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說到姜子牙上崑崙山,他自己的事沒辦成,反而把師父的事給辦壞了。其實也不是把師父的事辦壞了,中間有很多蹊蹺:
申公豹他自己講修行幾千年了,姜子牙上去崑崙山才四十年,而申公豹卻是姜子牙的師弟。南極仙翁顯然極不買帳申公豹,直接罵他(申公豹對南極仙翁同樣不敢惹,但是他也不買南極仙翁的帳)!
在元始天尊對姜子牙的囑咐中說:「誰叫你,都不要回頭。」但是姜子牙就回頭;元始天尊也說了,辦了這件事(建封神臺掛封神榜):「把你的一生事俱完畢了。」結果,申公豹說:「你把封神榜燒了,咱們一塊去保紂王。」姜子牙居然跟申公豹打賭,打賭申公豹把腦袋切下來又能安回去,南極仙翁講:「這是小能小術,他把你給騙了,你也太厚道了。」
厚道是人的詞,是形容人,不是神,第一;第二個,申公豹一出手就讓他燒掉封神榜,燒掉封神榜就燒掉了姜子牙這一世的未來,燒掉姜子牙整個生命的使命跟來處,因為元始天尊說得很清楚,說你把封神榜掛起來,你這一輩子幹成這一件事就得了。但姜子牙沒聽師父的話!我昨天沒搞明白申公豹為什麼有幾千年的修行?這前後的關係有啥故事?今天明白了:
紂王還有二十八年,連女媧都動不了,如果女媧動不了的話,元始天尊也動不了。換句話說,一個朝代的更替、變化不是人能知道的,是神所控制的。這裡面意味著什麼?
當出現大的一定層面的仙界生命更迭的話,就是重新封神,那不就等於現在(相當一定層面裡面)的神或仙的境界重新進行大洗禮,而這種大洗禮的概念就是:把過去的東西都給拋掉。
我們知道封神榜被定位的三百六十五個神裡面很多是重新被封的。呂岳是個瘟神,他自己說他是個練氣士,專門練這個東西。那我就想了:原來那個瘟神在哪兒?其實原來那個瘟神沒了——一定有他的原因跟去處。
在《封神演義》之前,就是整個大洪水時期,西方有「諾亞方舟」、東方有「大禹治水」。大禹治水之前是三皇五帝時期,那個時候講的都是神界的故事,對應著歐洲的希臘神話故事:人、神、仙、獸之間相互通婚,產生相應的這個、那個。意思是:在三界一定層面上的生命發生、經歷了什麼故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那些神仙故事)!?而那些神仙的故事不是發生在人間,是發生在仙界。當祂們走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要全部清洗掉——原來的東西沒了。但,是在一定的層面。
那元始天尊掛封神榜,重新封神,為什麼由姜子牙封?姜子牙是修不成的!人的輪迴轉世是在「天地人」中的,也就是說:用境界裡最低的去封高的,而授予最低的使命的,是元始天尊!?
所以被封的這些神,都是修不成的!元始天尊在這之外,後來這些神是在這之內,有一種「從新再造」的全新感覺。
那申公豹過來幹嘛?申公豹過來,姜子牙一回頭,就跟姜子牙說「你把封神榜燒了」,如果把封神榜燒了,就把新的這些神界全給燒了,沒了!如果把新的燒了,那原來的東西不就留下了嗎?那地方不能空。
我以為這裡面有這個故事,只有這個解釋才能明白為什麼申公豹說自己有幾千年修行,也為什麼說南極仙翁、元始天尊不能毀了他。他帶著所有舊的勢力的東西,所以在人間他就一定保紂王。保紂王,毀了新的東西,這就是申公豹的使命。
那申公豹就帶有了原來的、舊有的不好的那些神的因素,所以申公豹就可以請來三山五嶽各路神仙。而這各路神仙都是曾經修煉過多少年(這個練氣士、那個練氣士)。但唯有元始天尊和老子承載著《封神演義》中「未來」的這一套(誰是誰、誰是誰,都定位了)。
……
我們話說開了,這就是講故事。但是對今天有著極其借鑑的概念,就像我們說,你看意大利遭(瘟疫)這麼大的苦難,跟教宗傾向於中共有著絕對的關係。天主教的教宗跟中共走到一起,那你心目中的神又往哪兒放啊?也就是說,你今天在宗教上親近於天主教的話,你要看看你的教宗的所作所為,將會把你引到何處。
《封神演義》講的「通天教主」就是這故事。所以後面出現的整個整體的故事是跟神、仙、修煉人直接相關,凡是阻礙的,都有舊的因素在其中,他們都是秉承著舊的東西,都想維護過去的,而不去順應天、地走向全新。
這麼解釋就解釋通了申公豹的存在,元始天尊並不能毀他,那南極仙翁極其討厭他,也不能毀他。因為申公豹是衝著封神榜去的,封神榜是在姜子牙手裡,所以姜子牙可以毀他,但他的師兄不能直接毀他,要姜子牙答應——配著對兒的(我自己理解)。
所以生命就是這樣對應著來的。我們今天看到的一切,無論外面災難有多大,它有它的定數。對很多朋友來講不必太擔心,你只要今天真正地拒絕中共,不是鬥心眼,真正地從生命上拒絕中共,外面的事情沒這麼可怕,它就是個過程……你正常生活、正常做,你看明白了這些事情,就不是事情了。
聞太師馭麒麟 九龍島四聖出手
詩曰:
王道從來先是仁,妄加征伐自沉淪。
這裡講的「王道」就是順天意。正的,從來一開始都是挨打的,他一定是防守的,他對生命一定是尊重的,就是這麼一個對應。
順天意的永遠是珍惜生命、珍惜未來。如果你出於自己利益去征討王道,那你就是自找倒楣,肯定就完了。
趨名戰士如奔浪,逐劫神仙似斷燐。
人間求名、求利者「如奔浪」。看起來洶滔駭浪,到頭來什麼都沒有,空有其事、一物全無;劫難就在那兒,你還去追?追求這些東西的,就是與王道對立的神仙。就像東海龍王被哪吒拔了他的鱗片,那就慘了!
