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制為何一斤是十六兩?

2021年04月08日文化漫步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4月08日訊】「一斤十六兩」的淵源來源甚古,表現中華文化的傳統思維,看看華夏先人如何在斤兩間參天地,落實「人法自然」的精神?
常見「半斤八兩」、「八兩半斤」的成語,比喻彼此分量或程度不相上下,日常俗話中也常用到,例如「你兩個八兩半斤,好一對人客和主人。」也作「半斤八兩」。(《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二四出》)這種說法源於「十六兩為斤」這種權量規制。古人以十六兩為一斤,半斤即是八兩。
那麼古時候為何以十六兩為一斤,而不用十進制呢?
斤、兩都是自古就使用的測量重量的秤錘或砝碼,材料為鐵或銅。《漢書.律曆志上》記載衡量重量的單位有五種,從輕到重依序是:銖、兩、斤、鈞、石,稱為「五權」,且各自有象徵內涵。(原文:「權者,銖、兩、斤、鈞、石(*五權)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斤、兩等五權的標準重「本起於黃鐘之重。」即以黃鐘的重量作為標準。黃鐘有多重?王先謙漢書補注說「黃鐘之管重十二銖 」(即半兩重)。
先說「兩」的名稱怎麼來?「兩者,兩黃鐘律之重也」,換言之,「兩」是由兩個黃鐘律管的重量而來的,換算得二十四銖,象徵二十四節氣(原文:「二十四銖而成兩者,二十四氣之象」)。
再說「斤」,《漢書.律曆志上》說「十六兩為斤」。那麼為何採用十六兩為一斤呢?也有象徵義涵,那是表示「四時乘四方之象」。四時就是一年四季,四方就是東西南北方,是空間的通稱,也是天下的通稱;換言之,在一「斤」中把天下時空都涵納於其中了,自有一個小天地、小宇宙。
把斤換算成兩再換算成「銖」,依然具有豐富的文化義涵:一斤等於十六兩、等於三百八十四銖,這又等於易經六十四卦的爻數,對應天地陰陽循序變動之象(原文:「斤者,明也,三百八十四銖,易二篇之爻,陰陽變動之象也」)。綜而觀之,在日升、日落的日常生活中以斤、兩為交易的準據,示現「人法自然」的義涵在其中。
古制為何一斤是十六兩?
小小的斤兩權量準器,示現「人法自然」的義涵在其中。 (pixabay)<br/>
這種公平、公正的權量精神在《詩經.小雅.節南山》詩中也被運用來歌頌賢德之士,詩吟:「尹氏大師,秉國之鈞,四方是維,天子是毗,俾民不迷。」詩中提到商初的賢相忠臣伊尹,秉國之鈞(*以「鈞」代表權量),執掌國家政治事務的權量,維制四方,輔翼天子,使天下無迷惑也。從小見大,可以看見斤、兩等等權衡之器的重要性。秤錘、砝碼等等權量斤兩之器雖是小工具卻是維持天下公平交易的重器,有了它們這些公正無私的交易準據,能使百工樂業司創造、百姓無爭而安居;另一方面,國家的法制之器也是權量之器公平精神的發揮,從而可以維制四方,使天下無迷惑。
一斤十六兩的淵源來自中華文化的傳統思維,斤兩就在掌指間,以小見大,以小觀天地。華夏先人在生活俯仰間參天地,崇尚天人合一精神,落實在斤兩的權量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