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罪行錄之三十四:大饑荒時代的悲慘故事

2021年07月14日時政評論
7月12日,網友@毛氏臘肉蛋炒飯 在海外網站上提問:「最近突然想寫個關於三年大饑荒的小說,現在需要一些素材,我現在就想知道三年大饑荒長輩都是怎麼度過的?」
這一問勾起了許多大陸網友的記憶,大家紛紛嗮出各自家庭的故事:
「本人家境算好的,三年饑荒上一輩餓死了一個舅舅。其他人靠吃蘿蔔乾和城市分配糧食活下來的。
另外建議你去看看楊繼繩的《墓碑》,裡面對信陽等地的基層描寫是很豐富的,可以參考,看得人觸目驚心。比如吃自己兒子,吃死人屁股肉,吃觀音土等。」
「坐標廣西某地,我爺爺家11口人,每餐分到7兩米,不過我們一帶沒餓死的,我爺爺7個小孩全部成家立業,應該是很快就改政策了,允許種番薯土豆了,我爸說有一段時間只能種水稻,誰種番薯土豆小麥之類的,會被拔掉還會被批鬥,沒人敢種了,臨近餓死人就是被禁種其它作物那一段時間,很多人得了水腫病,番薯土豆產量高,解禁之後才很快恢復過來,到底禁了多久,要回去問問才知道。以前的人飯量很大,成年男性一餐大碗能吃10-20碗,和現在的人一餐只吃0.5碗不同的。」
「安徽長江北邊,村子一半餓死一半逃荒,幾百口人的村莊,最後只剩下6個,過了江就是丘陵,進山裡餓不死,後來軍隊乾脆在江邊上架槍不讓過江逃荒,偷偷渡江直接打死。最嚴重的村子一個人都沒剩下。」
「我太外婆本是地主家的大小姐,結果共產黨一來就沒收了土地,然後在三年饑荒中為了給孩子多吃點,自己就給餓死了」
「我在做三年饑荒的口述歷史,你也可以試試,收集鮮活的口述史料,綿密的個人史最能和宏大敘事較量!」
「我是以前聼老人說,得了一丁點的油,倒入鹽中攪合勻,每天青菜湯裡放幾粒鹽,這就算是有油水了。
還有一個,説是好不容易得了點小米,拿到磨坊磨了點小米麵順便烙成煎餅,剛做好被一個飢餓的人一把搶了,他邊跑邊瘋狂地往煎餅上吐口水,然後一口氣跑到河中間大口的啃著餅…」
「一家四口一個月二兩肉供應。
差不多就是一口,4個人吃一個月。
我爺爺那時分去鄉下,在田裡捉螃蟹,反而吃得飽。」
「我祖父那輩都是那時候的知識分子,畢竟那時候高中畢業就算很有文化的了,畢業被分配到國企,那時候雙職工就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公務員差不多,額沒有炫耀的意思哈。就算是這樣的家庭,一個月就吃一兩次肉,分配的糧食只有20斤不到,注意這裡的糧食並不是純米,各種亂七八糟的雜糧也算在內,可以想像一下當時的慘狀,就算你在體制內都吃不飽,更不要說外面了。哦對了,人吃人在那時候是真事,不要覺得不可思議,家裡長輩親眼所見。」
「我媽媽小時候不是三年大饑荒,就七八十年代,每年都有一段時間沒有別的糧食,只能頓頓吃紅薯,我媽現在都噁心那玩意兒。
另外聽河南的同學說,他奶奶輩是一村子一村子的出去要飯,已經習以為常」
「吃樹皮,上樹蒿樹葉,本來就餓的頭暈眼花,再爬樹,一颳風嚇得立馬抱住樹,直冒冷汗。
我奶奶那年十幾歲,家裡有個哥哥托關係送外地吃公家飯去了,給家裡減輕很大壓力。不過也還是不夠吃,幸虧家裡以前是地主還藏了點錢,買了頭小豬羔,挨過了最最難熬的那兩個月!總共持續了一年多,等吃上食堂飯就好了,不過給我奶奶餓出了個耳聾的毛病。
我爺爺這邊有個親弟弟,也就是我二爺爺,餓死了,那年九歲。」
「當時大一點的城市還好一些,不過大人小孩基本上都處於半飢半飽的狀態,白麵做的饅頭相當於現在一頓比較奢侈的大餐(針對普通家庭而言)。以至於從那個年代過來的長輩們對食物或多或少都產生出了一些病態的心理,比如打招呼會問「吃了嗎」,總擔心別人沒吃飽,買的一些吃的有時候不捨得吃,還有就是吃的東西餿了還不肯倒掉。」
「廣州城裡面,長輩一家幾口,好幾個子女,做到有黨員身分的小科長也要靠吃穀糠省下糧票,結果吃壞了肝和腎。」
「他們不願意回憶自己的經歷,但是看死人看到麻木了。其中有人知道人肉煮湯什麼樣。」
「見過蠶豆秧子嗎?餵豬豬都不吃的東西。
我父親當時愣是吃了幾年這玩意煮的「菜湯」,當然相比那些連這種東西都沒的吃最終吃自己親人的肉也沒能活下來的人已經是相當的幸運了。」
「我奶奶家裡每天就靠米湯度日,還經常因為米湯不夠,把米湯給了孩子自己餓肚子。還在三年饑荒期間,生了我的小姑姑,但是因為嚴重營養不足,奶水不夠,小女兒就夭折了。這一切現在寫出來可能覺得只是以前的艱苦歲月,但是我做了母親之後,才知道看著自己的孩子活活餓死,是種多麼痛徹骨髓的苦難。希望我的有生之年,中共會為他做下的惡付出代價,然後我會帶著一碗喜麵,去我奶奶和小姑姑墳前報告這個喜訊。」
「剛採訪了家中老人,因為民國時有地,父親進了勞改營,母親帶著出去要飯,別人能施捨一碗刷鍋水就是好的,不過那個時候自然環境還沒完全破壞,天生萬物以養人,野外各種野菜野果勉強果腹,現在都絕跡了。當時村幹部的食物倒是供應充足。」
「差點餓死,不過不是特別嚴重,長輩基本都活下來了。我問過,不敢說詳情,經過文革的人,膽子都小。」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作者提供/責任編輯:劉明湘)