異術奇珍誰個是,爭強圖霸孰為真。
到底誰是、誰非?都為了自己的功名,想自己求一個結果!或者自持自己很強悍、自恃自己的功夫或者自己的功能更加強悍。到底為啥?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其實什麼都沒有,都是空的,因為你是逆著天意的。
不如閉目深山坐,樂守天真養自身。
不要管世間的事,這些事跟你沒關係,這是天意所為。這裡講的「天真」是對立於爭強圖霸、逐名戰士、追逐神仙、妄加征討。這些在人的勢力中、在人的利益中認為是求功名的、求俸祿的,所有這一切,都與「天真」對立。反過來就是:守住人生命的本來(人之初,性本善),把自己肉慾、貪婪降到最低點。
所以這一首詩展示的就是「四聖」。有些「修行人」就出山了,就來「惹麻煩了」。
話說聞太師聽吉立之言,忽然想起海島道友,拍掌大笑曰:「只因事冗雜,終日碌碌,為這些軍民事務,不得寧暇,把這些道友都忘卻了。不是你方纔說起,幾時得海宇清平。」
吉立你要不提醒,我聞太師還忙忙碌碌的,你這一提醒我,我想起來了。天地之大,宇宙之廣,只要找到我的道友,一切都寧靜如初。
吩咐吉立:「傳眾將知道:三日不必來見。你與余慶好生看守相府,吾去三兩日就回。」太師騎了墨麒麟,掛兩根金鞭,把麒麟頂上角一拍,麒麟四足自起風雲,霎時間周遊天下。
雲為路,就像哪吒腳蹬風火輪的概念一樣,其實就是講麒麟可以走入另外空間。人們看到的是雲彩,在牠的角度來講,雲就像牠腳底的鞋一樣。
有詩為證:
四足風雲聲響亮,鱗生霧彩映金光,
周遊天下須臾至,方顯玄門道術昌。
只有修行人才有這個本事(駕麒麟),不是修行人也降不住這些坐騎。
話說聞太師來至西海九龍島,見那些海浪滔滔,煙波滾滾。把坐騎落在崖前。只見那洞門外:異花奇草般般秀,檜柏青松色色新。正是:
只有仙家來往處,那許凡人到此間。
《封神演義》中把這些都叫作仙,很少叫作神。仙應該比神低,也就是說:神應該是能修成的。這裡邊有所分別。
正看玩時,見一童兒出,太師問曰:「你師父在洞否?」此童兒答曰:「家師在裡面下棋。」
太師曰:「你可通報:商都聞太師相訪。」
童兒進泂來,啟老師曰:「商都聞太師相訪。」
只見四位道人聽得此言,齊出洞來,大笑曰:「聞兄,那一陳風兒吹你到此?」
聞太師一見四人出來,滿面笑容相迎,竟邀至裡面,行禮畢,在蒲團坐下。
四位道人曰:「聞兄自那裡來?」
太師答曰:「特來進謁。」
道人曰:「吾等避跡荒鳥之中,有何見諭,特至此地?」
太師曰:「吾受國恩,與先王之託,官居相位,統領朝綱重務。今西岐武王駕下姜尚,乃崑崙門下,仗道欺公,助姬發作反。前差張桂方領兵征伐,不能取勝。奈因東南又亂,諸侯猖獗,吾欲西征,恐家國空虛,自思無計,愧見道兄。若肯借一臂之力,扶危拯弱,以鋤強暴,實聞仲萬千之幸。」
聞太師這話一說,就挑出了是非。因為他談到姜尚,就把修行的人給拉進來了。姜子牙是修不成的,但是他是元始天尊的弟子,當他以崑崙之派去輔佐西岐,聞太師說他跟我們作亂。
所以聞太師的一番話,就挑起了天下所有修行人的對立:必須有選擇——是選擇崑崙門下,還是跟聞太師一夥?
