明顯不過,如果事實真如瑞德所說,希望才是危險,不抱希望才會安全的活著,那麼一直不抱希望活著的老布魯克為什麼會選擇自殺呢?
結束牢獄生活,恢復自由之身,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已經習慣了體制化生活的老布魯克來說,牆外的自由生活,反而成了摧毀他的滅頂之災。
睿智的瑞德其實是知道答案的,他曾經描繪過「體制化生活」:
「那些高牆挺有意思,開始時候你痛恨它們,後來你就適應了。時間久了,你變得離不開它們依賴它們了,這就是體制化。」
老布魯克就是這樣的人,他已經習慣了每天的生活被人安排,習慣了體制化生活,對於久違的自由生活,他完全不能適應,布魯克的悲劇應該怪誰呢?
是什麼東西足以強大到摧毀一個人自由生活的能力?
瑞德在獲釋出獄後,到了一個超市打工,在去廁所前他總是習慣性的向經理報告,搞得經理哭笑不得,不得不特別告訴他,上廁所想去就去,不用跟他報告。
對於瑞德來說,40年的牢獄生活,「上廁所前需要報告」已經幾乎成了他的本能反應,「如果不報告,他一滴尿也擠不出來」。
對於瑞德和眾多囚犯來說,自由已經足夠陌生,沒有了體制,他們手足無措,甚至笨拙到生活不能自理。
你現在還認為,這部電影是虛構的嗎?不!這部電影真實的可怕!
我於是驚訝的發現,原來我以前完全沒看懂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試圖告訴我們,自由原來是一種能力,為什麼我以前完全沒有意識到呢?
我以前一直堅信,自由是人的本能,只要是個成年人,就應該知道如何自由生活,這玩意兒還需要人教嗎?
是的,《肖申克的救贖》告訴我,自由是需要人教的。
這事實,驚我一身冷汗。
05
安迪之所以是自由的,是因為長期自由的生活讓他具備了自由的能力,他享受自由,並讓自由成為了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即使含冤入獄,安迪也是自由的。
他跟所有其他人不同的是,現實再殘酷也禁錮不了他。監獄的高牆當然能關住他的身體,卻關不住他的心,沒有電唱機,他就自己在心裡播放,處境艱難,他就用自己的才能換取舒適的條件,他懂變通,主動幫助獄警避稅給獄友們換取啤酒,幫助他們感受自由的美好,他的堅毅隱忍和果敢決絕,都因為他心中有自由的信念,這種信念沒有任何他人、任何磨難能夠動搖。
而他的那些獄友們,大多數卻是不自由的,不但身在監獄,沒有自由,到了牆外,自由反而變成了一種額外的負擔。長期的體制化生活,不但讓他們認為自由沒意義,甚至產生了對自由的本能恐懼,這才是最讓人窒息的真實。
剛才看到一篇文章,有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這段話引自精神病學家彼得·布雷金,他在書裡寫道:
「人性有種種陰暗的角落。恐懼潛伏在一個駭人的角落裡,而無助潛伏在另一個角落裡......總有人會被驅往這些角落,憎恨自由,嫉妒其令人讚歎的獎賞。」
當恐懼無助時,人們會變脆弱,會嘗試抓住一切可以依賴的稻草,而不在意自己可能付出的籌碼。
彼得·布雷金認為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叫「依賴者」,一種叫「獨立者」。
依賴者寄望別人來照顧和養活他,認為依賴別人的照顧是理所應當的權利。
獨立者不同,他們完全接受養活自己和自己所愛之人的挑戰,他們的唯一要求的是有種力量可以保護他自己照顧自己的自由。
依賴他人會讓你輕鬆愉悅,獨立自由卻更多意味著責任和擔當。
所謂自由的生活,往往就是辛苦的工作和付出,養活自己和家人。
這個世界的規律是,你想得到A,就需要付出B,這世界可沒有免費的午餐。
當一個人付出辛苦和責任,才會收穫自由和報償。
當你總希望有人來照顧你,可能就會如富蘭克林所說,會「收穫一個主人」,並交付你的自由,這很公平。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北遊說事兒/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