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華耀世的蘇軾小時候改了老師的詩 師也自嘆不如

2021年06月16日文化漫步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6月16日訊】蘇軾具才華多方,詩詞文學的成就人們有目共睹,他從小時候就展現了這方面的天賦,甚至連他的老師都自嘆不如。十來歲時他作《夏侯太初論》,舉譬精妙貼切又犀利無比,讀來令人叫絕,幾至噴飯。小時候的他還有什麼妙文絕句呢?
老師:「吾非若師」
蘇軾兄弟曾在劉微之(劉巨)門下當過學生。劉微之在眉山城西辦了個壽昌院,學生上百人。某日,老師以《鷺鷥》為題,作詩句示範,並且講解意涵,讓學生逐句吟詠。詩的末句吟:
(鷺鳥窺遙浪,寒風掠岸沙。)[1]
漁人忽驚起,雪片逐風斜。
同學聽著老師的解說,不斷地點頭稱是,有人甚至已經搖頭晃腦地吟誦起來。蘇軾看後,只覺得意猶未盡,便忍不住給老師建議,說這個雪花飛舞之後,如有個落腳點,有個去處,意境應會更好一點。他又說,或許這麼樣改一下能更完善:
(鷺鳥窺遙浪,寒風掠岸沙。)
漁人忽驚起,雪片落蒹葭。
在蘇軾的眼中,寒風掠岸下,忽然看見漁人紛紛驚動起來,原來他們發現荻草和蘆葦葉上已積了一層雪,雪花落地無聲,而天候已大變了。(蒹是荻;葭是蘆葦,是同一種植物,初生的叫「葭」,還沒開花之前是「蘆」,開花了就叫「葦」。)
老師非常驚異,沒想到蘇軾一個小小孩童,竟有如此視野,對自然景觀的感受能如此敏銳細微。他向蘇軾說:我當不了你的老師啊(吾非若師)!
後來蘇軾兄弟應制科,劉巨贈詩:「驚人事業傳三館,動地文章震九州。老夫欲別無他祝,只願雙封萬戶侯。」敬慕與祝福之情溢於言表,自是三蘇名聞天下。(宋‧劉巨《贈蘇軾兄弟 》 )
七歲開始喜讀書過目不忘
七歲以前,他應該還是童心未泯的孩子,可能還跟一般孩童一樣,喜歡和玩伴冶遊嬉戲,有他自己童年的意趣,然而,在他的生平記錄中不著一事,可能只是玩耍的花樣能推陳出新罷了。但七歲以後可就大大地不同了。翅膀長成了,海濶天空任他遨遊!
蘇軾七歲已懂得讀書的重要性,也極喜歡讀書,加上記性極佳,幾乎是過目不忘,所以衍生出這麼一段佳事來。在《長短句集‧洞仙歌自序》中,他寫到:「僕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年九十餘,能知孟昶宮中事。」[2]
蘇軾七歲的時候,聽九十多歲朱姓老尼姑講述孟昶宮中之事,曾提到花蕊夫人的一闋詞,那是描寫花蕊夫人與蜀主孟昶在大熱天的夜晚,納涼於摩訶池上的情景。等到老尼死了很久,蘇軾已四十多歲時,卻還記得這事,可是他只記得開頭兩句,當時已經沒有人知道有這闋詞了,蘇軾閒暇無事時總不自覺地要尋思一番。忽然有一天,靈光一閃,呀!會不會是吟詠洞府神仙的《洞仙歌令》呢?試著琢磨,果然是,於是為之填補不足之處,千古名作於焉產生:
《洞仙歌·冰肌玉骨》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
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敧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
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蘇軾用水、風、香、月等清澈的元素烘托女主人公的冰清玉潤,創造出境佳人美、人境雙絕的「情」境 。 蘇軾寫景渾然沒有滯礙,寫情自然而不造作,情景之間,互溶互生,而「情意」盡在其中矣。結尾三句是點睛之筆,深切流露女主人公滿懷流光不待人的幽思、時不我予的千古愁。
十多歲作《夏侯太初論》舉譬犀利傳神
《東坡先生年譜》記載,蘇軾十來歲時,父親蘇洵曾要他作《夏侯太初論》。蘇軾寫了這樣令人驚艷的句子:「有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失聲於破釜;能摶猛虎不能無變色於蜂蠆。」大意是:有人能把價值千金的玉璧摜碎而不動聲色,卻不能在鍋子摔破時不失聲驚呼;雖能和猛虎博鬥,卻不能在群蜂或毒蟲湧來時不變神色。這一對句極受父親蘇洵喜愛,十來歲的孩子能營造出這麼犀利對比又真實動人的意象,睥睨當時的文壇是足足有餘的。但因他年紀還小,年少所作論文,沒能留傳下來。真是可惜啊!
十二歲作《天石硯銘》 抒發生平之志
蘇軾十二歲的時候,在住家的沙地上,和一群少年同儕挖地玩遊戲。不意挖到一塊奇異的石頭,形狀像魚,觸膚溫潤,晶瑩剔透,色呈淺綠,裡外都點綴著細碎的銀星,敲打時會發出鏗鏘的聲音。試著拿它當硯台,很能發墨,只是沒有儲水的地方。父親說:「這是天硯啊!具有硯的品質,只是形狀不太完備罷了。」於是把它給了蘇軾,說:「這是你能寫出好文章的祥瑞徵兆。」於是,蘇軾當寶貝般地使用它,並在上面刻上銘文《天石硯銘》: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於德,或全於形。均是二者,顧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釋意:「一旦得了造化,就永不更改。或以品德為重,或顧全外表形體。如果兩者皆有,那我選哪個呢?仰人鼻息、卑躬屈膝嗎?這種人世間本來就很多。」)
元豐二年秋七月,蘇軾遭人構罪,被捉入大牢,幾致死罪(俗雲烏臺詩案),一家流離,書籍用品也凌亂散失。第二年遭貶到了黃州,他尋找那方硯臺,卻遍尋不著,以為丟失了。元豐七年七月,他乘船到當塗,打開書箱時,忽然又看見了它,喜出望外。那個裝硯的匣子雖然不太精緻,卻是父親親手刻出受硯的部分,然後讓匠人做了匣子。他非常珍惜它。就像當年父親把它交給他這個兒子一樣,他也把失而復得的硯臺交給兒子蘇迨和蘇過。父親為這方硯台加上了匣子傳給他,而他則給加上了硯銘,把他這一生的精神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們。
一代文豪蘇軾小時候寫過的妙文絕句,竟然與他的人生長相左右,好像早已經鋪陳他這一生的來世使命呀。
註釋: [1] 這一句「鷺鳥窺遙浪,寒風掠岸沙」在宋人葉寘《愛日齋叢抄》中未見,該書只抄錄了其後兩句,是拾掇而來的散落人間的文字,放在此處有助於讀者感受後兩句的情境。
[2] 蘇軾在《長短句集·洞仙歌自序》說:「 余七歲時。見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雲。」
參考資料:《欒城集·亡兄蘇軾端明墓誌銘》《東坡先生年譜》《東坡全集》《侯鯖録》《愛日齋叢抄》 @*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