所以禍端都是這麼引起來的。在人的層面,就是聞太師惹起來的,這是前、後對應的。不同的生命層面有著不同的緣由,但各層面的生命都會在他這一層面找到自己的理由。
申公豹等了姜子牙幾千年,一出手就想把姜子牙騙了,把封神榜一燒,申公豹、聞太師他們所有的道友,都還各居自己處所,天下不改變。
但姜子牙沒燒,南極先翁給擋了,所以申公豹說你等著,我讓你西岐血流成河,當申公豹這一說,在商朝,聞太師這時候就想起了去找到道友。可不是申公豹跟聞太師打招呼,沒有。
所以,看起來之間沒有關聯,實際上、下是有關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境,夢境跟這邊沒關係,但是這個人自己可以知道上、下對應。用夢這個角度去講,對很多朋友容易理解。
頭一位道人答曰:「聞兄既來,我貧道一往,救援桂方,大事自然可定。」只見第二位道人曰:「要去四人齊去,難道說王兄為得聞兄,吾等便就不去?」聞太師聽罷大喜。
──此乃是四聖,也是「封神榜」上之數:頭一位姓王,名魔;二位姓楊,名森;三位姓高,名友乾;四位姓李,名興霸;是靈霄殿四將。
玉皇大帝的靈霄殿四將,這個時候是在下面(人間),還做仙人,所以他們被殺之後,人身丟掉之後,經歷這種洗禮之後,就到靈霄殿。這些仙都是從地上來的,但註定是修不成的。
這裡面就有了一個很有趣的道理,他是反的道理,什麼意思?這些人都是逆天意而為的。逆天意而為的可又成了三界裡的神仙,是玉皇大帝的靈霄殿裡面的四大將。所以三界是「反的」。自己的師父教誨過「三界是反的」,只能憑空、憑著悟性去理解。
當然這都是我個人的理解。《封神演義》的故事聽起來,一切都是定數啦!
看官:大抵神道原是神仙做,只因根行淺薄,不能成正果朝元,故成神道。
如果你查「神道」的話,你會發覺都出現在日本。日本有叫什麼「太河神道」,還有……你去京都看到的很多含有修行的一些庭、堂、廟、宇,都是「神道」來的,跟禪宗有關係,但都是非常低的仙,五花八門。人到那個環境中就感覺與人的風格很近,而且可以把那些東西引入我們日常的居所中。
日本庭堂的那種風格,在家居的這種裝修中,是一種風格,很多人也很喜歡,我個人也滿喜歡,我覺得也很有趣,很有味道,明兒我把我的背景改一個,就想改成日本式的那種家居的風格。
如果簡單的解釋,就是他們崇尚大自然如何如何。但這裡的神道:「大地神道原來是神仙做,根基太淺,不能修成正果朝元。」這個「朝元」是指元神的元——回歸不了自己元神本來的境界。
我剛才解釋說:「三界裡的理是反的。靈霄殿的四將是修不出去(三界)的。」是反(上界)的道理。所以「神道」就是講「三界裡面的神」——七仙女(想到的就這些了)。
也沒有什麼對、沒有什麼錯。人們在六道輪迴中,其實有機會能夠到那兒去,所以,元始天尊是把封神榜給了姜子牙。封神榜裡面這部分可不是歸玉皇大帝去封的。靈霄殿裡面的四將不是玉皇大帝自己派的。
──且說王魔曰:「聞兄先回,俺們隨後即至。」聞太師曰:「承道兄大德,求即幸臨,不可羈滯。」王魔曰:「吾把童兒先將坐騎送往岐山,我們即來。」聞太師上了墨麒麟回朝歌。不表。
且說王魔等四人,一齊駕水遁往朝歌來。怎見得,有詩為證:
五行之內水為先,不用乘舟不駕船,
大地乾坤頃刻至,碧遊宮內聖人傳。
萬物都有水,水應該是根本。所以當他(王魔等四人)駕水遁,無處不能去(不用乘舟不駕船,大地乾坤頃刻至)。其實我以為這裡講的「五行之內水為先」有這種含義在裡面:人的身體裡都有水,我們講過在物質形態中,同樣包括固態、液態跟氣態。固態就是天、地、人的「人」;液態就是「地」;氣態就是「天」。
下種子,是固態(人)。生萬物的種子得摸得著吧!開春了,得澆水!在大地上澆水,不澆水就死了——水是「地」;任何東西得透過陽光,沒陽光不成(植物同樣是有呼吸的),那是「天」。我只是舉例子。
陽光你看得著嗎?看得著,又看不著,對不對!所以跟我們人的生命概念是一樣的。現在的瘟疫都奔肺來的,這就叫天譴。在五行中很容易就可以看明白,凡是得了呼吸道疾病,都有著天譴的成分在其中。
話說四位道人到朝歌,收了水遁進城。朝歌軍民一見,嚇得魂不附體:王魔戴一字巾,穿水合服,面如滿月;楊森蓮子箍,似陀頭打扮,穿皂服,面如鍋底,鬚似硃砂,兩道黃眉;高友乾挽雙狐髻,穿大紅服,面如藍靛,髮似硃砂,上下獠牙;李興霸戴魚尾金冠,穿淡黃服,面如重棗,一部長髯;俱有一丈五六尺長,愰愰蕩蕩。眾民看見,伸舌咬指。王魔問百姓曰:「聞太師府在那裡?」有大膽的答曰:「在正南二龍橋就是。」四道人來至相府,太師迎入,施禮畢,傳令:「擺上酒來。」左道之內,俱用葷酒,持齋者少。五位傳杯。
當祂們用酒、用肉的時候,就有一種「人中的慾望」在其中(人有了渾濁的成分在其中)。這裡面用的是「左道」,其實我以為這裡他說的意思包含著「不正」的含義。飲酒吃肉、民以食為天,當人們注重口中味道的時候,人很難使他的境界擺脫人肉身慾望的影響。
吃齋,在小道上是一種修煉的形式;一種輔佐的作用在其中。但當(左道)跟普通人一樣,甚至嗜酒如命,那就表明修行的東西背後有著不潔淨的因素在其中(是我個人體會了)。
次日,聞太師入朝見紂王,言:「臣請得九龍島四位道者,往西岐破武王。」紂王曰:「太師為孤佐國,何不請來相見?」太師領旨。不一時,領四位道人進殿來。紂王一見,魂不附體,好兇惡像貌!
