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北京高層屢戰屢敗 經濟清算時刻來臨

2021年06月25日時政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6月25日訊】有美國專家日前刊發評論稱,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北京的經濟改革屢戰屢敗,中國經濟正在惡化,並面臨清算時刻。
美國榮鼎諮詢聯合創辦人榮大聶(DanielRosen)22日在《外交事務》雜誌發表評論文章稱,許多觀察家看著中國,看到中共的領導層在玩一個高超的遊戲。他們看到中共拒絕改革其政策以適應全球規範,而宣揚要走自己的路。
評論文章說,現實情況是,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北京曾多次嘗試改革,但是每次都幾乎以失敗告終,不得不重走回老路。中國經濟增長的數量和質量(拋開大流行時期的反常現象來看)都在惡化。
文章分析認為,除非中共的領導層找到回歸經濟自由化的道路,否則中國的未來將與中國共產黨描繪的美好前景大相逕庭。
中國外匯存底減少近4分之1
回顧習近平的改革歷史,文章說,習近平上台掌權,選擇了著名的市場化倡導者、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作為他在經濟問題上的國師。
2013年春季,劉鶴鎖定因風險負債而膨脹的金融體係。央行決定切斷這些銀行獲得短期資金的管道,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後果,導致短期借款利率從約2%或3%上升到20%至30%,中國股市暴跌10%以上,央行迅速做出讓步,恢復對銀行的短期融資。
榮大聶說,北京也因「羨慕」西方股市的活力,2013年簡化了IPO的要求,一年內完成了48個IPO,還取消了對保證金交易的限制,造成股市泡沫破裂,一個月內,市場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價值。
2014年這種模式再次出現,當時北京為了讓中企吹噓中國作為全球參與者的權利,大舉併購海外資產,包括安邦保險對華爾道夫酒店的收購,以及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與嘉年華郵輪公司的合資企業融資等。
隨著這些外國資產的累積,中國的外匯存底減少了近4分之1,從近4兆美元降至3兆元美元以下,到2016年夏天,劉鶴和其他中共領導層已經對導致股市泡沫,和銀行間市場危機的高風險借貸活動感到厭煩。
因擔心資金持續迅速外流,2016年底,中共決定重新實施資本管制。榮大聶稱,目前中國整體經濟維持擴張,但市場仍比2015年的高點低25%。
習近平在嘗試自由化失敗後,恢復中央控制的模式,「民退國進」的模式一再上演,對金融科技公司展開大規模鎮壓,科技巨頭阿裡巴巴和騰訊都遭到反壟斷調查,螞蟻集團IPO也遭叫停。
榮大聶:中國經濟災難似乎不可避免
榮大聶分析說,由於習近平不認為自己將中國經濟帶入死胡同,中國經濟的災難似乎已經不可避免的。
首先,近年來債務危機不斷爆發,僅債務利息已經增長到年 GDP 增長率的2倍,這種情況正在導致銀行倒閉、重組和國有企業的重大違約。
其次, 自從災難性的「大躍進」運動造成大規模饑荒以來,中國勞動人口首次減少,這將導致勞動力減少,在供過於求的房地產市場上,購房者的數量將減少。
再者,從1978年到2015年左右,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不遺餘力地,為中共加入全球經濟一體化鋪平道路,現在逆轉了。昔日,中國所享受的順風,而今變成了逆風。
榮大聶表示,倘若中國未能透過改革擺脫生產力下降的命運,房地產和公司債券的資產價格將大幅下跌,而隨著人們財富蒸發,必將引發政治動盪,隨後引爆信心崩盤,新投資將減少、就業放緩,稅收和收入基礎縮小。
中共官方也承認中國經濟面臨著新的挑戰。6月24日,中共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在2021財新夏季峰會上表示,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面臨著新的挑戰,複雜性和嚴峻性增加。中國要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就需要保持年均5%左右的經濟增長。
然而年均5%左右的經濟增長速度並不容易。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經濟已經疲態盡顯。
據《路透社》24日報導,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發表最新的報告稱,步入下半年,在壓抑需求減退、出口放慢、房地產調控持續及原材料價格上升壓縮企業邊際利潤等因素下,中國經濟將面對下行壓力。同時,地緣政治風險也再度上升。
中國最新公布的5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 PPI) 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9%,創下近13年來的新高,代表國際原材料價格的攀升已經給中國製造業帶來極大的成本壓力。
專家分析,這波工廠成本壓力若進一步轉嫁到民生商品的售價上,恐將釀成中國的通脹危機,並危及中共的政權。
(記者李芸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李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