道人見紂王曰:「衲子稽首了!」紂王曰:「道者平身。」傳旨:「命太師與朕代禮,顯慶殿陪宴。」太師領旨。紂王回宮。
且說五位在殿懽飲。王魔曰:「聞兄,待吾等成了功來,再會酒罷。我們去也。」四位道人離了朝門,太師送出朝歌。太師自回府中。不表。
且說四位道人駕水遁往西岐山來,霎時到了,落下水光,到張桂方轅門。探馬報入:「有四位道長至轅門候見。」張桂方聞報,出營接入中軍。張桂方、風林參謁。
王魔見二將欠身不便,問曰:「聞太師請俺們來助你;你想必著傷?」風林把臂膊被哪吒打傷之事說了一遍。王魔曰:「與吾看一看。……呀!原來是乾坤圈打的。」葫蘆中取一粒丹,口嚼碎了搽上,即時全愈。
桂方也來求丹,王魔一樣治度。又問:「西岐姜子牙在那裡?」張桂方曰:「此處離西岐七十裡。因兵敗至此。」王魔曰:「快起兵往西岐城去!」彼時張桂方傳令,一聲砲響,三軍吶喊,殺奔西岐,東門下寨。
三十六路兵馬第一路兵馬已經到來。
王魔奇獸 子牙無奈 二上崑崙
我們就是講「故事」,內容肯定觸及到我個人在修煉當中的一些理解、認識,每個人理解的都不同,人與人之間理解完全相同的話,這兩個人就是一個人,分不開了,不可能兩個是一個人,一定有差距,才會反映出每個個體生命的「自我」真正的價值。
所以我們講《封神演義》就是講故事……我們就當故事……
子牙在相府,正議連日張桂方敗兵之事。探事馬報來:「張桂方起兵在東門安營。」子牙與眾將官言曰:「張桂方此來,必求有援兵在營,各要小心。」眾將得令。
且說王魔在帳中坐下,對張桂方曰:「你明日出陣前,坐名要姜子牙出來。吾等俱隱在旗旛腳下;待他出來,我們好會他。」
楊森曰:「張桂方、風林,你把這符貼在你的馬鞍鞽上,各有話說。我們的坐騎乃是奇獸;戰馬見了,骨軟筋酥,焉能站立。」二將領命。
且說次日,張桂方全粧甲冑,上馬至城下,坐名只要姜子牙答話。報馬進相府,報:「張桂方請丞相答話。」子牙不把張桂方放在心上,料只如此,傳令:「擺五方隊伍出城。」炮聲響亮,城門大開。只見:
青旛招展,一池荷葉舞清風;
素帶施張,滿院梨花飛瑞雪。
紅旛閃灼,燒山烈火一般同;
皂蓋飄搖,烏雲蓋住鐵山頂。
杏黃旗磨動,護中軍戰將;
英雄如猛虎,兩邊擺打陣眾英豪。
那個時候都按顏色來走,排兵布陣也按顏色來走,其實咱們也講過「赤橙黃綠青藍紫」、「Do到Si」(音符)這些都是「七」(定數)來的,這種顏色相互的匹配,跟上面更高境界的生命是對上的,所以那時候講擺陣,人這邊是擺陣,其實在另外空間就立起來了,所以神、佛在你背後。正的力量越正,觸動上面的生命層面越高(所以擺陣真正是幹這事的,其實有著「半人半神」的概念)。現在的人都不信了,所以就另外一個概念了。
話說寶纛旛下,子牙騎青鬃馬,手提寶劍。桂方一馬當先。子牙曰:「敗軍之將,又有何面目至此?」張桂方曰:「『勝敗軍家常事』,何得為愧。今非昔比,不可欺敵!……」言還未畢,只聽得後面鼓響,旗旛開處,走出四樣異獸:王魔騎狴犴,楊森騎狻猊,高友乾騎的花斑豹,李興霸騎的是猙獰,四獸衝出陣來。子牙兩邊戰將都跌翻下馬,連子牙撞下鞍鞽。
龍有九子,狴犴是第七個,長的像老虎;楊森騎的是狻猊,我們通常說的獅子,龍的四子;高友乾騎的是花斑豹,其實他講的是花斑豹,應該是有另外一個名字;另外,李興霸騎的是猙獰,猙獰(大概)是龍的三子。你去故宮,太和殿房角那些獸,是猙獰這些獸。猙獰的猙應該是四個尾巴,一個角,他的尾巴很厲害。
這些獸在我們現實普通人的環境中能夠對應上,你看有豹、有獅、有虎——我們人中的動物能對應到一定層面的動物。就像我們說妲己(狐狸)有那種魔力、妖氣,是從另外一個生命的概念中出來的。有些很不好的女人,咱們通常說的「眼睛會說話」(只能這麼解釋,對女人沒有任何意見),就是說:因為誘惑所在,眼睛會說話,有些人的眼睛會勾起別人的魂魄。
狴犴,基本上就是老虎;狻猊,就是獅子;花斑豹就是豹了;猙是另外一種獸。
這些戰馬經不起那異獸惡氣沖來,戰馬都骨軟筋酥。
──內中只是哪吒風火輪,不能動搖;黃飛虎騎五色神牛,不曾挫銳;以下都跌下馬來。
黃飛虎的坐騎這裡沒說是怎麼來,但五色神牛是有來頭的。就是說:黃飛虎的五色神牛不輸給龍的九子。這四位戰將騎的是龍的九子,而他們在天庭是大殿前鎮殿的四個大將,龍一直有「護法」的含義在裡面,就是這麼對應來的。
四道人見子牙跌得冠斜袍綻,大笑不止;大呼曰:「不要慌!慢慢起來!」子牙忙整衣冠,再一看時,見四位道人好兇惡之相:臉分青、白、紅、黑,各騎古怪異獸。
子牙打稽首曰:「四位道兄,那座名山?何處洞府?今到此間,有何吩咐?」子牙道罷,王魔曰:「姜子牙,吾乃九龍島煉氣士王魔、楊森、高友乾、李興霸也。你我俱是道門。只因聞太師相招,特地到此。我等莫非與子牙解圍,並無他意。不知子牙可依得貧道三件事情?」
子牙曰:「道兄吩咐,莫說三件,便三十件可以依得。但說無妨。」
王魔曰:「頭一件:要武王稱臣。」
因為當姜子牙輔佐武王自行稱王的時候,就不是紂王的臣了,等於跟朝歌掰了。
子牙曰:「道兄差矣。吾主公武王,原是商臣,奉法守公,並無欺上,何不可之有?」
其實是這麼回事兒!因為武王並沒有對紂王做任何傷害,他也沒說我們要鬧獨立!他沒鬧獨立,你不能這麼說呀!
王魔曰:「第二件:開了庫藏,給散三軍賞賜。第三件:將黃飛虎送出城,與張桂方解回朝歌。你意下如何?」
子牙曰:「道兄吩咐,極是明白;容尚回城,三日後作表,敢煩道兄帶回朝歌謝恩,再無他議。」
兩邊舉手:「請了!」
姜子牙的意思就是三件事他全依了。姜子牙耍滑頭,而王魔他們藝高人膽大:「你耍滑頭,你不過如此,反正你也耍不出我去。」所以當時他們並沒有直接下傢伙打。
正是:且說三事權依允,二上崑崙走一遭。
話說子牙同將進城,入相府,陞殿坐下。只見武成王跪下曰:「請丞相將我父子解送桂方行營,免累武王。」
其實在這種大的天象背景之下,只要你正,你選擇順天意,怎麼做都成;你選擇逆天意,無論你認為做得多正,你都是錯的!這話,有些朋友不一定接受(就容易在下面留言討論了)。
姜子牙那麼正,怎麼還撒謊啊?道理是一層一層的!前題是順天意,但是如果你連何謂「順天意」和「逆天意」,你都沒搞清楚的話,你說我隨便撒謊騙人無所謂,我把人剁成肉醬都無所謂,反正我以為我是正的,那就完了。
子牙忙忙扶起,曰:「黃將軍,方纔三件事,乃權宜暫允他,非有他意。彼騎的俱是怪獸,眾將未戰,先自落馬,挫動銳氣,故此將機就計,且進城再作他處。」
黃將軍謝了子牙,眾將散訖。子牙乃香湯沐浴,吩咐武吉、哪吒防守。子牙駕土遁,二上崑崙,往玉虛宮而來。
這裡你可以看到,當姜子牙想上山去見他師父的時候,都要沐浴更衣。這是一種敬意!也唯有在修煉中,在真正的信仰中才會講這些,那是一份禮儀和敬重。今天很多人根本都沒有這些概念了。其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你再看看外頭出大瘟疫,神為什麼要這麼幹。那人都不知道什麼叫犯罪,什麼叫褻瀆!
有詩為證:
道術傳來按五行,不登霧彩最輕盈。
須臾直過扶桑徑,咫尺行來至玉京。
很多道術都是從五行的角度講。只要他上了崑崙山,修行一段時間,這東西(道術)自然就可以有了,在當時,對於很多修道之人這是基礎的東西,現在人們把這東西看得很珍貴。而我們表面上卻看不到誰能夠土遁、水遁?我以為:當人們汽車越發達的時候,開著汽車的人想看土遁、水遁?根本看不著。正好是反的。
且說子牙到了玉虛宮,不敢擅入。候白鶴童子出來,子牙曰:「白鶴童兒,通報一聲。」白鶴童子至碧遊床,跪而言曰:「啟老爺:師叔姜尚在宮外候法旨。」元始吩咐:「命來。」
子牙進宮,倒身下拜。元始曰:「九龍島王魔等四人在西岐伐你。他騎的四獸,你未曾知道。此物乃萬獸朝蒼之時,種種各別,龍生九種,色相不同。白鶴童子,你往桃園裡把我的坐騎牽來。」
白鶴童兒往桃園內,牽了四不像來。
那四個獸是厲害的。按照元始天尊說法,那四個獸開天闢地的時候就來了,是龍生九子當中的四種,色相、顏色都不同,但他是龍種。元始天尊就把自己的坐騎「四不像」賜給了姜子牙。
怎見得,有詩為證:
麟頭豸尾體如龍,足踏祥光至九重。
四海九洲隨意遍,三山五嶽霎時逢。
這是賜給姜子牙的坐騎,來應對王魔的四個龍子。
童兒把四不像牽至。元始曰:「姜尚,也是你四十年修行之功,與貧道代理封神,今把此獸與你騎往西岐,好會三山、五嶽、四瀆之中奇異之物。」
姜子牙因為是代替元始天尊封神的,所以他在人間的出現,任何與他對壘的這些修行者都等同於與元始天尊對壘。所以這就是順天意跟逆天意。
記得在講申公豹的時候就講:申公豹為什麼修行幾千年一直延續到這兒?如果申公豹所保的一切就是舊有的一切,那元始天尊要開闢的是全新的,這就變成了在人間改朝換代的時候,在一定的仙界,都出現了大淨化,所以「有未來的」跟「沒有未來的」,這是相互對應的。
又命南極仙翁取一木鞭──長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節;每一節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名曰「打神鞭。」
「三尺六寸五分」(對應)「三百六十五天」;二十一節,其實就是三魂七魄。三魂:天、地、人;七魄:是定數七。對吧!
「每一節有四道符印」:東、西、南、北。或者說:春、夏、秋、冬(或:時辰)——我以為可能「東西南北」的含義更高,因為他鞭長已經有了三尺六寸五分——(對應時間)三百六十五天。所以,四道符印每一節應該是(對應空間)東、西、南、北。
──子牙跪而接受;又拜懇曰:「望老師大發慈悲!」元始曰:「你此一去,往北海過,還有一人等你。貧道將此中央戊己之旗付你。旗內有簡,臨迫之際,當看此簡,便知端的。」
地支當中,中央為「土」(「戊」是陽土,「己」是陰土),元始天尊按照五行給予姜子牙「中央戊己之旗」——土為中心,最核心的地方(所以人看相得看人的鼻子,如果太太鼻子長得好,旺夫)!
子牙叩首辭別,出玉虛宮。南極仙翁送子牙至麒麟崖。子牙上了四不像,把頭上角一拍,那獸一道紅光起去,鈴聲響亮,往西岐來。正行之間,那四不像飄飄落在一座山上。山近連海島。
四不像一句話不說,但是元始天尊讓他幹什麼、他要幹什麼都很清楚。
怎見得好山:
千峰排戟,萬仞開屏。
日映嵐光輪嶺外,雨收岱色冷含煙。
藤纏老樹,雀占危岩。
奇花瑤草,修竹喬松。
幽鳥啼聲近,滔滔海浪鳴。
重重谷壑芝蘭繞,處處巉崖苔蘚生。
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
話說子牙看罷山,只見山腳下一股怪雲捲起。雲過處生風,風響處見一物,好生蹺蹊古怪。怎見得:
頭似駝,猙獰兇惡;項似鵝,挺折梟雄。
鬚似蝦,或上或下;耳似牛,凸暴雙睛。
身似魚,光輝燦爛;手似鶯,電灼鋼鉤。
足似虎,鑽山跳澗;龍分種,降下異形。
採天地靈氣,受日月之精。
發手運石多玄妙,口吐人言蓋世無。
龍與豹交真可羨,來扶明主助皇圖。
這裡講「龍鬚虎」長的模樣像虎;狴犴,基本也跟虎的概念差不多。
話說子牙一見,魂不附體,嚇了一身冷汗。那物大叫一聲曰:「但吃薑尚一塊肉,延壽一千年!」子牙聽罷,「原來是要吃我的。」那東西又一跳將來,叫:「姜尚,我要吃你!」子牙曰:「吾與你無隙無仇,為何要吃我?」妖怪答曰:「你休想逃脫今日之厄!」子牙把杏黃旗輕輕展開,看裡面簡帖。
「……原來如此。」子牙曰:「那孽障,我該你口裡食,料應難免。你只把我杏黃旗兒拔起來,我就與你吃;拔不起來,怨命。」子牙把旗望地上一戳。
那旗長有二丈有餘。那妖怪伸手來拔,拔不起來;兩隻手拔,也拔不起;用陰陽手拔,也拔不起來;便將雙手只到旗根底下,把頭頸子掙的老長的,也拔不起來。
子牙把手望空中一撒,五雷正法,雷火交加,一聲響,嚇的那東西要放手,不意把手長在旗上了。子牙喝一聲:「好孽障!吃吾一劍!」那物叫曰:「上仙饒命!念吾不識上仙玄妙,此乃申公豹害了我!」
子牙聽說申公豹的名字,子牙問曰:「你要吃我,與申公豹何干?」妖怪答曰:「上仙,吾乃龍鬚虎也。自少昊時生我,採天地靈氣,受陰陽精華,已成不死之身。前日申公豹往此處過,說:『今日今時姜子牙過時,若吃他一塊肉,延年萬載。』故此一時愚昧,大膽欺心,冒犯上仙。不知上仙道高德隆,自古是慈悲道德,可憐念我千年辛苦,修開十二重樓,若赦一生,萬年感德!」子牙曰:「據你所言,你拜吾為師,我就饒你。」龍鬚虎曰:「願拜老爺為師。」子牙曰:「既如此,你閉了目。」龍鬚虎閉目。只聽得空中一聲雷響,龍鬚虎也把手放了,倒身下拜──子牙北海收了龍鬚虎為門徒。
當初武吉的時候,也是姜子牙說,你拜我為師,我救你,這時候龍鬚虎也是,你拜我為師,我救你。所以各自有命,不能輕易出手的,出手一定有著因由。而「師徒如父子」就包含這種含義。今天的人們把修行、與生命內在關聯的信仰都扔了,把它稱為文化(宗教已是一種文化),其實已經相當偏離原始之路。
子牙問曰:「你在此山,可曾學得些道術?」
龍鬚虎答曰:「弟子善能發手有石──隨手放開,便有磨盤大石頭,飛蝗驟雨,打的滿山灰土迷天,隨發隨應。」
子牙大喜:「此人用之劫營,到處可以成功。」
子牙收了杏黃旗,隨帶龍鬚虎,上了四不像,逕往西岐城;落下坐騎,來至相府。
眾將迎接,猛見龍鬚虎在子牙後邊,眾將嚇的痴獃了:「姜丞相惹了邪氣來了!」
子牙見眾將猜疑,笑曰:「此是北海龍鬚虎也,乃是我收來門徒。」眾將進到府,參謁已畢。
子牙問城外消息,武吉曰:「城外不見動靜。」
子牙打點一場大戰。
且說張桂方在營五日,不見子牙出城來犒賞三軍,把黃飛虎父子解到營裡來;乃對四位道人曰:「老師,姜尚五日不見消息,其中莫非有詐?」
王魔曰:「他既依允,難道失信與我等!西岐城管教他血滿城池,屍成山嶽。」
又過三日,楊森對王魔曰:「道兄,姜子牙至八日還不出來,我們出去會他,問個端的。」
張桂方曰:「姜尚那日見勢不好,將言俯就;姜尚外有忠誠,內懷奸詐。」
楊森曰:「既如此,我等出去。若是誘哄我等,我們只消一陣成功,早與你班師回去。」
風林傳下令去,點砲,三軍吶喊,殺至城下,請子牙答話。探事馬報入相府。
子牙帶哪吒、龍鬚虎、武成王,騎四不像出城。王魔一見大怒:「好姜尚!你前日跌下馬去,卻原來往崑崙山借四不像,要與俺們見個雌雄!」把狴犴一磕,執劍來取子牙。
王魔當然知道那是元始天尊的四不像。他們走到這個層面的時候,誰的坐騎,在他的層面中都清楚。
傍有哪吒登開風火輪,搖火尖鎗大叫:「王魔少待傷吾師叔!」衝殺過來。輪獸相交,鎗劍並舉,好場大戰!怎見得:
兩陣上旛搖擂戰鼓,劍鎗交加霞光吐。
鎗是乾元祕授來,劍法冰山多威武。
哪吒發怒性剛強;王魔寶劍誰敢阻。
哪吒是乾元山上寶和珍;王魔一心要把成湯輔。鎗劍並舉沒遮攔,只殺得兩邊兒郎尋鬥賭。
話說二將大戰,哪吒使發了那一條鎗與王魔力敵。正戰間,楊森騎著狻猊,見哪吒鎗來得利害,劍乃短傢伙,招架不開。楊森在豹皮囊中取一粒開天珠,劈面打來,正中哪吒,打翻下風火輪去。王魔急來取首級,早有武成王黃飛虎催開五色神牛,把鎗一擺,衝將過來,救了哪吒。王魔復戰飛虎。楊森二發奇珠,黃飛虎乃是馬上將軍,怎經得一珠,打下坐騎來。早被龍鬚虎大叫曰:「莫傷吾大將,我來了!」王魔一見大驚,「是個什麼妖精出來!」
他們各自騎的都是九種龍種當中的一種,龍鬚虎不是,龍鬚虎是龍跟虎交配而來的(其實講的是這意思),當然就不太一樣。
怎見得:
古怪蹺蹊相,頭大頸子長。
獨足只是跳,眼內吐金光。
身上鱗甲現,兩手似鉤鎗。
煉成奇異術,發手磨盤強。
但逢龍鬚虎,不死也著傷。
話說高友乾騎著花斑豹,見龍鬚虎兇惡,忙取混元寶珠,劈臉打來,正中龍鬚虎的脖子。打的扭著頭跳。左右救回黃飛虎。
王魔、楊森二騎來擒子牙。子牙只得將劍招架,來往衝殺。子牙左右無佐,三將著傷,救回去了。不防李興霸把劈地珠照子牙打來,正中前心。子牙「噯呀」一聲,幾乎墜騎;帶四不像望北海上逃走。
王魔曰:「待吾去拏了姜尚。」來趕子牙;似飛雲風捲,如弩箭離弦。子牙雖是傷了前心,聽得後面趕來,把四不像的角一拍,起在空中。
王魔笑曰:「總是道門之術!你欺我不會騰雲。」把狴犴一拍,也起在空中,隨後趕來。
──子牙在西岐有七死三災,此是遇四聖,頭一死──王魔見趕不上子牙,復取開天珠望後心一下,把子牙打翻下騎來,骨碌碌滾下山坡,面朝天,打死了。四不像站在一傍。王魔下騎,來取子牙首級。
所以,就是姜子牙「三死七災」他躲不開(這裡面講的就是這個意思),三十六路人馬也就自然去伐西岐了。這就是相互對應的。反過來,如果姜子牙(申公豹叫他)不回頭,三十六路人馬也來不了,這封神榜其實也就不好做了,可能就換成另外一模樣,也就不是我們現在看的這模樣了。所以有時候很難說何為對?何謂錯?一切都在命運中。
忽然聽的半山中作歌而來:
「野水清風拂柳,池中水面飄花。
借問安居何處,白雲深處為家。」
話說王魔聽歌,看時,乃五龍山雲霄洞文殊廣法天尊。王魔曰:「道兄來此何事?」廣法天尊答曰:「王道友,姜子牙害不得!貧道奉玉虛宮符命在此,久等多時。只因五事相湊,故命子牙下山:
「五事相湊」,其實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互對應,在一定範圍的天、地改變了,所有東西都到位了!其實就是「定數」到了。
一則成湯氣數已盡;二則西岐真主降臨;三則吾闡教犯了殺戒;四則姜子牙該享西地福祿,身膺將相之權;五則與玉虛宮代理封神。道友,你截教中逍遙自在,無拘無束,為什麼惡氣紛紛,雄心赳赳。
當初,在那個境界當中定下了規矩:闡教去管這件事(截教不要管)。闡教犯了殺戒,就等於得下凡間,遭此大劫,因為如果他們下到凡間去管這些事情的話,他們就有可能修不成,回不去了,回不去就完了。如果從修行的角度來講,是這樣。
這麼講吧:這些人如果托生到人間,經歷了黃河陣(這是比喻了),他們就有可能再也回不去了。所以對於神仙來講,這冒了巨大的風險。而當時定下來的就是不關截教的事情,你不要插手,你什麼都不管。所以他就講述,當時碧遊宮上有兩句話,是講通天教主給他門下的弟子定下的規矩。
可知道你那碧遊宮上有兩句說的好:
緊閉洞門,靜誦『黃庭』三兩卷;
身投西土,『封神臺』上有名人。
這些人當被封神臺封到了神(給收走),就斷了他千年的修行,因為他出不了三界,封神臺是在三界裡面。那你就完了,就把你的修行一切都給廢了。
你把姜尚打死,雖死還有回生時候。道友,依我,你好生回去,這還是一月未缺;若不聽吾言,致生後悔。」
王魔曰:「文殊廣法天尊,你好大話!我和你一樣規矩,怎言月缺難圓。難道你有名師,我無教主!」
這話一說,就是妒嫉。元始天尊是王魔的師伯。通天教主是老三,老子是老大,元始天尊是老二,所以做晚輩的就不能這樣去講:「難道你有名師,我無教主!」一講這個話,其實是大逆不道了,就是妒嫉!
王魔動了無名之火,持劍在手,睜睛欲來取文殊廣法天尊。只見天尊後面有一道童,挽抓髻,穿淡黃服,大叫:「王魔少待行兇,我來了!」
──廣法天尊門徒金吒是也;拎劍直奔王魔。王魔手中劍對面交還。來往盤旋,惡神廝殺。有詩為證:
來往交還劍吐光,二神鬥戰五龍岡,
行深行淺皆由命,方知天意滅成湯。
道行深、道行淺,都是命來的。就是說:誰能修成、誰修不成,都是命裡註定的事兒。所以你逆著天意來,不管你道行深、道行淺,一定就輸,而你順著天意來,你怎麼做都成——我們當初說習近平時就這麼說的。
話說王魔、金吒惡戰山下,文殊廣法天尊取一物──此寶在玄門為遁龍樁,久後在釋門為七寶金蓮──上有三個金圈,往上一舉,落將下來。
名字不同,一個寶貝。因為那文殊後來到了釋迦牟尼佛那裡去當菩薩的時候,那個寶貝叫「七寶金蓮」,所以這個寶貝(在玄門的時候叫「遁龍樁」)祂一直帶著。
我記得有一次跟大家解釋過,元始天尊的弟子每個人的功夫都不一樣,每個人的寶貝也都不一樣,但他們都是元始天尊的門徒(十二門徒),在我眼睛裡祂們每一個人的珍貴也在於此:各自有自己的天地,各自有自己的神通。同樣可以類比於今天的人。
如果是未來佛彌勒下世在人間的話,今天能成為與彌勒同世同時在人間為人的人,那不得了!
王魔急難逃脫,頸子上一圈,腰上一圈,足下一圈,直立的靠定此樁。金吒見寶縛了王魔,手起劍落。不知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待續)
【濤哥侃封神】第三十八回(上)
【濤哥侃封神】第三十八回(下)
點閱【濤哥侃封神】系列文章。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